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主要工作与成绩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2002中共济宁年鉴》 图书
唯一号: 150320020210001183
颗粒名称: 二、主要工作与成绩
分类号: D564
页数: 2
摘要: 面对石墙镇的实际,新一届镇党委领导班子深入到村户、部门企业,听民情、察民意,听取广大群众的呼声,在广泛调查研究、集思广益的基础上,镇党委确定了以山区抓核桃、平原抓桑蚕,积极改制实现资产重组,招商引资大兴民营经济,发挥优势, 加快小城镇开发,繁荣集贸市场的发展思路。2001 年,邹城市委、市政府在石墙镇成立了邹城市核桃研究所,建设了 160亩核桃“精品园”,配备专业人才,专门从事核桃生产研究。以创建“文明路街”为重点,积极开展精神文明创建活动,全镇有10个村、7个部门被邹城市委、市政府命名为“文明村庄”、“文明单位”。科技、 文化、卫生等各项事业也取得了新的发展。
关键词: 党委工作 工作成绩

内容

面对石墙镇的实际,新一届镇党委领导班子深入到村户、部门企业,听民情、察民意,听取广大群众的呼声,在广泛调查研究、集思广益的基础上,镇党委确定了以山区抓核桃、平原抓桑蚕,积极改制实现资产重组,招商引资大兴民营经济,发挥优势, 加快小城镇开发,繁荣集贸市场的发展思路。
  (一)以核桃、桑蚕为重点,大力调整农业结构继续巩固发展了“双万亩名优核桃示范园”。2001 年,邹城市委、市政府在石墙镇成立了邹城市核桃研究所,建设了 160亩核桃“精品园”,配备专业人才,专门从事核桃生产研究。核桃园被列入“十五” 期间国家级研究课题——“核桃产业化综合开发” 项目。通过制定优惠政策、落实保证措施,积极稳妥地发展桑园1500亩。在养殖大户的带动下,全镇养殖业向规模化、区域化、优质化方向发展,建成了蚕鸡养殖专业村6个、牛羊养殖专业村5个、养猪专业村4个。去年,全镇林业总收入、畜牧总收入分别达到1021万元、5228万元。以面坊特色蔬菜基地及南刘、岳庄早熟西瓜基地为中心,全镇新增蔬菜种植面积1500亩,总面积达到5000亩。
  (二) 以企业改制和招商引资为动力,加快民营经济发展步伐坚持政策上放宽、经济上放活、服务上提高的原则,放手大力发展民营经济。去年新增业户130多家,全镇民营业户达到786家,民营企业发展到12家。其中,民营企业大季铸造厂发展成为拥有固定资产200万元、职工60人、年生产各类铸件1000多个品种、创产值400多万元、利税 40多万元的铸造企业,跻身于邹城市十强民营企业行列,多次被济宁市、邹城市授予“先进私营企业”荣誉称号。对水泥厂、球墨铸造厂、华兴精密铸造厂等三家严重资不抵债的乡镇企业实施了破产改制,保温材料厂等五家企业正在实施企业破产或重组。通过企业改革,全镇甩掉债务包袱5000余万元,镇水泥厂破产后公开拍卖,现已成为年产水泥10万吨、上交税收近百万元的民营企业。现在又有6家乡镇企业正在进入破产程序。在招商引资上,发挥资源优势,先后引进了国家科研课题“核桃园项目”、硅熔胶生产线、樊白山红土开发项目、 石化加油城四项外资,预计总投资900多万元。
  (三) 以小城镇建设为重点,全面加强镇村基础设施建设对镇驻地和中心片济枣公路沿线,进行了集中拆迁建设,实行了连片开发。2001年,全镇新建商业楼3500平方米,“一纵两横”的小城镇建设初具规模。另外,积极争取市供电局投资近400 万元,从面坊变电站至洪山口的4000伏高压电路进行全部改造,改变了全镇的电力供应现状。农业生产条件明显改善,全年共维修道路66公里,修建各项水利工程50项,打机井44眼、深井5眼,建设塘坝5座,修渠5470米,扩大水浇面积7800亩。张楼村在搞好农田水利、村庄道路建设的基础上,搞起了商品楼、小康楼开发,村庄面貌焕然一新。目前,全镇76个村吃上了自来水,46个村通了水泥路或柏油路,48个村完成了农电网改造,12个村架上了路灯,4个村通了有线电视,村镇面貌发生了巨大变化,人民生活水平有了较大提高。
  (四) 积极发展社会事业,大力加强精神文明建设坚持毫不放松地抓好计划生育工作,计生率为 96%,晚婚率为99.4%。深入开展了“打黑除恶”、 “缉枪治爆”等专项斗争,破获一批刑事治安案件, 认真做好信访工作,为经济发展创造了稳定的社会环境。以创建“文明路街”为重点,积极开展精神文明创建活动,全镇有10个村、7个部门被邹城市委、市政府命名为“文明村庄”、“文明单位”。科技、 文化、卫生等各项事业也取得了新的发展。

知识出处

2002中共济宁年鉴

《2002中共济宁年鉴》

主要反应济宁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情况,认识和研究济宁市情、交流社会信息,指定政策、指导工作等重要资料情况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