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滕州古树名木》 图书
唯一号: 151020020210000652
颗粒名称: 前言
页数: 2
页码: 9-10

内容

滕州市位于山东省南部,总面积1495km2,辖21个镇街、1250个行政村(居),总人口173万。滕州历史悠久,孕育了距今7300年的 “北辛文化”,是中华文明的发祥地之一,被誉为“=国五邑之地,文化昌明之邦”,是“科圣”墨子、“工匠祖师”鲁班等名人的故里。滕州经济发达,常年位居中国百强县前列,先后获评国家卫生城市、国家森林城市、国家园林城市、全国绿化模范市。
  滕州市地形地貌丰富,有山地、丘陵、平原、湖泊、河流等,季风型大陆性气候明显,四季分明,雨量充沛,光照充足,动物资源有62科321种,植物种类有56科200多种。2018年,全市林地面积达71.5万亩(1亩=667m2),湿地保护与恢复面积达11.5万亩,森林覆盖率达到31%,林业经济总产值53亿元。拥有山东墨子国家级森林公园和滨湖国家级湿地公园,以及灵泉山、荆河等6处省级森林湿地公园。
  滕州适宜的气候条件,灿烂的历史文化,孕育了多姿多彩的森林,留下了众多的古树名木。自古以来,滕州就有植树造林的优良传统。早在宋朝时,苏轼游览滕州时氏园林,挥毫写下了 “种木不种德,聚散如飞禽”的著名植树诗;明清两朝,官府都曾组织在滕州官道两旁植树,留下了 “滕县花开白似银”的美丽景象;清代,官府在柴胡店镇奚仲山立下了封山育林告示碑,告诫乡民严禁进山伐树。
  近年来,滕州市委、市政府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发展理念,做出了建设现代产业强市、打造生态文化名城的重大决策部署,加快工业、城市、农业、生态、民生“五大经济”转型发展。在生态经济建设过程中,大力实施“四绿”工程,积极创建国家森林城市,同时高度重视古树名木保护工作,明确了专门机构,制定了古树名木保护管理办法。滕州市林业局对全市古树名木进行了全面调查,现存散生古树名木152株,古树群6处,涉及19科、29属、34种,并对每一株古树进行定位分级、建档管理、挂牌保护。
  ,古树名木是宝贵的自然和历史文化遗产,不仅是一座城市生态文明的重要体现,更是城市历史的见证者和“乡愁记忆”的守护者,给城市带来独特的魅力和风采。古树名木也是祖先留给我们的宝贵种质资源,在维护生物多样性、生态平衡和环境保护方面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为唤起人们的生态意识,滕州市林业局精心编写了《滕州古树名木》,以图文并茂的方式,全面展示了滕州市古树名木的神韵风貌和史话传说。希望通过《滕州古树名木》一书的出版,能够让人们充分认识到古树名木重要的生态价值,了解古树名木背后的故事,从而更加自觉、更加积极地热爱古树,关注古树,保护古树,积极投身到认养古树、植树造林、绿化滕州大地活动中来,为建设宜居宜业富裕美丽文明新滕州做出积极贡献!滕州市绿化委员会
  滕州市林业局
  2018年10月

知识出处

滕州古树名木

《滕州古树名木》

出版者:中国农业科学技术出版社

《滕州古树名木》, 以图文并茂的方式,全面展示了滕州市古树名木的神韵风貌和史话传说,让人们充分认识到古树名木 重要的生态价值,了解古树名木背后的故事,从而更加自觉、更加积极地 热爱古树,关注古树,保护古树,积极投身到认养古树、植树造林、绿化 滕州大地活动中来,为建设宜居宜业富裕美丽文明新滕州做出积极贡献!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