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九节 日军大挖封锁沟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滕县的战火》 图书
唯一号: 151020020210001079
颗粒名称: 第三十九节 日军大挖封锁沟
分类号: K265
页数: 2
页码: 75-76
摘要: 自从鬼子占领了滕县全县的百姓陷入到水深火热之中,当时山区里共产党组织领导广大群众不断抗日活动,鬼子害怕共产党八路军的袭击。
关键词: 日军 封锁沟

内容

自从鬼子占领了滕县全县的百姓陷入到水深火热之中,当时山区里共产党组织领导广大群众不断抗日活动,鬼子害怕共产党八路军的袭击。采取了区域封锁的办法,防止八路军的夜袭,迫使全县百姓挖封锁沟,盖炮楼,垒封锁墙。男女老少都发给良民证无良民证者,一律当八路毛猴子对待。滕县境内,四面八方全挖遍了封锁沟,垒了封锁墙。控制老百姓的通行,滕县境内横竖挖了七道封锁沟,从滕县的东关挖到山亭,东南挖到羊庄、土城,南到官桥、石楼,西南到欢城,西到湖边,北到界河,到岗头,东北到冯卯、店子,每条沟都五六十里路远,沟深4一5米,宽度5至7米全县四面八方都挖通。垒上封锁墙,墙高3米,三华里盖一个炮楼,炮楼里住上鬼子和伪军把守封锁沟在炮楼根前留路口,让行人来往。路口下面是沟。上面是吊桥,晚上吊起来不准过,白天放下来,专有炮楼的两人守卡子,一个不好就拉起吊桥,不管谁从卡子口过都要检查验良民证。鬼子又在每隔五里路安插一个据点村,据点里住上鬼子和伪军。据点有大有小,大据点住四五十个人,小据点住一二十个人,多数都是伪军二鬼子。全县安插的据点星罗棋布,大小60多个。专门防止八路军的袭击一有动静就摇相呼应,分进合击。鬼子号称铜墙铁壁治安妙法。

知识出处

滕县的战火

《滕县的战火》

滕县的军事史记归录于《滕县的战火》一书中。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