贺窑墓群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枣庄名胜古迹》 图书
唯一号: 151020020220000068
颗粒名称: 贺窑墓群
分类号: K878.8
页数: 2
页码: 220-221
摘要: 贺窑墓群跨过台儿庄运河大桥,西行10余里,至薛庄乡驻地,复南行数里,便是贺窑村。村虽偏僻,然颇有名气,为贺姓祖居之地。村旁青烟缭绕,有土窑烧制土陶瓦器,或许村名由此而起。村东旁有山,自北向南逶迤数里,又连接群山,东西巅峰起伏,不见首尾。南北崇岗巨岭,叠叠层层。《峄县志•山川考》记载:“又南迤西曰皇墓山,亦名王母山,又名磨盘山。山圆而四垂,中隆然若僧笠。四围涧溪纵横,下如隧道。
关键词: 陵墓 贺窑墓群

内容

贺窑墓群跨过台儿庄运河大桥,西行10余里,至薛庄乡驻地,复南行数里,便是贺窑村。村虽偏僻,然颇有名气,为贺姓祖居之地。村旁青烟缭绕,有土窑烧制土陶瓦器,或许村名由此而起。村东旁有山,自北向南逶迤数里,又连接群山,东西巅峰起伏,不见首尾。南北崇岗巨岭,叠叠层层。《峄县志•山川考》记载:“又南迤西曰皇墓山,亦名王母山,又名磨盘山。山圆而四垂,中隆然若僧笠。四围涧溪纵横,下如隧道。西麓累累皆古墓,茔基圮坏,刻画映丽,残碣无存,樵采不禁,亦可悲也。世传为女蜗遗迹。”其右为铅山,山上有铅矿,明代时期有人开矿于此。东南数里有虎蹄山,山周2里许,其上双峰高耸,岿然屹立,如威兽盘距,负隅山巅。其左麓地势方平,可聚客觞饮,吟诗作赋,观山赏景。极目远眺,群山尽收眼底,令人心旷神怡,相传,此地为古时凤凰台遗迹。
  贺窑墓群,位于贺窑村东一里许,皇墓山西麓山坡地上。西南部紧靠姬楼村。墓区南北长约500米,东西宽约100米,总面积约为50000平方米。从现场观察,沿山西侧暴露出许多墓葬,有的突出地表之上,显露墓室。可见有单室、双室两种,均为青石结构。亦有不少构造简单的石匣墓。至南面姬楼村旁,墓区延伸至山侧平地。村民在耕作或挖沟时,破坏了数座墓葬,均为单室。除青石结构以外,又出现了砖室墓。曾出土了一些画像石刻,雕刻技法为弧面浅浮雕,画面上有人物、建筑、铺首衔环等图案。
  从《峄县志》记载可见,贺窑墓群早年就发现了“刻画映丽”的画像石,至今仍不断出土。鲁南是全省画像石出土的重点地区之一,我市尤以南部地区出土较多,而以弧面浅浮雕的雕刻技法为特点。其内容反映了汉代的政治、经济、文化等各个方面,是研究汉代社会情况十分丰富而又宝贵的资料。
  画像石盛行于汉代。再从墓室结构及出土的情况判断,贺窑墓群当属两汉时期之遗存。
  1991年,该墓群被省政府公布为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文光)

知识出处

枣庄名胜古迹

《枣庄名胜古迹》

为了弘扬枣庄的悠久文化历史,服务于改革开放和旅游事业,便于读者和海内外游客更多地了解枣庄,市政协文史资料委员会特编辑出版《枣庄名胜古迹》一书。这本专辑,包括秀丽山川、名人胜迹、古代城址、古代建筑、古代遗址、古代墓葬、教堂寺院、革命纪念地、古树名木、城市园林、文博机构等十一部分,并配有部分名胜古迹和景点图片。

阅读

相关人物

文光
责任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