二、儒家治国理念的首次实践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枣庄文化通览》 图书
唯一号: 151020020220000292
颗粒名称: 二、儒家治国理念的首次实践
分类号: B222
页数: 2
页码: 150-151
摘要: 滕文公即位伊始,即听从了孟子的指导,采用了儒家的丧礼规制,并得到了国人及其他各诸侯国的赞同,可说是儒家治国理念在滕国的首次实践取得了很好的效果。滕文公由此坚定了采用儒家治国理念治理国家的信念,在其统治时期不断根据儒家理念推行以人为本的政治经济改革。
关键词: 儒家 治国理念

内容

滕定公逝世后,滕文公继位,对采用何种丧礼拿不定主意,于是对然友说:以前孟子曾经同我在宋国交谈过,我心里始终没有忘记。现在不幸遇到了这大变故,我想让你去请教一下孟子,然后再治办丧事。然友即去请教孟子。
  孟子对然友说,滕文公的举动是很好的,父母的丧事,本来就是应该尽自己的心意去办的事。曾子说过,父母在世,以礼侍奉;死了,以礼安葬,以礼祭祀,这方是孝子的表现。诸侯的丧礼,我没有学过。虽然这样,我曾听说过,三年的服丧期,穿缝边的粗麻布丧服,喝粥,从天子到百姓,夏商周三代都是这样。孟子建议滕文公遵从儒家的主张,采用守孝三年的规制。
  然友回国向滕文公作了汇报,文公遂决定实行三年的丧礼。但滕国的宗室百官都表示反对。他们认为宗主国鲁国的前代君主,没有实行过这种丧礼,滕国前代君主也没有实行过,主张遵从先祖的规矩。面对强大的反对势力,滕文公迟疑不决,就令然友再次征求孟子的意见。
  孟子认为,采用何种丧礼应该由文公自己决定,而不能犹豫不决、一味求助于他人,并对然友言说:孔子曾说,国君死了,世子把政事托付给冢宰处理,自己喝粥,面色暗黑,走到孝子的位置上就哀哭,这样大小官员没有敢不哀伤的,因为世子已经做出了表率。所以在上位的人爱好什么,下面的人必定对此更加爱好。孟子并用风、草来比喻君子与百姓之道德:“君子之德,风也;小人之德,草也。草尚之风,必偃。意指君子的道德,好比是风;老百姓的道德,好比是草。风吹到草上,草必定倒伏。君子的道德能够影响、统领百姓的道德。孟子以此鼓励滕文公,只要他意志坚定,坚持推行儒家的丧礼规定,百姓最后会听从他的命令的。
  孟子的丧礼主张是儒家思想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这番言论坚定了滕文公采用儒家的丧礼规定、推行儒家治国理念的决心和信心,他5个月都住在丧庐里,没有发布过政令诫示,百官和同族的人逐渐接受了滕文公的决定。到了安葬那天,各地的人都来观看葬礼,滕文公面容悲戚,哭声哀伤,使吊丧的人非常满意。
  滕文公即位伊始,即听从了孟子的指导,采用了儒家的丧礼规制,并得到了国人及其他各诸侯国的赞同,可说是儒家治国理念在滕国的首次实践取得了很好的效果。滕文公由此坚定了采用儒家治国理念治理国家的信念,在其统治时期不断根据儒家理念推行以人为本的政治经济改革。

知识出处

枣庄文化通览

《枣庄文化通览》

《山东区域文化通览》(18卷,以下简称《通览》)是在山东省政协领导 下,省、市政协合作,组织全省300余名学者共同完成的大型文化学术工程, 此书的编纂和出版是对全省文化资源的大整理,是对山东文化面貌的大展 现,也是对各区域文化研究的大推动。为弘扬齐鲁优秀文化传统,建设当代 先进文化;增强全省人民的文化认同感、自豪感,激发爱国爱乡情怀;也为国 内外更好地了解山东,推动山东改革开放作出了新贡献。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