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邑金银花

知识类型: 专题
查看原文
知识出处: 《平邑文史资料第一辑》
唯一号: 150034020220001473
专题名称: 平邑金银花
其他名称: 又名:金花、银花、双花、二花、忍冬花;俗称:花子
文件路径: 1500/01/object/PDF/150010020220000361/001
起始页: 0047.pdf
专题类型: 药物

专题描述

平邑金银花又名金花、银花、双花、二花、忍冬花,俗称“花子’,属忍冬科植物,为国务院确定的名贵中药材之一。《本草纲目》云其能治“一切风湿气及诸肿毒、痈疽、疥癣、杨梅诸恶疮”,是中医最常用的清热解毒药。 被誉为全国“金银花之乡”的平邑县,野生金银花起于哪个朝代,无文字记载,引为人工培植已有二百多年的历史。据《费县志》记载:“花为黄白,故名金银花,从前间有之,不过采以代茶。至嘉庆初,商旅贩往他处,辄获厚利,不数年山角水湄栽植几遍。”解放前,全县年产量仅二十万斤。解放后,在党和政府的领导下有了较大发展,一九六六年产量达四十万斤。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随着农村经济体制的改革,加上科学技术管理,一九八四年创最好水平,突破二百五十万斤。目前种植较普遍,全县一千零几十个村庄,栽植金银花的近八百个。山岭梯田的堰梗栽植几遍。 据山东中医药研究所化验,平邑金银花挥发油的含量为1.8%。,异地产同类产品的含量仅为0.2—0.4‰;郑师章同志在《若干金银花中绿原酸含量的比较研究》一文中指出:山东种群的金银花绿原酸含量达5.87%,为全国之冠,是四川天全种群含量的近五十倍;《山东特产风味指南》一书中指出,平邑金银花所含“皂甙”为外地金银花所没有;平邑金银花不仅花蕾肥大、色泽纯正,味道清香等特点,而且在有效成份的含量上,也有独特之处。 金银花被广泛用于中医临床,除生药外,在中成药中,如银翘解毒丸、感冒冲剂、穿心莲针剂等,都是用银花为主药配制而成。金银花是治疗暗疮(青春豆、痤疮)及消毒饮的主要成份之一,前人称金银花、野菊花、青天葵、蒲公英为清肝肺之火的“四圣”。随着人们食物构成的改变和生活水平的提高,金银花的用途越来越广,开始由药用向食品、饮料和日用化工方面发展。金银花冲以代茶,闻之气味芬芳,饮之心清肺爽,且能防署降温,是配制清凉饮料的佳品;“金银花晶”、“金银花露”、“忍冬花牙膏”等日用品相继问世;平邑县食品厂以金银花茎叶为主要原料生产的“忍冬酒”“金银花茶”受到用户的一致好评;金银花是传统的出口商品,在国外享有盛誉。尤其是在东南亚国家把金银花视为珍品,争相购买.金银花每年的出口都为国家换取了大量外汇。

知识出处

平邑文史资料第一辑

《平邑文史资料第一辑》

《平邑文史资料》的选辑过程中,我们坚持高举爱国主义旗帜的指导方针和实事求是的原则,坚持史料的“三亲”(亲历、亲见、亲闻)特点,坚持把好“三关”(政治关、史料关、文字关),广泛征集,重在“抢救”,慎重编选。同时,也得到领导和各界朋友们的关怀和支持。今后,仍然热诚希望曾在我县工作、战斗过的老领导、老同志和各界朋友,将自己所见所闻所经历的重大事件和各个历史阶段有影响的历史人物撰写成稿寄来,我们将陆续选辑出版,使之广传于世,使这些资料更好地为我县两个文明建设服务,为振兴平邑更好地发挥作用。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