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节 整形修剪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平邑金银花志》 图书
唯一号: 150920020220000603
颗粒名称: 第五节 整形修剪
分类号: S605
页数: 3
页码: 66-68
摘要: 金银花喜光性和自然更新能力强,一年多次分枝,新生分枝较多,花蕾着在新枝上,自然生长的金银花,由于植株生长过于茂密,通风透光不良,叶子容易发黄脱落,虫害也较严重,结花数量较少,结了花的枝条尽管能够继续生长,但不能再孕蕾结花,只有在已结花母枝上发出新的枝条,才能进行花芽分化形成花蕾。整形即通过修理枝条,使花墩有一个合理树型结构和良好的骨干枝,修剪是在整形基础上对各类枝条的生长发育进行调节,整形和修剪两项技术相互关联,花农习称剪枝。
关键词: 整形 修剪

内容

金银花喜光性和自然更新能力强,一年多次分枝,新生分枝较多,花蕾着在新枝上,自然生长的金银花,由于植株生长过于茂密,通风透光不良,叶子容易发黄脱落,虫害也较严重,结花数量较少,结了花的枝条尽管能够继续生长,但不能再孕蕾结花,只有在已结花母枝上发出新的枝条,才能进行花芽分化形成花蕾。整形即通过修理枝条,使花墩有一个合理树型结构和良好的骨干枝,修剪是在整形基础上对各类枝条的生长发育进行调节,整形和修剪两项技术相互关联,花农习称剪枝。
  整形修剪应坚持的原则:因枝修剪,随墩造型,做到“有形不死、无形不乱”;长远规划,全面安排;平衡墩势,通风透光。整形修剪的使骨干布局合理;通风透光,墩势健壮;更新墩势,延长寿命;合理密植,便于管理;减少病虫,提高产量和品质。通过合理修剪,有效地控制株型和枝条的生长发育,促进新枝的萌发、花芽的分化和花蕾
  的形成。同等条件下,修剪比不修剪,增产14%~44.9%。通过整形修剪,可实现金银花丰产、优质、延长寿命目标。
  枝条类型主干指地面至上部分枝处的一段。骨干枝指组成墩冠骨干架构的永久性枝,按枝龄又分为一、二、三级骨干枝。徒长枝指生长直立粗壮,节间长,芽子瘪,组织不充分的枝条,常由根茎部或骨干枝基部生出。结花母枝指上年春或夏生出的紫红色或褐色枝条,基径在0.5厘米以上,能抽生花枝的枝条。新梢是当年生出的枝条,一年可多次发生,春、夏梢比较粗壮,秋梢细弱。有效枝和无效枝当年生能抽生出花蕾或花枝的枝条,一般比较粗壮;不结花的叫无效枝,一般比较细弱。基芽是生于1~2年生枝条基部的定芽,5~6个芽围生一周,芽体健壮饱满,抽生枝条茁壮,是调整骨干枝的主要枝条。不定芽是在主干或骨干枝上萌发的芽子,易萌发,生出的枝条多为徒长枝。
  修剪方法主要有短截、疏枝、缩剪、摘心抹芽。短截是将一年生枝条剪去一段,分为轻短截和重短截两种。在枝条的4~5节处短截叫轻短截;在枝条的2~3节处短截为重短截。疏枝是把一个枝条从基部剪除。通常用于一些密挤枝条和细弱枝条,利于改善墩风光照条件。缩剪是对多生秧枝,剪去一部分或大部分的方法。摘心抹芽是在生长季节把新梢的顶心摘除叫摘心,对新梢摘心有促进二次枝生长和提前育蕾的作用。抹芽就是对某些部位长出后也没有用处的基芽或不定芽提前抹除,节省养分,利于墩内透光。
  墩型结构主要有自然圆头型和伞状型。自然圆头型,主干1个,高20厘米左右,一级骨干枝2~3个,二级骨干枝7~11个,三级骨干枝18~25个,结花母枝80~100个,自然均匀地分布在主干上。墩高1~1.2米,冠径0.8~1米。优点是空间利用率高,通风透光好,病虫害少,丰产性能好,适于密植。缺点是整形难,结花晚。伞状型,主干3个,高15~20厘米,一级骨干枝6~7个,二级骨干枝12~15个,三级骨干枝20~3。个,结花母枝80~120个。上下左右均匀排列,不拘一格。墩高0.8~1米,冠径1.2~1.4米,上小下大象一把伞。优点是成型早,收效快。缺点是花秧易着地,常有捂秧现象。对匍匐性较强的株型进行整形,株高可控制在40厘米以内,冠幅1.3米以内;直立性较强的株型,株高可控制在1.3米以内,冠幅1.3米以内。土肥肥沃,肥水条件好,墩势健旺,每墩可产干花0.25千克,密植园亩产可达110~150千克。
  休眠期修剪当气温降到零摄氏度以下,大约12月至第二年的2月下旬,金银花进入休眠期,所以称休眠期修剪。选留健壮的结花母枝,剪除老弱枝、病虫枝、交叉枝、下垂枝、过密枝、枯死枝。对徒长枝短截可培养新的骨干枝,如此不断去旧更新,可使花墩直立变小,保持旺盛的生命力,然后按以前的办法枝枝短截,留下的结花母枝总数掌握在山岭地每墩100~120个,肥沃地每墩120~150个。4年以下的花墩为幼年花墩, 修剪的主要任务有选留骨干枝和培育墩形,第一年选留健壮的枝条,在3~5个叶节处剪掉,留作一级骨干枝,每墩留6~8个,其余的剪掉。此后2年要先整形后修剪,可用拉枝开张角度,在一级骨干枝条上选留2、3级骨干枝,旺条轻截留3~5节,弱枝重截留2~3节,短截后的枝条称为结花母枝,3年以下的花墩留50~80个结花母枝,4年花墩可留100个左右。结花母枝分布要均匀,间距8~10
  厘米,5年以上的花墩墩型已经整好。20年以上的花墩逐渐衰老,修剪时除留足结花母枝外,主要是进行骨干枝更新复壮,多生新枝,使其墩龄老而枝龄小,方可保持产量。方法是疏截并用,抑前促后。修剪后,要进行清墩整穴,结合深翻有计划地进行断根,可促进根系的发育,提高根系的活力,增加产量,关键是每次断根的量不要超过总根量的1/4。把清墩的枯枝落叶掩埋,可有效消灭藏身的虫卵,防止病虫害的发生,又可当作沤肥改土。修剪完后进行清园,病虫枝要掩埋或焚烧,壮枝可用做育苗。
  绿期修剪头茬花后进行生长期修剪,又称绿期修剪。金银花的花蕾都生在新枝上,已结过花的枝条不再结花。对已开过花的枝条适当短截,促新枝萌发和新花蕾形成,有利于多茬花的形成,故绿剪以修枝短截为主。第一次绿剪在头茬花后的5月下旬,对超过60厘米的长枝、弱枝、缠绕枝条,留3~4个节间进行短截,对过密枝和徒长枝进行疏除,其余枝条轻剪或不剪。根据墩势和地力,每墩选留100~150个结花母枝,结合修剪, 要注意除去虫害枝,修剪后要及时清园。绿剪每年2~3次,可采3~4茬花。

知识出处

平邑金银花志

《平邑金银花志》

出版者:方志出版社

《平邑金银花志》共十八章,主要内容包括:概述、大事记、自然环境、植物及生物学特性、种质资源、栽植管理、采收加工贮藏、产业规模、市场商贸等。详细记述了平邑县金银花的发展过程、历史积淀、产业现状等内容,对于我们了解有关金银花的人文历史、风土人情,研究金银花的品质积累与道地特点,推广金银花生产先进经验和技术,深化金银花的综合利用与新产品开发,促进美丽乡村建设,助力脱贫攻坚工作,推动中医药事业发展,实现金银花产业社会效益、经济效益与生态效益的全面提高等均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