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承先

知识类型: 人物
查看原文
知识出处: 《聊城人物大辞典》
唯一号: 150830020220004064
人物姓名: 张承先
人物异名: 曾用名:张孝统
文件路径: 1508/01/object/PDF/150810020220000006/001
起始页: 0442.pdf
出生年: 1913年1月5日
籍贯: 山东省高青县

传略

自幼读书,青年时期积极参加抗日救亡活动。1936年3月参加共青团,5月加入中国共产党。考入清华大学后,任中共地下党支部书记。1937年抗日战争爆发后,中共鲁西北特委为争取团结国民党山东省第六区专员兼保安司令范筑先抗日,派张承先任范筑先的秘书,同时从事高唐、清平、夏津、平原、武城、恩县等地发展武装和恢复党组织的工作。1938年春代表地方党组织配合八路军津浦支队开辟高(唐)恩(县)夏(津)武(城)地区,在恩县旧城创办八路军干部学校,任校长。同年6月成立以临清为中心的中共鲁西北特委,任特委书记。1939年春鲁西区党委成立后任区党委委员、中共卫东地委书记,同年9月任区党委常委、宣传部长。1941年7月鲁西、冀鲁豫区党委合并为冀鲁豫区党委,任冀鲁豫区党委常委、宣传部长。精兵简政后任冀鲁豫边区工农青妇联合会主任。解放战争期间,任二地委书记,后任区党委政策研究室主任、宣传部长。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任中共平原省委宣传部长、华北局宣传部副部长、华北行政委员会文教委员会副主任、河北省委书记处书记。“文化大革命”开始时任北京大学工作组长兼北京大学党委书记,因抵制极“左”路线受到迫害。粉碎“四人帮”后,任中共河北省委常委、省革委会副主任,国家科委副主任、党组成员,教育部副部长、党组副书记、书记。1988年后任第六、第七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教育科学文化卫生委员会副主任,第二、第三届中国教育学会会长,中国中小学幼儿教师奖励基金会副理事长,青岛大学、烟台大学名誉校长。张承先从事党的教育工作多年,为我国教育的发展和改革做岀了贡献。重要著作有《历史转折与教育改革》等。

知识出处

聊城人物大辞典

《聊城人物大辞典》

出版者:山东人民出版社

聊城是我国文明发祥较早的地区之一,悠悠数千载,在这方热土上发生过许多可歌可泣的事件,也出现过众多的英雄豪杰、志士仁人,其中既有治国安邦的贤臣良相,又有抗敌御侮的民族英雄;既有经纶满腹的饱学之士,又有名扬天下的墨客文人;既有为国捐躯的革命烈、士,又有勤政爱民的领导干部,这些人或出生在聊城,或在聊城工作、生活、战斗过,他们为聊城做出了重要贡献,留下了宝贵的精神财富。把这些人物及其勋绩集中起来,传扬开去,不但有总结过去、追远昭往的意义,更可以增知、存史、资治、备检,以人为鉴,温故知新,激发人们热爱家乡的热情,起到利当代、惠后人的作用,而于对外宣传聊城、由名人而让人们进一步深入地了解聊城,亦有其重要意义。

阅读

相关专题

副理事长
职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