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图书馆
山东省图书馆
机构用户
山东省图书馆(机构用户)
登录
注销
首页
知识图谱
颗粒列表
全部
基础数据
精细化标引
析出资源
图表颗粒
知识抽取
人物
New
机构
事件
地理名称
专题
作品
实物
知识片段
资源阅读
近现代图书
其他
资源统计
加工标准
相关文档
首页
知识信息
送殡
知识类型:
专题
查看原文
知识出处:
《郯城文史资料第十辑》
唯一号:
150034020220001261
专题名称:
送殡
文件路径:
1500/01/object/PDF/150010020220000332/001
起始页:
0101.pdf
专题类型:
民俗
专题描述
送殡:先请人看日子,而后通知亲友(习称跑信)。一般都是半天客半天殡,俗说“连客埋”。稍微殷实一些的人家一天客,一天殡。支客头天来喇叭的叫“连起三”。个别富有的出出进进一星期的也有。最隆重的在家停灵“七七”49天,执事人天天开桌,这样的大殡更属罕见。送殡这天,丧主家里,灵堂门挂上帘子,门前用帘搭上灵棚,有的在两边贴上白色或蓝色的丧联,靠近门摆上八仙桌,这叫祭桌,上放香炉、烛台、还有5碟5碗祭品,不外乎炸鱼、丸子、馒头、点心等。晚饭后,孝子用捧盘捧着火纸折叠的牌位,上写“三代宗亲之灵位",牌子上披有黑布,由执事人带领到村头的岔路口,烧纸磕头后回家,将牌位放在祭桌上,这就是“请灵",请三代宗亲回家享用香火。接着举行“家奠祭桌上香炉里燃上香,烛台点上蜡烛,灵棚两边挂上马灯,祭桌前放一方席,靠近祭桌放一装有麦穰的口袋,祭桌后立一五色纸扎的库,灵棚放有彩色纸扎的“社火”。死男的扎金银山、轿、马、老少奴等,死女的扎牛、轿、金银山等。家奠开始,喇叭声声,伴着呜咽的哀嚎,气氛凄然。先是孝子们磕头,边哭边行九叩礼。接着侄辈、孙辈,再就是女的,儿媳、女儿依序顺延。最后是“装库”,儿女们边哭边用筷子将用金箔纸折叠好的“元宝”叼起放入库中。这项活动费时较多。最后是喇叭表演了。先是经常吹的“百鸟朝凤”,之后是民歌小调,还有卡戏等。这个时候人们开始嬉戏起来,宿客姑爷是主要对象,要他拿钱,赏赐吹鼓手,点节目,戏谑到顶点时,晚辈到姑爷身上翻。另外,凡是出嫁的女儿也都要拿钱,往往要闹到鸡叫。
知识出处
《郯城文史资料第十辑》
本书分为人物春秋、历史见证、自然灾害、封建习俗、反动帮会、举人进士知县录、历史足音、轶事趣闻、古刹寺庙、土产探源栏目。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