庄里西遗址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枣庄名胜古迹》 图书
唯一号: 151020020220000045
颗粒名称: 庄里西遗址
分类号: K878
页数: 2
页码: 161-162
摘要: 庄里西遗址位于滕州市姜屯镇庄里西村西约200米处,为一平原中的突出高地,当地群众称为“龟城子”、“鬼修城”、“城顶”。荆河水自遗址东北向西南流去。遗址东南一公里处是历史上有名的滕国故城。
关键词: 文化遗址 庄里西遗址

内容

庄里西遗址位于滕州市姜屯镇庄里西村西约200米处,为一平原中的突出高地,当地群众称为“龟城子”、“鬼修城”、“城顶”。荆河水自遗址东北向西南流去。遗址东南一公里处是历史上有名的滕国故城。
  遗址于1954年由中国社会科学院山东考古队会同滕县博物馆在考古调査中发现。遗址长宽各2〇〇米,面积为40000平方米,呈三级台地,最高处约5—6米。外形象龟,头东南,尾西北,东北东南形成高5米的断崖。从土层断面看,土台明显为人工堆积而成,内涵丰富,延续时间较长,包括龙山、商周至汉等几个不同时期的文化遗存。在这里征集发掘出土了一大批陶器、玉器、石器、青铜器。以出土青铜器而闻名。精美的玉器,雕刻精细,造型优美,纹饰清晰,具有较高的历史、艺术价值。现已收入《中国美术大全》。
  在土台西侧的1〇〇米处发现了数十个灰坑,文化堆积2米余深,出土蛘壳、鹿角、陶器及残片,有鬲足、三角鼎足、扁园形鼎足、黑陶瓿、白陶瓿等器物。以素面轮制黑陶为主,盛行三足器、圈足器及粗颈鬵等。这些遗物的出土,反映了早在四千年前龙山文化时期的先民已在此定居生活,从事原始农业劳动。也为研究这一地区原始社会末期文化,提供了丰富的实物资料。
  在土台西北还暴露有汉代空心砖墓,砖体巨大而工致。用这种材料构筑的汉墓,在中原地区较流行,而在鲁南地区并不常见。
  近年来.考古工作者在此发掘清理了数十座周代墓葬,大量的考古材料表明为滕国贵族墓。据史料记载,“黄帝第十子封于滕”,史称黄帝滕;武王灭商(约公元前11世纪)封其异母弟叔绣于此,爵为侯,建为滕国,相传三十一世,七百余年,至周赧王二十九年(公元前286年)才被宋国所灭。滕国的疆域,《左传》称其“绝长补短方五十里”,遗址有相传公邱城址的“城顶”,高冢累累。在此出土的青铜器有滕公鬲、滕侯鼎、滕公簋、滕侯敦、滕侯戈等珍贵文物。以古朴庄重、纹饰细腻为特点。这些青铜器虽然在地下埋藏了两千余年,而今仍乌光闪亮。1980年出土了一套编钟共13只,钟上刻有铭文,记述了春秋末年滕国司马(古代官名,掌管军事的最高官吏)名“楙”者,为祭祀滕悼公所铸造。另外还出土了一套石编磬,亦为13件,形制相同,大小递减,用石灰岩制成,经测定为十二音律乐器,音质清脆悦耳,是国内目前保存最好的战国乐器之一。这些珍贵的文物,是史载滕国在此的有力佐证,为研究这个奴隶制小国的’ 政治、.军事、经济、文化有着重要的历史价值。
  庄里西遗址于1980年被定为市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杜传敏)

知识出处

枣庄名胜古迹

《枣庄名胜古迹》

为了弘扬枣庄的悠久文化历史,服务于改革开放和旅游事业,便于读者和海内外游客更多地了解枣庄,市政协文史资料委员会特编辑出版《枣庄名胜古迹》一书。这本专辑,包括秀丽山川、名人胜迹、古代城址、古代建筑、古代遗址、古代墓葬、教堂寺院、革命纪念地、古树名木、城市园林、文博机构等十一部分,并配有部分名胜古迹和景点图片。

阅读

相关人物

杜传敏
责任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