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秦二世的时代,古薛城又发生了一件记载于史书的大事件,参加秦末起义的各路英雄,会师于薛城,项梁、项羽等首领,在薛城拥立楚怀王之孙熊心为王。
项氏叔侄项梁和项羽,部出身于楚国的旧贵族。项梁之父项燕,曾经是楚国的将军。项梁由于犯了罪,就带着侄子项羽,跑到了吴县。
秦二世元年(前209)七月,陈胜和吳广在距离薛城不算太远的大泽乡,揭竿而起,反抗暴秦。这一年的九月,会稽太守殷通告诉项梁:“好多人都造反了,这是上天要亡秦的时刻,我听说先发制人,后发则为人所制,所以准备起兵,并且想要请你和桓楚作为将军。”当时,桓楚正在大泽逃亡,项梁说:“桓楚已经逃亡了,我不知他目前在哪里,只有项羽知道。”于是,项梁就出去告诉项羽,手持宝剑在外面等候。之后,项梁又进來跟殷通一起坐下说:“现在就请把项羽召来吧,让他奉命去找;桓楚。”殷.通就把项羽叫了进来,但项羽却在项梁的指示下,把殷通杀死了。原來,这是项氏叔侄事先商定好的。
然后,项梁就召集了他们所熟悉的那些豪强官吏,向大家说明起事反秦的缘由,就这样,他们率领吴中之兵起事了。
顶梁先是派人接收吴中郡下属各县的武装,共收集上来士兵八千人。再把吴中的豪杰之士分派作为校尉、侯、司马等职位,项梁则做了会稽太守,项羽担任裨将,占领吴中郡所属各县。
这个时候,沛县的县令也打算响应起义。当地的萧何和曹参,那时是沛县吏,他们就劝县令,把本县流亡作外的人部给召集回来,增加起义的582286力量。县令觉得二人说得有理,就派樊哙,去邀请刘邦。刘邦当时已经拥有数百之众了。
可是,沛县令却突然后悔了,他怕刘邦回来后无法控制,弄不好还会被刘邦所杀,这不是引狼入室么。所以他下令关闭城门,还准备捉拿萧何和曹参。萧曹二人听说后,赶忙跑到城外。刘邦也听说事情有变,就把一封信用弓箭射进城里,信中鼓动城里的民众,起来杀掉县令,大家一起保卫自己的家乡。
大家对于平时就不太体恤他们的县令早就非常不满了,于是就杀了县令,打开城门,迎请刘邦进城。萧何和曹参都是文吏,胆子小,他们担心身家性命出问题,生怕起事成,反被朝廷给诛灭九族,就共同推举刘邦做首领。
刘邦被大家推举成为沛公,领导大家共同起事。刘邦也很乐得顺从民意,就设立了祭坛,立起赤旗,自称赤帝子。很快,刘邦的义军就扩充到了三千多人。
刘邦率军起事之后,马上对周边各郡县发起攻击,先是攻打了胡陵、丰邑等地。然后刘邦亲自率领军队,进入薛地,同秦朝军队大战,并且打败秦军。
刘邦接下来继续进军时,却生了病,只好暂时回军到沛地休整。
这在这个时候,刘邦又听到消息,东阳宁君和秦嘉立景驹为楚假王,就想去投奔景驹,壮大实力。在前去投奔景驹的路上,刘邦遇到了也计划投奔景驹的张良,两支军队于是兵合一处。
张良与刘邦二人见面后一席交谈,大有相见恨晚的感觉。张良就放弃原本要去投奔景驹的想法,直接投奔到刘邦这边。刘邦就让张良作厩将,共同反秦。这时,秦朝章邯的军队正在逬攻楚地,刘邦与其他义军就向西,迎击秦军。在萧县西,同秦军展开了战斗,结果义军失利。刘邦补充军队和粮草后,再次攻击秦军,这次不仅获胜,还得到了军卒六千人,刘邦与秦军作战期间,听说项梁在薛城,就留下主力围困敌军,自己则率领百余骑来到薛城和项梁相见。
项梁就给刘邦派去了五千士兵,补充了兵员后,刘邦一举击溃了敌人。这时的刘邦,已经成了项梁军队中的一个成员不久,项羽打败敌军后也回到薛城。
当陈胜已经死去的消息得到确认后,项梁就把各路义军首领召到薛城,他要在这里主持一个各路义军首领的议事会议,确定下一步的共同行前策略。项梁对大家说:“我们虽然已经有了二十万人马,可群雄无首难成大事,诸位应该推选一位贤能的人为王,扶助他共图大业。”刚刚加入义军不久的宋义说:“上将军您德才兼备,深孚众望,应该被大家拥立为王!”大家听了宋义之话,都齐声表示赞成。但项梁却不愿接受,他说:“你们拥立我,我非常感谢。可我难以担当大任,还是另选他人为好。”这时谋士范增说:“陈胜的失败本来就是应当的。当初被秦国灭亡的六国中,楚国是最没有罪过的。而且自从怀王到秦国后,一去不返,楚国人怀念他直至现在。为此楚南公说过,楚国即便是只剩下三户人家了,灭亡秦国的也必定是楚国。如今陈胜首先起事反秦,却没有拥立楚王的后裔而自立为壬,故此他的势力不能长久。现在您在江东起事,楚地蜂拥而起的将领们,都争相愿意归附您。这正是因为您家世世代代作为楚国的将领,故而能够重新拥立楚王后代的缘故啊! ”于是,项梁就听从了范增的建议,在民间寻找到楚怀王的孙子熊心。
722882传说中,楚怀王熊槐有十二个王孙,秦灭六国的时候被杀掉了十一个,尚有一个也是下落不明。范:增一行来到楚国故地,经过明察暗访,终于找到了楚王的第十二孙熊心。此人止是趙怀于熊槐之孙、楚顷襄王熊横的堂侄。
找到了楚王后人,范增非常兴奋,立刻带着他,赶紧返回薛城。就在薛城,项梁主持了仪式,拥立熊心为楚王。由于楚人都非常想念楚国先前的楚怀王熊槐,就把新楚王熊心也称为楚怀王。楚国的都城暂定在盱眙。
。
之后,楚怀王就封陈婴为上柱国,封项梁为武信君,英布为当阳君项羽为大将军并加封鲁公,其他人也各有封赏。
离开薛城后,项梁率领军队北上援救齐赵,大破秦军。在各处战场上,反秦军队和秦军也展开了厮杀。后來,秦军将领章邯在定陶一带打败了项梁,项梁本人也不幸战死。这个消息对楚军是个不小的打击,刘邦和项羽协商后决定放弃正在攻击的战场。率领军队东归。项羽率军驻守彭城西,吕臣率军驻守彭城东,刘邦率军驻守砀郡。
项梁之死令使诸侯震动,而秦军更是挟战胜项梁的余威,乘胜追击反秦军队。秦军通过取得一系列胜利,觉得楚国已经没行太大的威胁.就转身北上进攻赵国。赵军在邯郸失陷后,退守巨鹿。章邯就率领秦军,把赵王歇、赵相张耳围困在巨鹿。
这个时候的楚怀ェ,已经把部城从盱眙迁到了彭城,并封项羽为长安侯,任鲁公;封刘邦为武安侯,任砀郡长。经过调整,楚国这边的局势暂时稳走下来。北方的赵王和张耳被秦军困在巨鹿,派出求救的使者来到了楚国.楚怀王经过召集大家商议,决定救赵。
秦二世三年(前207).楚怀壬先是以宋义为上将军,后又改任项羽为上将军,率军救赵。项羽率领着他的部队,与秦军多次大战,打败了名将章邯。之后率军继续北上,进攻王离统帅下的秦军。
在战斗中,楚军在项羽的鼓舞下,以一当十,呼声震天,各路诸侯军队也受到了极大的鼓舞,同项羽一起进攻王离。不可一世的秦军渐渐力不能支,溃退下去。项羽率军一鼓作气冲杀过去,战胜了秦军,并且生擒了秦军主帅王离大破秦军之后,项羽声威更盛,诸侯都愿意归附于他。项羽消灭了秦军主力,就率诸侯大军向关中挺进。当军队行进到函谷关,发现有士卒守关,项羽军无法通过。又传来消息,刘邦已经攻破了咸阳。
这让项羽非常愤怒,于是派当阳君带领军队攻破了函谷关。项羽麾下四十万大军驻扎于新丰鸿门,而刘邦军队十万驻扎灞上。
得知刘邦攻破了咸阳时,项羽很愤怒是有理由的,据说刘邦和项羽二人出征之前,曾在薛城有过一个约定,讲好兵分两路攻秦,先入咸阳者为王。于是在推翻了秦王朝后,项羽和刘邦为了争夺天下,又进行了长达四年的楚汉相争。
后来,刘邦终于打败了项羽,建立了汉朝当初刘项二人在薛城吋,大家都意气风发,在领军出征之前的那个 “先入咸阳者为王”约定似乎还在耳畔。薛城立王时,楚怀壬和项梁、项羽、刘邦等人,对反秦大业都充满了希望,但尘埃落定后,薛城还在,楚怀王和项梁、项羽都已经成为历史各路反秦力量在薛城的会师并拥立楚王。让反秦力量重新振作起来.二十八、风云涌薛城立王9•822在项梁的统帅之下,形成了反秦的核心。而作为集结这支抗秦主力军的古薛国,也在中华历史进程中再度写下了浓重的一笔。
自齐国田氏被封到薛地,到秦末起义力量的薛城会师,历史发生了巨大变化。这些变化被记录到了历史文献中,也深深地刻画在薛国故城的记忆中,让我们再来回味一下战国时期薛城那段风起云涌的往事吧。
齐威王三十五(前322)年四月,齐威王把田婴由彭城改封到薛国。这一年的十月,田婴增筑薛城,修了宗庙。
齐宣王十一年(前309),孟尝君继其父田婴之位,出任齐相。
齐湣王二年(前299),孟尝君以薛侯的身份,同魏襄王会于釜邱 (今山东定陶县西)。
齐湣王三年(前298),秦昭王迎请孟尝君为秦国相国,后来因为听信谗言,把孟尝君囚禁起来,孟尝君靠门客之技逃回齐国。同年,由孟尝君主谋,齐国、韩国、魏国合纵攻秦。
齐湣王七年(前294),齐国发生了 “田甲劫王”事件,孟尝君出走,归薛,其后便“中立于诸侯,无所属”。
齐湣王九年(前292),楚国军队攻打齐之下邑薛地,孟尝君以先土的宗庙在薛城为由,说服齐湣王发兵救薛,抗击楚军。
齐湣王十三年(前288),孟尝君出任魏国的相国,并且力主讨伐齐国。
齐湣王十七年(前284),由孟尝君主谋,秦国、燕国、赵国、魏国、韩国五国合纵攻齐,齐军失利,齐湣王逃到莒地而死。
齐襄王元年(前283),齐襄王继位后,“畏孟尝君与连和,复亲薛公”,孟尝君与齐国的关系,有所改善。
齐襄王五年(前279),孟尝君病死,诸子争立,薛国无主,齐国和魏国共灭之。之后,薛地先入齐,后入楚。
秦始皇二十四年(前223),秦国消灭楚国,薛地归于秦,六国统公元前208年,项羽率军进入古薛城,反秦力量共同推立楚怀王之孙熊心为楚王。随后,刘邦率义军和项羽义军在古薛城会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