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贤遗风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枣庄诗选》 图书
唯一号: 151020020220000205
颗粒名称: 先贤遗风
分类号: I222.7
页数: 46
页码: 57-102
摘要: 枣庄市先贤遗风类诗集收录于枣庄诗选。
关键词: 诗集 先贤遗风

内容

先贤遗风谒微子墓[清]高元贞千顷湖光绕一丘②,昭然幽爽对清流③。诗传麦秀心惟恻④,义恤宗黄器共留⑤。山既名微忘得失,湖堪比洁任沉浮。摩残汉碣追仁迹⑥,浩浩云烟弗胜收⑦。
  ①微子墓:位于微山岛上。微子,名启(一作开)。商纣的庶兄。封于微(今山东梁山西北)。因见商代将亡,数谏纣王,王不听,遂出走。周武王灭商时,携殷祭器乞降,请续殷祀。周公旦攻灭武庚后,封微子于宋,成为宋国始祖。今微山县南部当时即属宋地。死后葬于此。《元和郡县志》:“微山有微子冢。”《魏书?地理志》:“留城有微子冢。”均指此墓。
  ②丘:山丘,指微山岛。
  ③昭然:明显、显著。幽爽:幽静清爽。
  ④麦秀:《麦秀》歌。《史记?宋微子世家>〉:“其后箕子朝周过故殷虚,感宫室毁坏,生禾黍……乃作《麦秀》之诗以歌咏之。其诗曰:‘麦秀渐渐兮,禾黍油油。彼狡童兮,不与我好兮。’所谓狡童者,纣也。殷民闻之,皆为流涕。”惟恻:悲伤。
  ⑤恤:慰抚体恤。宗黄:宗庙。
  ⑥摩:抚摸。汉碣:微子墓前有碑,上篆“殷微子墓”四字,署“汉丞相匡衡题。”仁迹:古仁人的足迹。
  ⑦弗:不。微子墓[清]叶湘兰一峰高出众峰卑,麦秀禾油可问谁。此日惊涛仍白马①,当年禋祭换辟牺②。稗官野史征殷礼?,衰草斜阳读汉碑。见说商丘存庙貌④,大河南岸路迷离?。
  ①白马:古代用白马以盟誓,或以祭河。
  ②裡(yTn)祭:升烟以祭,本为对天神之祀。此泛指祭祀。猝牺:祭祀所用之牲物。辟(xTng):红毛的马或牛。
  ③稗官:古代小官,专给帝王讲述民间传闻及风俗故事。野史:古代私家编纂的史书,亦泛指记载轶闻琐事的作品。征:考证。
  ④庙貌:庙宇和塑像。
  ⑤迷离:迷茫不清。咏微子墓[清]殷贻山绿水潆回微子灵①,荒山野渡尽成名。
  若非怀古寻仁迹,谁肯崎岖登此程?遗徽白马在微津②,爱国三仁共赤心③。
  一死一奴一归此④,古坟千秋锁愁云。
  漂渺湖泊泛小舟,藻思滕地上心头⑤。
  留城旧址随风化?,微子贤声逐水流。
  ①潆回:水回旋的样子。灵:灵区,风水之地。
  ②微津:微山湖畔。津:渡口。
  ③三仁:指微子、箕子、比干。《论语?微子篇》:“微子去之,箕子为之奴,比干谏而死。孔子曰:‘殷有三仁焉。’”④ 一死:指比干。一奴:指箕子。一归此:指微子。
  ⑤藻思:华美的文思。滕地:滕县。作者是清代人,清代微山岛属滕县。
  ⑥随风化:随着时间的推移而泯灭。微子墓陈毅泛湖遥瞻微子墓①,千古艳称周之顽②。而今滕薛踩倭寇③,投敌蒋党应自惭。
  ①泛湖:在湖上泛舟。此诗与《过微山湖》均为陈毅一九四三年十二月通过湖上交通线过微山湖去延安时所作。
  ②艳称:美称。周之顽:周朝的顽民,即亡国后而不奉周的殷遗民。
  ③滕薛:滕地和薛地。今滕州和薛城区一带。踞:盘踞、占据。倭 (wo)寇:原指元末明初在我国和朝鲜沿海地区侵扰抢掠的日本海盗,此指人侵中国的日本侵略者。文公古台°[明]王政灵台经始溯文王②,继继绳绳率旧章③。效法必能成不日④,流风犹自忆甘裳⑤。漫从汉室评云露?,奚向秦箫问凤凰⑦。抚字愧予来善国⑧,熙熙登愿共春阳。
  ①文公古台:在滕国古城南,今姜屯镇内。
  ②灵台:周文王之灵台,盖望云之台也。在今陕西西安西北。
  ③继继绳绳:延续不绝。
  ④成不日:即不日成,无多日即可成。《诗经?大雅》:“经始灵台,经之营之,庶民攻之,不日成之。”⑤甘棠:即《甘棠》,《诗经》篇名。
  ⑥云露:指云台。洛阳汉宫中的高台。东汉明帝图画中兴功臣三十二人于云台。
  ⑦凤凰:指凤台,亦称凤女台。在陕西宝鸡市东南。《列仙传》:“萧史者,秦穆公时人也,善吹箫,穆公有女号弄玉,好之,公遂以妻之,遂教弄玉作凤鸣。居数十年,吹似凤声,凤凰来止其屋,为作凤台,夫妇止其上,不下数年。一旦皆随凤凰飞去。”⑧善国:《孟子?滕文公章句上》:“今滕,绝长补短,将五十里也,犹可以为善国。”文公施仁政.滕国得‘‘善国”之誉。陪王司马登薛公逍遥台?[唐]张九龄尝闻雍门泪?,非直雍门琴?。
  窜逐留遗迹?,悲凉见此心。
  府中因暇豫⑤,江上幸招寻。
  ①薛公:战国时齐威王少子、孟尝君之父田婴,初为将,参与马陵之役,旋升相国。初封于彭城(今江苏徐州),齐威王三十五年(公元前322年) 封于薛(今山东滕州南部官桥镇一带),称薛公,号靖郭君。其子田文袭父封爵,封于薛,亦称薛公,号孟尝君。此诗指孟尝君。逍遥台:在古薛城南十里,春秋鲁庄公三十一年筑,为会盟之台,孟尝君废归薛,更筑而名之。
  ②雍门泪:雍门,即雍门周。雍门,复姓,战国时齐国的琴师。汉代桓谭《新论?琴道》:雍门周带琴见孟尝君。孟尝君说:“先生弹琴能使我悲伤吗? ”雍门周说:“您现在十分得意,我的琴不能打动您。不过我以为您也有可悲之处。”接着他说了许多“天道不常盛”的道理。说到千秋万岁之后,高台池曲都已倾废,“坟墓生荆棘,狐兔穴其中,樵儿牧竖,踯躅其足而歌其中。行人见之凄怆曰:‘孟尝君之尊贵,亦犹若是乎?’”孟尝君听了,眼泪盈睫。雍门周再引琴一弹,孟尝君悲叹泣下。
  ③非直:不只是。言所悲者,不只孟尝君一人。
  ④这句说:孟尝君被逐,到处奔波,留下遗迹。
  ⑤豫:悦。人事已成古,风流独至今。闲情多感叹,清景暂登临。无复甘裳在,空余蔓草深,晴光送远目,胜气入幽襟①。水去潮沧海,春来换碧林。赋怀湘浦吊②,碑想汉川沉③。曾是陪游日,徒为梁甫吟?。
  ①胜气:佳气、秀气。
  ②湘浦吊:西汉贾谊在贬谪为长沙王太傅、渡湘水时,作《吊屈原赋》。
  ③这句说:想到汉川之上陈仓碑的沉江,韩信功高而被害。
  ④梁甫吟:指乐府楚调曲名,言人死葬于泰山下,为挽歌。梁甫,山名,在泰山下。聘齐经孟尝君墓[陈]陈昭薛城观旧迹,征马屡徘徊①。盛德今何在,唯余长夜台。苍茫空垄路?,憔悴古松槐③。悲从白杨起④,泪想雍门来。泉户无关吏,鸡鸣谁为开⑤?①征马:出行之马。
  ②垄路:墓道。
  ③樵悴:有病态。
  ④这句说:悲感从墓地的白杨树产生。古人多在墓地种白杨,后来常用白杨暗喻坟墓所在。《古诗十九首》:“驱车上东门,遥望郭北墓,白杨何萧萧,松柏夹广路。”⑤这两句说:阴间没有关吏把守关门,鸡叫天亮了,谁还为他开关门呢?泉户:阴间。据《史记?孟尝君列传》记载:孟尝君出访秦国,秦昭王软禁了他,并想杀掉他。孟尝君托人到昭王的宠姬那里求情,宠姬提出要以白狐裘作为代价,可是孟尝君唯一的白狐裘已献给了秦昭王。恰巧门客中有个惯偷,半夜里装成狗,偷回了白狐裘。宠姬得到白狐裘,劝说秦昭王放了孟尝君。孟尝君被放出后,怕秦昭王反悔,连夜逃跑。到了函谷关,天还未亮。关法规定,鸡叫才开关。这时,门客中一人学鸡叫,骗守门吏开了关门。孟尝君便逃出了秦国。本此,王安石在《读孟尝君传》一文中评论孟尝君为 “鸡鸣狗盗之雄”。古薛城吊孟尝君[清]王士稹田文千载后①,怊怅雍门弹。薛水西流驰,空城日暮寒。台池久芜没,丘垄亦凋残。在莒犹遗恨?,如君包足叹。
  ①田文:孟尝君姓名。
  ②莒:周代国名,在今莒县。孟尝君伐齐,齐泯王死在莒国。《史记*孟尝君列传》:齐泯王灭宋,益骄,欲去孟尝君。孟尝君恐,乃如魏。魏昭王以为相,西合于秦、赵,与燕共伐破齐。齐泯王亡在莒,遂死焉。孟尝君墓[清]黄蕙森得士田文盛,鸣钟不惜财。偶人归故土①,食客散高台。相业纵横尽,乡风暴桀开②。空余狐兔穴,谁复抱琴来。
  ①偶人:雕塑的人像,土偶、木偶等。《史记*孟尝君列传》:秦昭王闻其贤,乃先使泾阳君为质于齐,以求见孟尝君。孟尝君将人秦,宾客莫欲其行,谏,不听。苏代谓曰:“今旦代从外来,见木偶人与土偶人相与语。木偶人曰:‘天雨,子将败矣。’土偶人曰:‘我生于土,败则归土。今天雨,流子而行,未知所止息也。’今秦,虎狼之国也,而君欲往,如有不得还,君得无为土偶人所笑乎?”孟尝君乃止。
  ②暴桀(jio):粗暴凶狠。《史记?孟尝君列传》:太史公曰:“吾尝过薛,其俗闾里率多暴桀子弟,与邹、鲁殊。问其故,曰:‘孟尝君招致天下任侠、奸人人薛中盖六万余家矣。’世之传孟尝君好客自喜,名不虚矣。”孟尝君墓[清]孙之庚薛城惆张望①,粉堞尽丘墟②。古道无人寄,荒郊枯墓余。
  雍琴空泪注③,冯铗更焉如④。何处三千客,雄图食报疏。
  ①惆怅:忧虑。
  ②粉堞:粉碎的古城墙。
  ③雍琴:雍门周弹琴。
  ④冯铗:冯谖弹铗。狡兔窟[明]黄淳耀责冯谖也。冯谖为孟尝君菅三窟以自固于齐,其后孟尝君相魏,遂与燕共伐破齐。
  长铗归来债毕收①,一窟已凿二窟留②。
  长铗归来重结矧③,齐王不寐君高枕。
  嗟汝窟成伤汝国,他年兔葬元无窟④。
  ①长铗归来:《战国策?齐策》:齐国人冯谖投靠孟尝君门下为食客,因为被当作下客相待,就敲着长剑发牢骚唱:“长铗归来乎,食无鱼。”“长铗归来乎,出无车。”“长铗归来乎,无以为家。”孟尝君满足了他的要求,后来替孟尝君到薛城收债,焚券市义而返。
  ②一窟已凿:已经挖好了一个洞。窟,洞,比喻藏身的地方。此指薛地。《战国策?齐策》:冯谖告诉孟尝君说:“狡兔有三窟,仅得免其死耳;今君有一窟,未得高枕而卧也;请为君复凿二窟。”成语“狡兔三窟”,出于此。
  ③结靭:系结好马车上拉车的皮带。《史记?孟尝君列传》:(孟尝君罢相)冯谖乃西说秦王曰:“天下之游士冯轼结躬丨西入秦者,无不欲强秦而弱齐;冯轼结躬I东入齐者,无不欲强齐而弱秦。此雄雌之国也,势不两立为雄,雄者得天下矣。”这两句说冯谖赶着马车西入秦国,东人齐都,忙着为孟尝君复相游说。
  ④元:通“原”。君不见赵城有客卖浆徒,慷慨劝君归旧都。
  古来狐死犹丘首①,兔窟狺狺皆国狗②。
  ①这句说:“自古以来狐狸在临死的时候,头仍向着山丘,不忘自己的出生之地。屈原《九章?哀郢》:“鸟飞反故乡兮,狐死必首丘。”丘首,是“首丘”的颠倒。
  ②狺狺(yTn yin):狗叫的声音。春夕径留侯墓0[隋]卢思道少年期黄石?,晚年游赤松③。
  应成羽人去④,何忽掩高封?。
  疏芜枕绝野?,通遥带斜峰?。
  坟荒隧草没⑧,碑碎石苔浓。
  狙秦怀猛气⑨,① 留侯墓:张良墓。在微山岛南麓。留侯:即张良,字子房。
  ②黄石:黄石公。张良尝于下邳圯上遇老人授以书一编。曰:“读此可为王者师。后十三年见谷山城下黄石即我矣。”老称圯上老人,又称黄石公。
  ③赤松:传说中上古时的仙人赤松子。《史记?张良传》:“愿弃人间事,从赤松子游耳。”④羽人:即仙人。一说仙人著羽衣,故曰羽人。
  ⑤掩:埋。高封,大土坟。
  ⑥绝野:无边原野。
  ⑦逦迤:即迤逦,曲折绵延的样子。
  ⑧隧(sui):地道,此指墓前道路。
  ⑨狙秦:言博浪沙以椎击秦始皇之事。师汉挺柔容①。盛烈芳千祀②,深泉闭九重。
  夕风吟宰树③,迟光落下舂④。遂令怀古客,挥泪独无踪⑤。
  ①师汉:辅佐、师事汉高祖刘邦。
  ②盛烈:盛伟的功绩。芳千祀:流芳千年。祀,年。
  ③宰树:墓上树木。宰,坟墓。
  ④迟光:夕阳之晖。下舂:日落之时。
  ⑤无踪:没有踪影,指没有寻找的方向、对象。归沛县道中晚泊留侯城0[唐]刘长卿访古此山下,子房安在哉。
  白云去不返,危堞空崔嵬②。
  伊昔楚汉时③,颇闻经济才④。
  运筹风尘下⑤,能使天地开。
  蔓草日已积,长松月已摧⑥。
  功名满青史⑦,祠庙唯蒿莱。
  百里墓城远,孤舟川上回。
  进帆东风便,转岸山前来。
  楚水澹相引,沙鸡闲不猜。
  扣舷从此去⑧,延伫仍徘徊⑨。
  ①留侯城:汉留侯张良的封邑。在今微山岛西南二十五里处。
  ②危堞:高高的城墙。堞,城上短墙。崔嵬(w6i):高峻的样子。
  ③伊:此指张良。
  ④经济:经世济民。
  ⑤运筹:出谋划策。
  ⑥摧:倒下。
  ⑦青史:古代以竹简记事,为防虫蛀便于书写,用火烤青出汗,后因称史书为青史。
  ⑧扣舷:敲击船帮吟唱。杜甫:“东郡时题壁,南湖日扣舷。”⑨延伫:长久地站立。登微山问留侯墓[明]马出汧微山湖面自嵯峨①,乘兴西风一棹过②。山包余怀何块垒③,水还世态恁风波④。
  野翁惯见云霞幻,渔艇常亲鸥鹭多。可是张侯曾悦委⑤,一丘长此寄烟萝⑥。
  ①嵯峨:山势高峻。
  ②掉:划船的长桨,也指船。
  ③块垒:山石高低不平的样子。此指作者心情不平。
  ④恁:这样、如此。
  ⑤蜕(tui)委:脱化而去。
  ⑥丘:此指坟墓。烟萝:茫茫荒草。留侯墓[明]尹梁孤冢依山麓,何人识子房。乾坤仍日月,楚汉几星霜①。蔓草封幽径,危峰挂夕阳。韩彭非若匹?,回首俱亡羊③。
  ①几星霜:几经星霜,已经过去了多少岁月。
  ②韩彭:韩信和彭越,均为西汉初名将。
  ③亡羊:已成过去。此句借“亡羊补牢”之典,反其意而用,喻旧事已逝,对与错,都不可挽回。留侯墓[明]胡俨辟谷何劳禄万钟①,功成志就却辞封。分明古墓埋青草,始信空言托赤松。
  ①禄万钟:丰厚的俸禄。钟,古时量器,六石四斗为一钟。留侯墓[明]徐维贤群山回合闭英雄①,披棘还来认旧踪。石径残云留短屐②,墓门斜阳到深松。运筹本为韩仇出③,辟谷终辞汉爵封④。千古九原如可作⑤,高风邈邈定谁从??① 回合:环绕。闭:锁闭,引为埋没。
  ②屐:木底鞋。此指脚印。
  ③韩仇:张良本为韩国贵族.韩为秦灭,张良从汉实为韩复仇。
  ④辟谷:古称行导引之术,不食五谷,可以长生。道家方士,乃附会为神仙人道之术。《史记?留侯世家》:“乃学辟谷之术,道引轻身。”⑤九原:墓地、坟墓。晋卿大夫之墓地在九原,后世因此名之。
  ⑥高风:高尚的风范。邈邈:苍远的样子。王陵台°[元]陈孚史传声名半纸残,百年人子痛如山。缘何方寸非徐庶?,忍死慈亲一剑间。
  ①王陵台:在滕东南五里处,《通志》云为王陵所筑。王陵,汉沛人,高祖起沛,陵率众数千人居南阳,后归高祖,封安国候,后为右丞相。吕后时欲王诸吕,陵不可,乃迁太傅,实不用。陵谢病死。
  ②方寸:心。徐庶:三国人,曾荐诸葛亮于刘备,及母为曹操所获,乃人曹,母自缢死,终身不为操设一谋。鸡鸣台?[元]周权横空阵气长空黑?,戈铤照耀旌旗色?。龙跳虎跃神鬼愁,汉楚存亡一丝隔④。相持两地皆雄据,楚汐疑非汉能拒。瑞起炎图芒砀云⑤,悲歌霸业乌江路⑥。空余故垒传遗迹,离合山河几劾敌⑦。战尘吹尽水东流,落曰沙场春草碧⑧。
  ①鸡鸣台:在湖陵城东北,相传汉高祖及项羽战于此,各筑城,以沙河 (即槨河)为界。汉南楚北,楚人夜筑以术籍鬼力;汉成台于河之东浒,人登上作鸡鸣,以破楚人鬼输之术,故名。
  ②阵气:战阵间双方冲杀的紧张气氛。
  ③戈铤:戈矛。铤:铁把的短矛。
  ④一丝:喻指沙河。
  ⑤这句说:天赐吉祥给芒砀起兵的刘邦。瑞:吉祥。王充《论衡》:“王者受富贵之命,故其动见吉祥异物,见则谓之曰瑞。”炎图:古以“五德”之说, 即以金、木、水、火、土互相生克来解释王朝交替,汉自称以火德而兴起,故称炎刘。芒杨云:刘邦微时,尝亡匿芒砀山中,今有“皇藏峪”,即高祖所匿处。《史记?高祖本纪》:秦始皇常曰东南有天子气。”高祖即自疑,亡匿,隐于芒砀山泽岩石之间。吕后与求常得之,高祖怪问之,吕后曰:“季所居上常有云气,故从往常得季。”⑥这句说:项羽霸业未成,自刎乌江,只能由后人为之悲叹了。悲歌: 项羽《垓下歌》:“力拔山兮气盖世,时不利兮骓不逝。骓不逝兮可奈何,虞兮虞兮奈若何! ”霸:古代诸侯之长。乌江:在今安徽和县东北乌江镇。
  ⑦勅:强。这句说:历史上,有多少强敌间的互相争杀,使得中国时分时合。
  ⑧沙场:战场。陶山怀古°[明]于慎行越相何年隐②,齐山旧有名。
  地连肥子国③,路出铸乡城?。
  洞杳秋云白⑤,岩深古木平。临池怀往迹,颇识钓鱼情。
  ①陶山:在今陶庄北,相传为范蠡隐居处。此诗录自《滕县志?艺文》,从下文看,当指肥城陶山。
  ②越相:指范蠡。
  ③这句说:土地肥沃相连,自然使古国富饶。
  ④这句说:道路四通八达,形成了广阔的城乡。
  ⑤杳:深。谒车服祠0无名氏初阅车服祠,云峦楚楚长②。岩根堆雁塔,溪角架虹梁。好鸟巢危树③,孤猿叫断岗。雨过闻幽磬④,云开见上方。苔侵石磴滑,花拥洞门香。激泉寒水发,观郡古楼荒⑤。禅客谈玄切⑥,骚人觅句忙⑦。踪迹依稀在,文章太古亡。登临正游赏,惆恨已斜阳。
  ①谒:拜见。车服祠:在奚山下,又称奚公祠。
  ②楚楚:分明的样子。
  ③危树:高树。
  ④磬:寺庙中拜佛时敲打的体形响器。
  ⑤观(gudn)郡:观的周围。
  ⑥禅客:僧人。玄:深奥。切:急迫。
  ⑦骚人:诗人。觅句:作诗。咏史[晋]张协昔在西京时①,朝野多欢娱。荡镇东都门?,群公祖二疏③。朱轩耀金城④,供帐临长衢?。达人知止足,遗荣忽如无⑥。抽簪解朝衣⑦,散发归海隅⑧。
  ①西京:西汉都城长安。
  ②蔼蔼:指人众多而有威仪。
  ③祖:道中设宴饯行。二疏:疏广、疏受,汉兰陵人,他们是叔侄,在汉宣帝时分别任太子太傅、少傅,辞官后曾散金乡里。今峄城区萝藤镇有二疏城和散金台遗址。
  ④这句说:华丽的车子在都城放射出光彩。
  ⑤长衝:四通八达的大路。
  ⑥遗荣:留下的荣誉。
  ⑦这句说:摘下官帽,脱去朝服,回乡为民。
  ⑧海隅(yii):本指海角,此处指官吏们所不到的乡间。行人为陨涕①,贤哉此丈夫。挥金乐当年②,岁暮不留储?。顾谓四坐宾,多财为累愚④。清风激万代,名与天壤俱⑤。咄此蛘冕客⑥,君绅宜见书⑦。
  ①陨涕:掉泪。
  ②挥金:指疏广散金乡里。
  ③岁暮:指晚岁。储:积蓄。
  ④这句说:财多是一种累赘,留给子孙只会使他们享乐腐化,没有创业心,这实在是一种愚蠢的表现。
  ⑤天壤:天地。
  ⑥咄:告诉。蝉冕客:汉、魏、晋时,朝中官员的帽子皆佩以禅图,因蝉清洁,故官员们以蝉自警,显示其高洁。
  ⑦绅:大带子。咏二疏[晋]陶渊明大象转四时①,功成者自去。借问商周来,几人得其趣? 游目汉廷中,二疏复此举。高啸返旧居,长揖储君傅?。饯送倾皇朝,华轩盈道路。离别情所悲,余荣何足顾③。事胜感行人④,贤哉岂常誉!①大象:天。《老子》:“功遂身退,天之道,②长揖:辞谢。储君傅:太子师傅。
  ③何足:无须。
  ④事胜:胜事。厌厌闾里欢①,所营非近务?。促席延故老③,挥觞道平素④。问金终寄心⑤,清言晓未悟⑥。放意乐余年,遑恤身后虑⑦。谁云其人亡,久而道弥著⑧。
  ①厌厌:安逸的样子。闾里:居民区,此指乡里。
  ②近务:平凡事务。
  ③延:请。
  ④觞:盛满酒的酒杯。
  ⑤这句说:因为子孙托人问金,最后向人托出他的全盘心思。《汉书?疏广传》广曰:‘我岂老悖不念子孙哉?顾自有旧田庐,令子孙勤力其中,足以供衣食,与凡人齐。今复增益之,以为贏余,但教子孙怠惰耳。贤而多财则损其志,愚而多财则益其过。且夫富者众之怨也,教化子孙不欲益其过而生怨。’”⑥晓未悟:晓示不明白的人。
  ⑦这句说:哪有闲暇忧虑身后之事。《诗经?邶风?谷风》:“遑恤我后。”笺:“遑(hu6ng),暇也;恤,忧也。”⑧弥著:更加显著。拟古诗°[唐]李白今日风日好,明日恐不如。春风笑于人,何乃愁自居? 吹箫舞彩凤,酌醴绘神鱼②。千金买一醉,取乐不求余。达士遗天地③,东门有二疏。愚夫同瓦石,有才知卷舒。无事坐悲苦,块然涸辙鲋④。
  ①拟古诗?.古人多有此体,本诗是《拟古十二首》中的第五首。
  ②醴:美酒。鲐(kudi):—种味道鲜美的鱼。
  ③遗:留传。
  ④辙鲋:车辙中的鲋鱼。《庄子?外物篇》:“周顾视车辙中有鲋鱼焉。周问之,曰:‘鲋鱼来,子何为者耶?’对曰:‘我东海之波臣也,君岂有升斗之水而活我哉?’”不致仕°[唐]白居易七十而致仕,礼法有明文②; 何乃贪荣者,斯言如不闻③? 可怜八九十,齿堕双眸昏④,朝露贪名利,夕阳忧子孙。挂冠顾翠缕⑤,悬车惜朱轮?。
  ①致仕:交回官职,即辞官,不致仕,即不辞官。这首诗讽刺了那些年迈体衰而贪恋禄位的封建官吏。
  ②明文:明确的文字记载。
  ③这两句说:为什么那些贪心当官的人,不顾这种规定呢?④ 眸:黑眼珠。
  ⑤挂冠:挂起官帽,表示辞官不干。顾:眷顾,顾惜。缕:古代冠带结在下巴下面的下垂部分。
  ⑥悬车:吊起车子,不使用了,表示辞官家居。朱轮:古代达官贵人的车涂红色。金章腰不胜①,伛偻入君门②。谁不爱富贵,谁不恋君恩? 年兩须告老,名遂合退身③。少时共嗤诮?,晚岁多因循⑤。贤哉汉二疏! 彼独是何人? 寂寞东门路?,无人继去尘?!①金章:指贵重的官服标志。唐制,三品以上赐佩金鱼袋。五品以上赐佩金腰带。腰不胜:腰直不起来。胜,胜任。
  ②伛偻:曲背弯腰。人君门:指重要官员上朝向皇帝奏事。
  ③名遂:成名。合:应该。退身:即辞官。
  ④嗤诮:几笑。
  ⑤因循:沿袭旧习,亦步亦趋。
  ⑥东门路:指长安东郭门外道路。二疏告退时,公卿大夫和乡人在这条路上为他们饯行。
  ⑦这句说:没有人跟随他们的脚步了。指没有人效法二疏主动辞官。咏二疏[元]刘因委质义有归①,乞骸老当去?。岂无恋阙心③,难忘首丘趣④。在礼此常典⑤,末世成高举。汉庭多公卿,图画两疏傅。至今秦中吟,感慨东门路。目睹霍将军,功高蒙恩顾。
  ①委质:“萎质”,羸(阁)弱的身子;另一解,委,托。委质,即托身。
  ②乞骸:封建社会大臣事奉国君,身体非己所有,所以老了请求辞职为“乞骸骨”,意思是请求赐还给自己的身体,回家乡去。
  ③阙:宫阙,此指官职。
  ④首丘:狐狸死时头向着山丘,以示不忘所生之地。屈原《九章?哀郢》:“鸟飞反故乡兮,狐死必首丘。”⑤典:法则。一朝堕危机,千载损英誉。仲翁幸及年,安肯婴世务①。圣主赐臣命,奉养行厥素②。造物佚我老,余龄今自悟。田园付子孙,身后复无虑。神交冥漠中,乐境尚森著③。
  ①婴:同“缨”,被……缠绕。
  ②素:真情,今作“愫”。
  ③森:繁茂,引申为众多繁盛。二疏城[元]张鹏闲情暂适二疏城①,把酒临风归思生。一代帝朝随水去,逸人壁垒傍山横②。荒坟宿莽寒烟起③,斜曰平沙落雁鸣。叹我经年持使节④,风尘奔走竞虚名。
  ①适:到》② 逸人:退休之人、安闲之人。
  ③宿莽:陈年的密生之草。
  ④使节:使卿、大夫聘于诸侯,行道所执之信也。此指官印之类。持使节,言下之意为官职转徙调遣。散金台[元]陈祐冠盖如云出帝乡①,散金闾里有余光②。二疏萧傅俱尘土③,千古遗风谁短长。
  ①冠盖:仕官之服乘也,即做官的人所驾的车马。如云:言盛多。帝乡:天子之乡里;又,天子之都。
  ②余光:指声誉流传不绝。
  ③萧傅:萧望之,西汉兰陵人,汉宣帝时继疏广后任太子太傅。仙坛山吊古?[元]王通古鄒已丘墟?,乔木摇秋风。兰陵亦荒废③,满目荆棒丰。长绳不系日,坐叹登临中。今日吊古迹,俯仰今古同④。万事滚滚来,过眼烟云空。杯酌散襟颜,郑重曲生动。望酹二疏宅⑤,先贤道何崇。黄金不少留,勇退真英雄。荀子善著书?,办作焚书祸⑦。始为客卿师,高论无乃过。
  ①仙坛山:位于峄城北,山腰有痕如带,亦名玉带山,又名凤山。明代洪武初年,峄知县在山下建了社稷、神祇、先农三坛祭祀天地、山川和神农,坛山因此得名。“仙坛晓翠”为峄县八景之一。吊古:怀古。
  ②鄯:古国名,在今枣庄市东南。
  ③兰陵:汉、魏、晋时先后设县设郡,元代设峄州,治所在峄城。
  ④俯仰:一举一动。
  ⑤酹(阁):把酒浇在地上,表示祭奠。
  ⑥荀子:战国时期思想家、教育家。名况,时人尊而号为“卿”。
  ⑦办作:成为。办,做成、具备;作,为望之与匡衡①,辅汉真良佐。转头两古冢,虚致麒麟卧。荒城二疏宅,几作如来座。数贤等陈迹,幻梦恍然破。倘来如浮云②,事去惊甑堕③。美恶留虚名,马耳春风过④。
  ①望之:萧望之,西汉大臣。字长倩,东海兰陵(今苍山西南)人,墓地在兰陵镇东北。匡衡:西汉大臣。字稚圭,东海承(今枣庄市峄城区)人。幼时家贫,凿壁偷光,刻苦读书。成年后擅讲《诗经》。人京后历任郎中、博士、给事中;建昭三年拜为丞相,封乐安侯。其墓地在峄城区榴园镇匡谈村西。
  ②这句说:无意中得到的声誉如浮云一样。
  ③甑:古代做饭的一种瓦器。
  ④这句说:善恶之名于世,如风之过马耳,乃属常事,应等闲视之。吊梁王墓?[明]贾梦龙白骨尘灰尽,梁王墓已虚。石床眠鹿兔,雕换积蜗书?。金粉宫娃梦③,华虫帝子裾④。千年一荒垅,游客为踌躇⑤。
  ①梁王:梁武帝萧衍(464?549),南朝梁的建立者。梁王墓在峄城西二十里院山之麓,传说梁武帝葬于此。
  ②蜗虫:蜗牛黏液的痕迹,即“蜗篆”。
  ③金粉:妇女装饰用的铅粉。宫娃:宫女。
  ④华虫:雉之异名。古时绘雉于衮衣以为饰。
  ⑤踌躇(ch6uchCi):意为犹豫不定,拿不定主意。此指来回走动。刘伶台0[明]王瑛一代高风野水边②,伯伦遗冢尚依然③。千秋谁为洗坟土④,悔不当时葬酒泉⑤。
  ①刘伶台:位于峄城北十余里刘耀村南,传为刘伶任建威参军时的点将点。有南、北二台,中有刘伶河,北台又称洒酒台,传说刘伶醉后将酒洒人河中,河水一片酒香。“刘伶古台”为峄县八景之一。
  ②高风:具有高尚风格的人。野水:山野河流。
  ③伯伦:刘伶,字伯伦,西晋沛国(今安徽宿县)人,曾为建威参军。晋武帝泰始初,对朝廷策问,强调无为而治,以无能罢免。与阮籍、嵇康、山涛、向秀、阮咸、王戎并称“竹林七贤”。
  ④浇:把酒洒在地上,表示祭奠。
  ⑤这句说:后悔死前没有嘱咐身边的人,把自己葬在酒泉边上。《晋书?刘伶传》说,刘伶纵酒,他乘着鹿车,带着酒,叫人背着铁锹跟着他。吩咐说:“如果我醉死了,便把我埋掉好啦!”荀卿墓°[明]李华古冢萧萧鞠狐兔②,路人指点荀卿墓。当时文彩凌星虹③,此曰荒凉卧烟雾。卧烟雾,愁黄昏,苍苍荆棘如云屯。野花发尽无人到,惟有蛛丝罗墓门④。
  ①荀卿墓:荀子墓,在苍山县兰陵镇南。
  ②萧萧:冷落、凄清。又,草木摇动。鞠(id):盈、满、多。
  ③凌:逼近。
  ④罗:分布、排列、罗列。匡衡墓[明]王讴埋玉此山侧①,金声动汉廷②。貂蝉兼入相③,风雅擅传径④。日暖花空落,年深草自青。独来式故里⑤,仿佛见仪型。
  ①埋玉:《世说新语?伤逝》:“庾文康亡,何扬州临葬,云:‘埋玉树箸土中,使人情何能已已!’”省作“埋玉”。多用于有才华的人去世。
  ②金声:即“金声玉振”。《孟子?万章》:“孔子之谓集大成。集大成也者,金声而玉振之也。金声也者,始条理也;玉振之也者,终条理也。始条理者,智之事也;终条理者,圣之事也。”③貂蝉:古代王公显官冠上之饰物。始于汉代武官。又,后人常以“貂蝉”喻达官显贵。④这句说:匡衡风趣、儒雅,擅长讲解《诗经》。《汉书?匡衡传》:“无说《诗》,匡鼎来;匡说《诗》,解人颐。”鼎,匡衡幼名。又,《诗经》分“风”“雅” “颂”三部分,“风雅”亦代指《诗经》。
  ⑤式:致礼。匡衡墓[清]邵兆兴汉王山下山重起①,土人犹自说匡里②。
  无复当年邻舍灯③,夜半青天、仰看明月孤悬耳。古人可传今已死④,书生时复检糠粃⑤。
  欲酬明德泣空山,起折松花掏涧水。
  ①汉王山:即青檀寺东面的山。
  ②土人:当地人。匡里:匡衡故里,今峄城区榴园镇匡谈村。
  ③邻舍灯:邻居家的灯光。匡衡幼年家贫而好学,买不起灯烛,晚上就在邻壁开了个小洞,借邻家的灯光读书。“凿壁偷光”传为佳话。
  ④这句说:古人虽逝而值得传扬。《庄子?天道》:“桓公读书堂上。轮扁斫轮于堂下,释椎凿而上,问曰:‘公之所读,为何言耶? ’公曰:‘圣人之言也。’曰:‘圣人在乎?’公曰:‘已死矣r曰:‘古之人与不可传也死矣,然则君之所读者,古人之糟粕已夫!’ ”⑤糠粃:糠,稻、麦、谷子等子粒上脱下来的皮壳。粃,即粃子,有壳无实或实不饱满的子粒。糠粃:比喻碎语佚事或没有价值的东西。匡丞相墓[清]傅尔德古墓平田阔,遗闻相国贫。
  汉家终有赖①,经术更何人②。蔓草生晴曰,野花砌锦茵?。匡衡名未已,客到一沾巾。
  ①赖:依赖,依靠。
  ②经术:经世济民的方法。更:换。
  ③锦茵:绚丽多彩的垫子。贾三近:“荆门草色几经春,十里江花砌锦茵。”

知识出处

枣庄诗选

《枣庄诗选》

本书选诗以古诗为主,选录了158位作者的240余首诗,按内容大致分为五个部分:“故国神韵”、“先贤遗风”、“碧血赞歌”、“山水清音”和“闲赋杂咏”。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