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八章 儿童脑瘫康复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滕州市妇幼保健院院志》 图书
唯一号: 151020020210001322
颗粒名称: 第十八章 儿童脑瘫康复
分类号: R742.3
页数: 5
页码: 150-154
摘要: 2008年8月,迁至安居社区,职工增至12人。2011年9月20日,迁至院内综合楼三、四楼,职工达到23人。科室现有医师4名、护师3名、主管护师3名、康复技术人员12名、特教2名、学前教育1名、中医推拿4名,目前,在院训练患儿150名,其中享受救助的患儿达170多名。
关键词: 儿童脑瘫 脑瘫康复

内容

2006年3月21日,滕州市妇幼保健院儿童脑瘫康复科在门诊楼二楼成立,当时有职:1:2人,苑金美任科长。2007年6月,康复科迁至塔寺北街,职工增至4人。2008年8月,迁至安居社区,职工增至12人。2009年8月29日,滕州市妇幼保健院新病房大楼落成,康复科由安居社区迁回病房楼二楼,新聘职工7人,退休1人,辞职2人,职工达到16人。2011年9月20日,迁至院内综合楼三、四楼,职工达到23人。2012年7月13日,由于业务用房紧张,康复科搬至院外附近租赁的二层小楼内。科室现有医师4名、护师3名、主管护师3名、康复技术人员12名、特教2名、学前教育1名、中医推拿4名,目前,在院训练患儿150名,其中享受救助的患儿达170多名。开展了脑瘫、孤独症、多动症、学习障碍、智能障碍、脑炎后遗症、语言发育迟缓、各种脑损伤的康复以及高危儿(早产、低出生体重及各种缺血缺氧性脑病)早期干预和婴幼儿早期教育,对于有高危因素的婴幼儿进行早期筛查,发育偏离于正常的儿童有专业医师跟踪服务,及早进行干预治疗,降低脑瘫的发生率。并开展了新生儿神经行为能力测试和脑瘫儿超早期筛查技术\主要进行功能训练(^丁)、作业训练((打)、语言训练(^丁)、推拿、针灸、感觉统合训练、听觉统合训练、音乐治疗、早期教育、康复等治疗项目,先后配备了痉挛仪、肌兴奋仪、导肀仪、蜡疗仪、脑电刺激仿生仪、水疗仪、中药熏蒸仪、听觉统合治疗仪、奥尔夫音乐器材等。2009年,成为国家贫困残疾儿童抢救性康复项目定点机构,2011年,成为滕州市脑瘫康复指导中心、滕州市贫困智障儿童、孤独症儿童康复救助机构。2012年9月5日,山东省残联专家组莅临滕州,对滕州市妇幼保健院儿童康复保健中心进行残疾儿童康复机构进行达标验收。通过评审,认定市妇幼保健院康复中心达到了山东省脑瘫儿童康复三级及孤独症、智障儿童康复一级标准,成为国家级和省级贫困残疾儿童救助基地。
  第二节业务开展2006年3月21日,滕州市脑瘫康复技术指导站在市妇幼保健院挂牌成立,市残联、市卫生局领导参加了揭牌仪式。
  2006年6月,选派马士祥、苑金美去枣庄市妇幼保健院参观学习脑瘫康复治疗技术以及针灸推拿技术,承担滕州市残联下发的山东省贫困残疾儿童康复救助任务,有8名脑瘫儿童接收救助,先后开展了语言训练和功能训练,2006年7月9号派苑金美赴济南参加山东省残联举办的“首届脑瘫康复技术培训班”,先后选派苑金美等赴外地进修学习儿童脑瘫康复诊疗技术,治疗手法及针灸推拿技术。
  2007年2月,滕州市妇幼保健院开展了高危新生儿早期干预,与市残联配合,对各镇街报上来的患儿进行鉴定,院内出生的早产儿进行诊断。当年由于医院基建,康复科由院内搬至塔寺北路租赁的一所民房内,开展了推拿、针灸、理疗等业务,购置丫脑电刺激仿生仪。
  2〇〇8年5月,康复中心迁至安居社区,有康复工作人员6名,其中功能训练三名,针灸推拿两名,作业训练和语言训练一名,开展功能训练、作业训练、语言训练、推拿按摩、针灸、理疗,建筑面积400平方米,功能训练室面积90平方米,新增训练治疗设备,臂梯、偏瘫训练架、多用途站立架、踏步机,在训患儿由20名增加到40名;19名脑瘫儿童进行针灸治疗和康复训练,三名同志参加了省残联举办的3期脑瘫康复技术培训班。残联每年每名患儿救助2400元,妇幼保健院另收2400元,针灸另收10元,头针5元,理疗5元。当年接受训练的脑瘫患儿,有8名已经能行走,4名能讲话。
  2009年8月29日,康复科由安居社区迁回院内,启用了新病房楼1〇〇〇多平米作为儿童脑瘫康复业务用房,设功能训练室,儿童早教室,购置了先进的理疗设备。开展了中药熏蒸和水浴治疗技术;康复科被确定为国家贫困残疾儿童抢救性项目康复基地,当年救助15名脑瘫儿童,每人1万元。对40名农村困难脑瘫儿童进行了救助训练。训练79名脑瘫患儿。其中14名已经能独立行走,7名能讲话。
  2009年,组织脑瘫患儿家长,参加了枣庄市残联举办的贫困残疾儿童脑瘫康复知识家长培训班。
  2010年5月,特邀齐鲁医院儿童康复中心杨亚丽主任来院指导,当年有职工15人,在训残疾儿童达到75人。
  2010年9月29日,滕州市妇幼保健院首届“我运动,我健康”康复儿童趣味运动会在康复中心举行。比赛设置了“抬屁股”、“爬行比赛”、“袋鼠跳跳”、“听指令”等训练腰背力支撑力量的仰卧起坐和打拼比赛,训练平衡能力的平衡板比赛,训练精细动作的“串珠子”比赛。训练跳跃能力的羊角球和袋鼠跳跳跳比赛,还有为了增进孩子与父母沟通和情感的亲子活动^爬行运小球比赛,还有师生互动游戏,更有小朋友们的各种各样、五花八门的才艺表演。训练师们表演才艺、绑腿跑、抢凳子游戏、手语操《感恩的心》。妈妈们进行了跳绳比赛。比赛按不同项目分组评出一、二、三等奖和纪念奖,院长杨位兰颁发了奖品。
  2011年3月薛华东进修半年,开展新业务V。〗以训练法,2011年5月田甜进修学习,开展了语立发育迟缓、构音障碍、吞咽障碍的治疗,2011年8月刘兰兰、魏萌进修学习,2011年8月,创建“二甲”。2011年9月20日,康复中心迁至院内综合楼三、四楼。11月,设立康复病房,开放床位15张。
  2011年全省抽取5市进行脑瘫、孤独症的流行病学调查。11月19日,滕州市人民政府残疾人工作委员会下发《关于开展全市脑瘫和孤独症儿童流行病调查工作实施方案》,滕州市共参与流行病调查儿童10913名,对筛查出的31例疑似脑瘫和28例疑似孤独症病例,全部集中到市妇保院,2012年3月20号邀请省儿童医院脑瘫和孤独症专家进行逐个确诊,共确诊11名脑瘫,4名孤独症儿童,智力低下21人,其他7人。对确诊的脑瘫儿童填写《脑瘫儿童调查表》、《儿童发育情况调查表》、《脑瘫防治现状调查表》,对确诊的孤独症儿童填写《孤独症儿童就诊康复情况调查表》,按1:4比例对确诊脑瘫儿童匹配4名正常儿童做对照,填写 《儿童发育情况调查表》。
  2012年5月购置听觉统合训练仪,开展听觉统合训练。
  2012年5月29日,市妇幼保健院康复科举办“庆六一儿童康复趣味运动会”。比赛设有“平衡板站立”、“拉起”、“羊角球赛跑”以及亲子活动“划小船”和“摘星星”趣味活动,本次活动在新开展的奥尔夫音乐游戏中开始,由家长和宝宝们的划小船游戏结束,活动评出丫一、二、三等奖和纪念奖,院长杨位兰为获奖宝宝颁奖。
  2012年7月,康复科迁至院外塔寺北路二层楼房内。选派衡贝贝赴北京学习“乐蓓奥尔夫音乐教学法”。
  2013年,按照年初制定的计划,新开展了成人针灸理疗,主治腰腿疼、干眼症、乳腺增生、小儿遗尿等,放血疗法治疗静脉曲张疗效显著。耳穴治疗失眠、内分泌失调等。儿童康复新开展注意力不集中、学习障碍、多动症治疗,以听觉统合训练辅助治疗效果显著。3月份举办了家长培训,做好家庭康复;5月份开始,邀请齐鲁儿童医院康复专家每月的第三个周五来院坐诊,疑难病例给予会诊,解决基层看病难问题,使儿童康复工作再上新台阶。5月29日,庆祝“六…儿童节”,儿童康复中心举办“分享快乐、奉献爱心”趣味运动会,设有抬屁股、爬行比赛、跳羊角球、推小车、亲子运小球、小脚踩大脚、划小船的等项目,丰富了孩子们的文艺生活。
  2013年4月19日,山东大学齐鲁儿童医院主任医师杨亚丽,主任医师刘建红应邀莅临滕州市妇幼保健院指导工作。
  杨主任是该院脑瘫康复中心名誉主任。中国康复医学会儿童康复专业委员会常务委员,中国医师协会康复医师分会儿童康复专业委员会委员,山东省脑瘫康复学会副主任委员,山东省残疾人康复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济南市康复学会副主任委员。从事儿科及儿童康复医疗工作,主要研治脑瘫及其他疾病引起的瘫痪、语言障碍、智力低下等。杨主任对预约而来的20多位高危儿进行了现场检查和诊断,使这些患儿在家门口享受到了省级医院专家的诊疗服务。同时,她还到市妇幼保健院脑瘫康复中心指导工作,对中心的工作开展给予了充分肯定,走在了同级机构的前列。
  几年来的成功案例:康复科有一个孤独症患儿,一直接受针灸治疗。刚来时表现为多动,烦躁易怒,暴力倾向,行为刻板,还有语言交际障碍,家长曾带着孩子辗转多个大医院去看病,不见好转,髙额的治疗费用家庭承受不起,经多方打听找到市妇幼保健院康复中心,2010年5月开始接受针灸治疗,经过两年,18个疗程,语言交际能力得到很大的提升,能说出简单语句,多动、烦躁、易怒、刻板行为得到控制,能独立饮食、起居,孩子有了显著变化。
  还有一个患儿一直接受康复训练。她是妈妈一胎三产所生,哥哥和姐姐都很健康,在她一岁的时候,家长发现她和哥哥姐姐有许多不同的地方,她的右手总是握着拳头,右手臂总是端着而且从来不会举高,右腿总是不负重,一岁多了也只是喊妈妈,而且不会站不会走也不会爬。患儿的妈妈带着孩子走了很多医院,最后确诊为偏瘫型脑瘫。但是大城市高额的医疗费用是她们这个普通的农村家庭承担不起的,经朋友介绍,在孩子一岁三个月的时候来到了市妇幼保健院康复中心,苑主任随即让家长办理了住院手续,经过评定诊疗确诊为右侧偏瘫型脑瘫,并制定了一套针对偏瘫治疗特点的康复训练方案。现在,孩子已经快两岁了,右手可以主动抓握并轻松上举,爬行很灵活,步行稳定并可以独立上下楼梯,主动和人交流,经常和同龄的孩子们一起自由玩耍。
  在康复中心还有一个自闭症的患儿,于2012年5月31日人院进行语言康复治疗,人院时进行检查:大肌肉运动低于同龄儿童一岁半,模仿能力低于同龄儿童,与小伙伴们无主动交流,较胆小、怕生人,叫他无应答、无反应、无对视。训练师通过和语迟训练法,第一个星期能静坐学习,第二个星期在无父母的陪伴下不哭闹,第三个星期喊其名字可应答,对视增加,第一个月模仿能力明显增强,第二个月大肌肉运动增多,第三个月言语表达能力明显增强,主动回答增多,如“这是什么”。家长看到孩子的逐步进步,对孩子的未来又重新充满了希望,对其训练师也充满了感激之情。
  第三节配合残联,慈善救助救助流程:由镇街卫生院摸底上报市残联,市妇幼保健院组织专家鉴定,确定救助对象。填写《贫困残疾儿童救助审批表》,发放《康复救助卡》。上报市残联,经审批以后患儿持卡到市妇幼保健院接受康复训练。
  2006年承担山东省贫困脑瘫儿童康复救助任务,共接受8名儿童康复,每人每月200元,全年2400元,救助共计19200元。
  2007年承担山东省贫困脑瘫儿童康复救助任务,共救助16名脑瘫儿童,每人每年2400元,共计38400元。
  2008年承担山东省贫困脑瘫儿童康复救助任务,共救助10名脑瘫儿童,每人每年4800元,共计48000元。
  2008年,市残联救助16名脑瘫患儿。
  2009年2月20日,滕州市妇幼保健院举行了“向双胞胎脑瘫患儿献爱心”捐款活动。市残联理事长常庆吉、市卫生局副局长杨琼参加活动并带头捐款,院长杨位兰作动员讲话,全院职工共捐款8720元,杨位兰亲自送到患儿张耀学、张耀文双胞胎兄弟家长手上。
  2009年10月,滕州市智障儿童、孤独症儿童康复指导站在市妇幼保健院挂牌成立,滕州市残联、卫生局领导参加了挂牌仪式。同年,成为国家贫困残疾儿童抢救性康复项目定点机构。
  2〇〇9年,在滕州市慈善总会的支持下,市残联、市卫生局与市妇幼保健院联合组织开展“贫困脑瘫儿童康复医疗春风救助工程”,7月16日,贫困脑瘫儿童康复医疗春风救助工程启动仪式在市妇幼保健院举行,市人大常委会主任、市慈善总会会长刘全君,副会长于凤春,市长助理倪建刚,市残联理事长常庆吉,市卫生局局长渠怀勤,副局长杨琼,市妇幼保健院院长杨位兰出席,倪建刚主持启动仪式。现场发放救助金10万元,救助困难儿童30名。2009年滕州市慈善总会、市残联共救助困难脑瘫患儿41名,承担了山东省贫困脑瘫儿童康复救助10名,智力障碍20人,孤独症10人。国家救助15人,其中省级救助每人每年4800元,国家级救助每人每年10000元,救助共计342000元。
  2010年承担山东省贫困脑瘫儿童康复救助20名,智力障碍30人,孤独症10人,国家救助15人,省级救助每人每年4800元,国家级救助每人每年10000元。救助共计438000元。
  2011年承担山东省贫困脑瘫儿童康复救助任务32名,智障82名,孤独症11人,国家救助15人,省级救助每人每年4800元,国家级救助每人每年10000元,救助共计750000元。
  2012年12月1日起,省残联救助15名脑瘫,10名孤独症,每人每年1.2万元,救助执行时间为10个月。
  2013年5月17日,是全国助残日,中共滕州市市委常委、经济开发区党工委书记刘光等市领导视察了市妇幼保健院康复中心,送来了儿童康复救助专项资金12万元。
  第四节上级检查评审视察2008年8月,枣庄市卫生局副局长张令刚来我院儿童脑瘫康复中心检查工作。
  2009年12月5日,滕州市残联理事长常庆吉视察我院儿童脑瘫康复中心。
  2010年6月10日,枣庄市残联、市民政局、市卫生局的领导同志到滕州市妇幼保健院检查贫困残疾儿童康复救助工作,听取了医院有关领导的汇报,实地参观了康复中心,对市妇幼保健院此项工作给予了充分肯定。
  2010年12月22日,枣庄市残联、教育局、民政局以及五区一市各定点康复救助机构的负责人,在滕州市残联理事长董静、副理事长李红,以及市卫生局、市教育局相关领导陪同下,对市妇幼保健院贫困残疾儿童康复救助项目执行情况进行检查指导。院长杨位兰陪同检查组成员参观了康复中心,实地考察了康复训练情况、档案管理情况、工作人员以及家长培训情况。检查组一行对康复中心的规模、科室设置、人员、设备的配备以及宣教工作给予充分的肯定,同时检查了救助资金的管理使用情况,是否做到专款专用、单独建账,资料是否完备等;对康复救助工作执行情况非常满意,并要求市妇幼保健院在下一步的工作中,更加严格要求,管好用好专项救助资金,真正让贫困患儿得到实惠,造福于民。
  2011年3月5日,中国残联办公厅主任马志强带领考察团一行,在省残联副理事长牟顺娥和枣庄市残联理事长孔德贵的陪同下莅临滕州市妇幼保健院视察康复工作。市委副书记李健,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姜繁茂,副市长郭鹏,市残联理事长董静,市卫生局局长渠怀勤等领导陪同视察,市妇幼保健院院长杨位兰介绍了康复工作的开展情况。视察组对市妇幼保健院在残疾人康复方面取得的成绩给予高度评价,现场向残疾儿童赠送了礼物,同时希望继续强化措施,积极争取各级支持,加大资金投入力度,管好用好救助资金,规范康复服务,为残疾人事业作出应有的贡献。
  2012年5月26日,国家残联基层工作调研组领导在省和枣庄、滕州两级市有关部门负责人陪同下,莅临滕州市妇幼保健院儿童康复保健中心视察工作,市领导王晓辉参加活动。院长杨位兰向各级领导简要汇报了儿童康复保健工作的发展情况。调研组一行实地查看了康复中心,并与康复训练师和孩子家长亲切交谈,了解孩子康复训练情况。
  2012年6月19日,枣庄市残联康复部主任李文卿带领专家组对滕州市妇幼保健院康复中心进行机构评审,滕州市残联的相关领导陪同评审。副院长刘凤銮就本院业务开展及康复中心的基本情况作了简单介绍,康复中心主任苑金美就康复中心申报评审工作向评审组进行了汇报。市妇幼保健院申报了肢体残疾儿童康复训练机构、孤独症儿童康复训练机构和智障儿童康复训练机构,其中肢体残疾康复机构申报三级、孤独症和智障康复机构申报二级。
  2012年9月5日,山东省残联专家组莅临滕州,对滕州市妇幼保健院儿童康复保健中心进行残疾儿童康复机构进行达标验收。评审组通过听取汇报,实地查看、查阅档案、现场访谈等形式,对该院儿童康复保健中心康复档案、救助情况、工作制度、人员管理等工作进行全面的检查。评审组认为,该院康复中心无论从服务环境、技术配置、诊疗康复、培训指导、还是承担的残疾儿童的项目救助、康复训练的工作任务都能按标准执行,康复训练资料齐全,顺利通过验收,认定市妇幼保健院康复中心达到了山东省脑瘫儿童康复三级及孤独症、智障儿童康复一级标准。成为国家级和省级贫困残疾儿童救助基地。
  2013年5月17日,是第二十三个全国助残日,中共滕州市委常委、市经济开发区党工委书记刘光、市人大副主任柴春国、市政协副主席乔令梅,在市残联理事长王介贞、市中医药管理局局长姚德才的陪同下,视察了市妇幼保健院康复中心。院长徐化宇介绍了康复中心工作情况,副院长神艳陪同。
  2013年5月30日,枣庄市残联副理事长王振义在滕州市残联理事长王介贞等陪同下来市妇幼保健院儿童康复中心指导工作。检查组现场考核了2012年度脑瘫和自闭症患儿国家级救助工作的落实情况,看望和慰问了救助儿童和家长,并对儿童康复的下一步工作提出了要求。副院长神艳陪同活动,汇报了康复中心工作开展情况。
  表18-1 康复科业务收入助款项年度 脑瘫 智障 孤独症 慈善救助 业务收人2006 19200元2007 38400元76800元2008 76800元115200元2009 48000元(省级〉15万元(国家〉 48000元 48000元 1〇万元 402176元2010 96000元(省级〉15万元(国家〉 528000元 48000元550209元2011 144000元(省级〉15万元(国家〉 72000元 52800元1248742元2012 153600元(省级〉18万元(国家〉 196800元 52800元(省级〉12万元(国家〉1703979元2013.1〜6 18万元(国家〉12万元(省级〉1011983元表18-2 2006〜2013年康复工作统计表疾病年份 脑瘫 智力障碍 孤独症 高危儿早期干预2006 8人 5人 〇人 2007 25人 11人 〇人 2008 42人 18人 〇人 2009 65人 25人 1〇人 2010 75人 25人 10人 2011 80人 30人 21人 2012 105人 85人 45人 2013.1〜6 80人 50人 40人 320人

知识出处

滕州市妇幼保健院院志

《滕州市妇幼保健院院志》

出版者:山东大学出版社

滕州市妇幼保健院的同志送来志稿,嘱我作序。阅读这部内容翔实、体例完备、图文并茂的志稿,不禁心潮澎湃、思绪万千。《院志》记述的十年,正是我国经济建设和社会事业蓬勃发展的十年,是党和政府更加关注民生、加大公共卫生投人,妇幼卫生事业快速发展、成就辉煌的十年。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