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节 烟草管理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官桥镇志》 图书
唯一号: 151020020210000446
颗粒名称: 第七节 烟草管理
分类号: F768.29
页数: 2
摘要: 《官桥镇志》中对烟草管理的相关描述。
关键词: 烟草管理 烟草管理

内容

官桥黄烟收购站官桥地区种烟历史久远,过去一直是晾晒为主,加工成牛毛丝、杂拌供人们吸食。1940年从青州、莱芜引进烤烟技术。I942年前后,官桥、张汪等地出现大面积种植,所产烟叶多在滕县、夏镇出售。日伪时期滕县设立专门机构,负责烟草的收购、生产、调拨及市场管理。1949年后,种烟面积逐渐扩大,为了加强对烟草行业集中统一管理,成立烟草采购局。1955年滕县烟草采购局在官桥设黄烟收购点,负责官桥、张汪、鲍沟、柴胡店4个区的采购任务,种植面积在1000亩以上.年收购量为55万千克。1957年收购站归属官桥供销社领导。1961—1965年种植面积3000亩左右,采购范围是官桥、张汪、柴胡店3个公社,年收购量多在50万千克以上,少则10万千克。1965年国家成立烟草工业总公司,官桥黄烟站从供销社分出,单独成立黄烟收购站,属滕县烟叶供应站领导。种植面积为5000—6000亩,收购量在150万千克以上,站内除20名正式职工外,尚有百余名季节性临时工,并建有黄烟复烤厂。1966年底,滕县烟站改名烟叶分站,业务属山东省棉、烟、麻公司领导,行政归滕县商业局代管。1966—1976年,种植面积稳定在3000亩左右,收购量在50万千克上下。1977—1978年,种植面积为5000亩,收购量达100万千克。1980年后,国家实行指导性计划生产为主,面积不稳定。1983年国家成立烟草总公司,对人、财、物、产、供、销、内外贸易实行高度集中管理,官桥烟站归属車庄烟草公司领导。1985年收购量为75万千克。1990年后烟站没有黄烟收购任务,不再收购黄烟。1994年烟站改为烟草批发部,负责官桥、柴胡店、张汪、鲍沟4个乡镇的烟草供应。至2000年,枣庄地区烟草由枣庄烟草专卖局统一供应,官桥烟草批发部改称为官桥烟草专卖管理所,负责官桥、张汪、柴胡店、鲍沟镇的烟草经营的监管和稽査。2013年稽查管理所合并到鲍沟管理所。官桥黄烟站历任负责人:张福多、李正衡、郭西泉、吕传清、孙凤凯、刘向法、王家刚、杨传林、种延庆、梁兆华、李玉存、徐德龄。

知识出处

官桥镇志

《官桥镇志》

出版者:黄海数字出版社

官桥镇文化底蕴深厚,民风淳朴,环境优美,经济繁荣,社会各项事业健康协调发展,是全国及山东省先进文化乡镇,全国历史文化名镇。盛世修志,志载春秋。史志是记载一个地方的百科全书。作为官桥镇志的编纂,汇集了上下七千年的文明史.记述了百年以来的创业史、发展史,系统的记载了官桥镇的自然地理、人文历史、政治经济、军事政法、文教卫生、风土民情,融地方性、时代性、科学性为一体。特别是把古薛文明单列一编,突出了地域释部了解宫桥人文历史的教科书、研究官桥镇情的资料库,她不仅是官桥镇悠久历史的缩影,更是官桥镇美好未来的明镜。

阅读

相关人物

郭西泉
相关人物
吕传清
相关人物
孙凤凯
相关人物
刘向法
相关人物
王家刚
相关人物
杨传林
相关人物

相关机构

官桥黄烟收购站
相关机构

相关地名

官桥镇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