聊城县儒学

知识类型: 机构
查看原文
知识出处: 《聊城百科全书》
唯一号: 150831020220000119
机构名称: 聊城县儒学
文件路径: 1508/01/object/PDF/150810020220000001/001
起始页: 0142.pdf
地址: 东关外铁塔寺西侧

机构描述

聊城县儒学元、明、清时期聊城县地方政府所办官学。始建年代不详。原址在东关外铁塔寺西侧,明永乐年间迁于南门外,正统年间迁至东门外。明成化年间知府沈惠、知县毛深又迁于城内布政分司东,即县治东北(今聊城第四中学)。向时建有明伦堂及名宦祠、乡贤祠等,大成殿未建,因其已附于东昌府儒学。清康熙五十一年(1712)知府程鲲化增建殿庞等,使其规模完备。县儒学设学官教谕1人、训导1人、教习若干人,额定招收廩、增生员各20人,每2年1次从廩生中选拔生员送国子监学习。其教学内容、目的大致与州儒学相同。清末废除科举制度,县儒学遂告终。

知识出处

聊城百科全书

《聊城百科全书》

出版者: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

聊城百科全书正文由概述文章和条目组成。附录有分类目录、彩色插页目录、聊城大事 年表、参考书目、笔画索引等。 概述文章包括总概述和分编概述。总概述全面介绍聊城的整体情况和基本特色,分编概述只介绍某一方面或某一领域的主要情况和特点,供读者系统阅读和为查检 条目提供背景材料。 条目是全书的主体,按学科性质和内容分类为历史,地质地理,政治和法律,经济,城建和旅游,科学和教育,文化、卫生和体育,社会,当代人物等9个分编。分类目录 中加虚条分类联接,并标“[条目之间的相关内容以“参见”方式联系,互为补充。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