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节 成语典故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官桥镇志》 图书
唯一号: 151020020210000632
颗粒名称: 第三节 成语典故
分类号: I054
页数: 3
页码: 745-747
摘要: 官桥镇成语典故介绍。
关键词: 成语 典故

内容

第四章成语典故
  毛遂自荐源出《史记•平原君列传》。
  战国时期,秦国日益强大,连年向东扩张。公元前258年,秦围赵国都城邯郸,企图一举灭掉赵国,形势十分危急。赵国国君孝成王立刻找到相国平原君赵胜,让其去楚国求教兵。为此,平原君在门客中选择20名文武兼备者同行,挑来挑去,只选了19人,尚缺1人。这时,毛遂听说后,立即来到平原君面前,自告奋勇地说:“我愿随君前往! ”通过这件事,充分表现出毛遂勇于自荐的担当精神。
  脱颖而出源出《史记•平原君列传》。颖,指尖、锋芒。
  当毛遂在平原君面前自我推荐赴楚联纵抗秦时,平原君对毛遂没有任何印象,就带着讥讽的口吻说:个贤士生活在世上,就像一把锥子装在口袋里,锥尖立刻就会显露出来。现在先生在我门下已经三年了,我怎么没听说你有什么才能呢? ”毛遂回答说:“今天就请你把我装进口袋,看我能不能冒尖! ”一席话,充分表现出毛遂敢于冒尖的大无畏气概。
  一言九鼎源出《史记•平原君列传》。天子有九鼎,喻位高权重。
  平原君到楚国和楚王谈判联纵抗秦之事,从早上到中午奄无结果。这时,毛遂又一次挺身而出,按剑上殿,慷慨陈词,说服楚王答应派兵救赵,并当场歃血为盟。楚国派春申君带兵赴赵救援,解了赵国之危。事后,平原君向赵王汇报时说:“毛先生一到楚国,寥寥数语,而使赵重于九鼎大吕。毛先生三寸之舌,胜于百万之师。”此后,平原君为了表示对毛遂的重视,便把他列为上等门客。
  弹铗而歌源出《史记•孟尝君列传》。
  薛人冯误胸怀抱负没遇真主,他听说齐相孟尝君礼贤下士,便投奔过来。一开始,孟尝君把他安排在三等门客之列,结果冯谖一而再、再而三的弹剑而歌:“长铗归来乎!食无鱼”;“长铗归来乎!出无车”;“长铗归来乎!无以为家。”孟尝君每次都满足了冯谖的要求,把他从三等门客升为一等门客,还安排人每月往他家送粮米奉养老母。这使冯谖深为感动,决心等待机会为孟尝君效力。
  焚约市义源出《史记•孟尝君列传》。券:债券;市: 买;义:仁义之举。
  孟尝君身为齐国相国,封邑在古薛城。但由于门下养有三千食客,日常消费过大,于是在薛地放债收息以补不足。一年后,派冯谖去薛地收债。冯谖来到薛邑了解到,薛城一带因连年灾荒,百姓困苦,多数人无力还债,他便把能还息钱的户订立还期,对无力偿还的户统统收回偾券,并假借孟尝君的名义当场烧掉。因此,老百姓对孟尝君非常感动,称其为仁义之君。
  狡兔三窟源出《史记•孟尝君列传>。
  齐国君主湣王由于听信谗言,罢了孟尝君的相位,让其回到自己的封地薛邑。冯谖出于对孟尝君政治地位的考虑,向其进言道:“狡猾的兔子要具备三个窟,才能免遭他人暗算。你现在拥有薛邑一窟,待我给你再凿二窟。” 冯谖西入大梁,动员魏惠王重金礼聘孟尝君为相;冯谖又到齐国,指出失去孟尝君的后果,让齐湣王向孟尝君谢罪,恢复其相国职位,答应把齐国的宗庙设在薛邑。之后,冯谖对孟尝君说:“三窟己就,君可高枕无忧了。” 鸡鸣狗盗源出《史记•孟尝君列传》。比喻人有一技之长。
  秦昭王听说孟尝君贤能,便请来任秦国相国。后来又听信身边大臣的谗言,把孟尝君软禁起来伺机杀掉。孟尝君知道后很害怕,即刻找到秦昭王宠妾求情,该妾索要“狐白裘”为交换条件,但那件“狐白裘”来时已献给秦昭王了。这时,门客中有一杂技出身会缩身功的人,晚上钻狗洞潜入秦宫,偷出“狐白裘”送给宠妾,宠妾向秦昭王美言释放了孟尝君。孟尝君率随从连夜出逃,至函谷关时,关上规定鸡叫才开关放行。这时手下有一会口技的门客学鸡鸣叫,引得群鸡齐鸣,因此赚开城门,孟尝君一行得以逃离虎狼之国。
  三呼万岁源出《史记•孟尝君列传》。
  封建时代臣民对功德无量的明君的祝颂之词。冯谖到薛邑为孟尝君收租金,对交不起租金的人,又假借孟尝君的名义,把债券收回全部焚毁,让这些人没有了后顾之忧。这一仁义之举,使在场的百姓对孟尝君感激涕零,三呼万岁。后来,孟尝君被齐湣王罢免相位,回到封邑薛城。薛地百姓闻听孟尝君要来,扶老携幼,提壶携浆,百里之外跪拜相迎,并三呼万岁,声震四野。由此可以看出“得民心者得天下” 的真理。
  自不量力源出《战国策•齐策三》。指过高的估计自己的实力做事。
  战国孟尝君封薛时期,薛城正是古徐州的首府,战略地位重要,各诸侯国都想吞并这个地方,一时成为“兵家必争之地”。有一次,楚国派军队进攻薛城,孟尝君急忙组织力量抵御。出使楚国回来的齐大夫淳于髡立即向齐王察报:“楚国自恃强大,任意侵略别国;孟尝君也不自量力,在薛邑建立先王的宗庙。楚W 攻下薛邑,等于在齐国太岁头上动土! ”齐宣王一听,马上派援军救薛,赶跑了楚军,使薛避免了一场灾难。
  后来居上源出《史记•汲郑列传》。
  大臣汲黯对武帝说:“陛下用群臣如积薪耳,后来者居上”。意思是说皇帝提拔官员,如劈柴堆垛,后来的都放在了上面。汲黯是西汉武帝时期人.他由东海郡太守调到朝廷当上主爵都尉一主管地方吏任免的官职,但因犯颜直谏多年未被提拔。在这当头,薛人公孙弘却凭着卓越的政治才华,由一介布衣小吏擢升为丞相,超过了自己。正是因为公孙弘,才有了汲黯这句话,并被賦予“后起之秀超过前辈” 的涵义。
  (张长地绘)

知识出处

官桥镇志

《官桥镇志》

出版者:黄海数字出版社

官桥镇文化底蕴深厚,民风淳朴,环境优美,经济繁荣,社会各项事业健康协调发展,是全国及山东省先进文化乡镇,全国历史文化名镇。盛世修志,志载春秋。史志是记载一个地方的百科全书。作为官桥镇志的编纂,汇集了上下七千年的文明史.记述了百年以来的创业史、发展史,系统的记载了官桥镇的自然地理、人文历史、政治经济、军事政法、文教卫生、风土民情,融地方性、时代性、科学性为一体。特别是把古薛文明单列一编,突出了地域释部了解宫桥人文历史的教科书、研究官桥镇情的资料库,她不仅是官桥镇悠久历史的缩影,更是官桥镇美好未来的明镜。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