滨湖双井村龙君感应之碑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石刻春秋--古藤乡野余碑拾遗》 图书
唯一号: 151020020210000763
颗粒名称: 滨湖双井村龙君感应之碑
分类号: TS951.3+3
页数: 5
页码: 273-277
摘要: 滨湖双井村《龙君感应之碑》现存地点:滨湖镇双井村南龙王庙旧址立碑年代:元朝大德六年即1302年距今时间:715年碑文撰者:前鱼台县儒学教谕尚毓德;燕山野人张亨书并题额今滕西滨湖镇双井村北与邹城交界的爷娘庙村东旁尚存一处规模宏大的“羲皇庙”遗址。
关键词: 石碑 滨湖双井村 龙君感应碑

内容

滨湖双井村《龙君感应之碑》现存地点:滨湖镇双井村南龙王庙旧址立碑年代:元朝大德六年即1302年距今时间:715年碑文撰者:前鱼台县儒学教谕尚毓德;燕山野人张亨书并题额今滕西滨湖镇双井村北与邹城交界的爷娘庙村东旁尚存一处规模宏大的“羲皇庙”遗址,占地数百亩,位于东、西凫山之间的山坡上,座北朝南,南瞰滕境内的双井、朱寨、古村等村。古村现存有明代观音堂建筑,双井村则立有元代《龙君感应之碑》,碑文如下:“《书》曰:至诚感神,人心之诚亦何所不至哉?剑指可以停日,仰哭可以降霜,至有呼吸而立成云雾者…一真,是念爱民恳恻,余物俱遗,则其诚之为道又何如哉!大德辛丑(元大德五年即1301年)春夏亢旱,饥馑荐臻,民有饥色。
  时宰邑者…先是民而忧之,是以会而议之曰:昔闻人旱当求诸政,固不敢慢,然亦当祈祷也。乃设祈坛,觞草龙舞,巫现率阖…旬不雨。尉请于诸公曰:乡闻鱼羊 (应为台)县治之东北三舍之外有山曰溏湖,麓有龙池,池上有堂,中塑其像,事以人…感应兴泽龙君大王显应圣母灵请娘娘。
  故老相传每岁旱祷于他祠不获,则祷于彼先获圣水,其雨辄应..之祷,誓绝酒肉以旋,仍滨湖双井村龙君感应碑自备羊以报其应。诸公咸良其谋,乃以前典史宋洧、提领曹进、张德为辅,行至此陈设…燔祝而往,拜几千数,乃获滴水,捧之以归,未至县而雨泯,以为未足,至祭之又雨,民以为适足,翼(应为翌)日即送水以…水尽,未旋日而雨又作,旱魃之虐于是悉除,倒悬之忧以之而解,士庶凫藻而相告曰:是雨也有所自矣,始…继以贤尉远祷之诚,故龙君有如是之应也。自是厥后,雨不愆期,岁乃大有。越明年秋,提领邵从良等欲刻……嘱愚为文,愚窃谓天下之事无非感应者,至于感夫龙神之道,亦曰:余尽其诚而已。夫祭也者,有其诚则有其…无其神则何所取应哉?必也斋明盛服,以羊祭祀,洋洋乎如在其上,如在其左右,则己之形气咸和,而天地之…雨X乎?斯理也,与停日降霜者合,盖未有至诚而不动者也。愚虽以是知天下之事无非感应之说,然亦不能镌…公之诚而为之。宰邑者为谁?宣差蒙古好的、寿县尹萦蒲周彻,主薄历山李君仁新,薄亳州移刺自宽县尉邺下……瑀也。诸公勤于吏职,少私寡欲,持己也敬,事上也忠,养使斯民莫不惠义,以是平日之诚,故致如是之应,此又不……”落款年代是“旨大元国大德六年(1302)九月重阳日”,当地时任的几位主要官员有“鱼台县县尉、进义副尉鱼台县主薄、从仕郎鱼台县尹兼管本县诸军奥鲁劝农事、进义副尉鱼台县达鲁花赤兼管诸军奥鲁劝农事”等。
  今滕西滨湖、大坞一带部分区域在历史上曾属于鱼台县管辖,到近代时由于湖区浸水,鱼台县治还曾临时迁到今红荷湿地景区附近一段时间……该元碑记载本处龙王庙地处“鱼台县治之东北三舍(90里)之外”;大坞染山爷娘庙旧殿房屋石柱上亦刻有明朝正德元年(1506年)“兖州府鱼台县池头村(今滕州大坞镇池头集村)重修染山庙创造柱立”字样;滨湖古村明朝万历三十四年(1606年)《观音堂钟楼记》石刻上也记载“鱼台治东北龙王痛七十里许有古村观音堂”;直到上世纪民国年间古村“恒德堂”药铺广告印模上还印着“本堂开设鱼台县古村镇东街南北路路东”招牌文字,证明元、明、清、直到民国年间鱼台县版图确曾跨湖一一古洒水伸入到今滕西区域,由此也可印证今微山湖大湖面形成的迟晚……双井村地处今滕境版图的最西北隅,位于滕、邹、微山三县交界之地,由元、明时期建村的史庄、刘庄、韩庄3个相邻自然村组成,故原名三庄里,1949年后简称庄里,1982年因与他村重名,以3村同处一道山略内,峪内有井两股,改名为东、西双井村(据《滕州地名资料》)。今村南龙王庙前古井尚存,井口砌以民国二十九年(1940年)“邑太学生姻再晚刘如玺顿首拜题”的某姓墓碑,庙下石桥上另有几通覆卧的古碑,未知是何朝何代何年何月何姓何人的石碑……2012年,双井村韩、史、马姓等村人牵头修复了己有七百多年历史的龙池古庙,为“祷于彼先获圣水其雨辄应”的龙王重修庙宇,再塑金身,或者保佑了该村以及今微山湖周边的生民百姓不再受水、旱之灾……为此,临别时特向 “龙池”井内敬施硬币若干,一则听那投币入水时古井的幽响,再则诚心期盼心到神知,护佑咱的日子国泰民安!附:微山湖底有些啥?“毕竟西湖六月中,风光不与四时同”,各位亲,微山湖里十万亩野生红荷花又盛开了,花期已至,花情正浓,花心欲旺,花朵娇艳,花容增色,如果你嫌江南路远,那就快来这江北最大的微山湖里看“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吧……除了看花、嬉水、泗水榜鼎汉画像石吃鱼外,如果你更富有野外探险精神或是文物古董爱好者,那么你还可以在滕州微山湖湿地红荷景区停下来,找身潜水服穿上,下到微山湖底去探一探、摸一摸、找一找,找什么呢?大禹宝鼎! 一般人我不告诉他,尽管“泗水捞鼎”的事镌刻在滕州汉画像石多块石刻上(如图),但是这有一条神龙守护的宝鼎到底沉在了微山湖(古泗水)的哪片水域?我还是不告诉你,请客也不说(美人计除外),因为这牵扯到一起我国古籍里记载的比“达芬奇密码”还要神秘的千古疑案:《史记》记载,秦始皇二十八年即公元前219年,“始皇还,过彭城(今徐州),斋戒祷祠,欲出周鼎泗水,使千人没水求之,弗得”,白纸黑字,载在我国《二十四史》之首的《史记》 第六卷“秦始皇本纪”中,是“太史公”司马迁先生亲自来到滕县实地探访后所写的第一手资料,可不是瞎忽悠!今微山湖周边的滕州、徐州、嘉祥等地出土的多块汉画像石上均描绘了秦人打捞宝鼎的场景:宝鼎即将出水的那一刻,忽然从鼎内伸出一只龙头,咬断绳索,“砰”的一声,宝鼎复又没入古泗水一一今微山湖中,至今还没露面一一所以,这不是留给您一个千载难逢的机会么?发财倒还是其次,你想你为国家打捞出这么一件上古时代象征国家和王权的宝鼎,这一发现可比“南海一号” 重大多了,说不定您从此就与秦始皇齐名而名存史册、妇孺皆知了!除了捞鼎,今微山湖底下还沉睡有几座千年以前的古城:张良,知道吧?汉朝的开国功臣,就是《鸿门宴》电影中张涵予扮演的那个神秘军师,被汉高祖刘邦赞叹夸奖为“运筹帷幄之内决胜千里之外,吾不如子房”(张良字子房)的那个牛人,他的封地“留城”在哪?就在今天的微山湖底,当地至今还传说古留城“六十年一现”,有渔民早起误入到湖里的“海市蜃楼’’赶集,买回来的豆芽到家都变成了金豆子一一我前时到微山湖里旅游,还有当地渔民信誓旦旦地说起这件事,其中一位老大爷趁水浅走到留城遗址,看到古城大堤上栽的木桩都是楠木的,他还带回来一截给我看,证据确凿,眼见为实,你能不信?不仅如此,微山湖底另还沉有古滕“三国五邑”之一的湖陵县城(《史记》记作湖陆)、汉高祖封给其小老婆戚夫人的戚城、《左传》所记鲁隐公五年即公元前718年“春,公将如棠(邑)观鱼”的古棠邑、鱼台县原住地谷亭(庭)等见于正史古籍记载的古城,由于黄河改道、地层下陷、微山湖积水等原因,这些曾经繁华一时的古城淹没水下上千年,同时也埋下了多少动人的传说和流传久远的故事……陆沉,多古远的词,说的就是这吧?然而当你来到微山湖时,这些传说中的古城又近在你的眼前,如果不从地质灾害的角度想,沧海变桑田,古城沉水底,都市生禾黍,这幅场景,古往今来也成全了多少怀古凭吊的文人以及那些优美感伤的诗句..理想很丰满,现实却骨感,如果你实在打捞不出那些值钱的文物古董,作为补偿,你也可以下到水底摘些菱角、挖些鲜藕、捕些鱼虾,吃、喝、玩、游、购、娱,日出斗金的微山湖,总不会让你空手而归,带些湖里的土特产回家,尤其是微山湖特有的四鼻孔鲤鱼、双黄咸鸭蛋、鸡头米(芡实)等,都是纯天然没转基因十全大补的好东东……所以,亲爱的童鞋们,快来微山湖吧,穿着你的泳装,携着你的同伴,挎着你欲望的篮子,前来微山湖的湖面和水下,收获你夏日浪漫的艳遇以及寻宝探秘的梦想吧……

知识出处

石刻春秋--古藤乡野余碑拾遗

《石刻春秋--古藤乡野余碑拾遗》

出版者:中国文史出版社

石碑,镌刻着文字,记载着历史,书写着文化,传承着文明。然而经过岁月的磨砺,风雨的侵蚀,战火的蹂躏,人为的破坏,古滕大地上至今所剩古碑无多--民国版《滕县金石志》上所载的滕地历代石碑,在不到一百年间竟毁损、消失十之八九!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