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肃

知识类型: 人物
查看原文
知识出处: 《聊城人物大辞典》
唯一号: 150830020220004024
人物姓名: 李肃
文件路径: 1508/01/object/PDF/150810020220000006/001
起始页: 0432.pdf
出生年: 1911年
籍贯: 临清县(今市)大辛庄乡

传略

自幼读书,1928年秋在开封考入西北军第二集团军开封军官学校,同年底加入中国共产党。1930年底冯(玉祥)、阎(锡山)联合反蒋大战失败后,所在部队被改编为国民党第二十六路军军官教导团。其间,因受到反动队长的诬蔑而离队出走,遂与中共党员王超等赴上海找党中央接关系。在上海参加了中央军委举办的兵运训练班,结业后,根据中共党组织的指示返回二十六路军,任该军七十四旅二团一营文书,并参加筹建党组织和从事瓦解敌军工作。嗣后,随二十六路军调防江西。1931年12月14日参加了江西宁都起义,所在部队改编为中国工农红军第五军团,历任红十四军政治部宣传部长、团政委、红五军团随营学校政委,参加了长征。1935年春,红一、四方面军会合后,调中央宣传部工作。1937年参加宁都起义的团以上领导干部在延安凤凰岭受到了毛泽东主席的接见并合影留念。1942年参加延安整风学习,曾遭受错误审查。后任八路军电影制片厂党委书记、政委。1945年当选为中共“七大”代表。解放战争后期至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先后任解放军天津后勤学院政委、天津化工学院党委书记等职。后因精神失常离职休养, 病逝于天津。

知识出处

聊城人物大辞典

《聊城人物大辞典》

出版者:山东人民出版社

聊城是我国文明发祥较早的地区之一,悠悠数千载,在这方热土上发生过许多可歌可泣的事件,也出现过众多的英雄豪杰、志士仁人,其中既有治国安邦的贤臣良相,又有抗敌御侮的民族英雄;既有经纶满腹的饱学之士,又有名扬天下的墨客文人;既有为国捐躯的革命烈、士,又有勤政爱民的领导干部,这些人或出生在聊城,或在聊城工作、生活、战斗过,他们为聊城做出了重要贡献,留下了宝贵的精神财富。把这些人物及其勋绩集中起来,传扬开去,不但有总结过去、追远昭往的意义,更可以增知、存史、资治、备检,以人为鉴,温故知新,激发人们热爱家乡的热情,起到利当代、惠后人的作用,而于对外宣传聊城、由名人而让人们进一步深入地了解聊城,亦有其重要意义。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