沂水绺子土烟,即将凉晒的烟叶经晨露潮湿,乘其松软连续用手握绺成细棒状而得名。清道光七年《沂水县志》记载“西南惟烟”,即指绺子土烟,可见其种植历史悠久。
夏末秋初是制作绺子烟的季节。先将烟叶放架上。经过日晒夜露,烟叶由黄变红时,便趁露下架,握绺成扎,三扎合一,制成“三合扎”,再堆积发酵即成。
检验绺子烟的质量,当地群众主要用观色、手搓、品尝三种办法。观色,看烟叶是否棕中透红,红申呈褐,富有油润和光泽,看烟叶有无“俊毛”(叶片表面一层白色粉状物),色好又有“俊毛”者为佳品;手搓,以叶片柔软,揉搓时叶片不碎而象龙井茶状者为上品品尝,以气味醇香、劲头大、持火力强者为上品(近几年则用化验烟叶内所含化学成份的含量来判断质量的优劣)。
浙水绺子的主要产地在西部的王庄、高庄、夏蔚、泉庄、姚店子、院东头等乡镇,以王庄乡马兰村种植的为最佳。绺子烟适于在土壤含氯量不大于30PPm、含碱量不大于0.06%、土壤PH值在5.5—7之间、并含钙钾成分优较多的淋溶褐土和棕壤土中生长。肥料以豆饼为最好。
沂水绺子为沂水县的大宗土产品。当地群众走亲访友多以礼品馈赠,每年冬春,有不少外商上市购买。每年均有上百万斤销往北京、上海、东北和沿海一带,尤其海上渔民最为喜爱。因海洋空气潮,湿,其它烟受潮后不易燃吸,而唯独沂水绺子仍能燃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