倒头

知识类型: 专题
查看原文
知识出处: 《郯城文史资料第十辑》
唯一号: 150034020220001256
专题名称: 倒头
文件路径: 1500/01/object/PDF/150010020220000332/001
起始页: 0098.pdf
专题类型: 民俗

专题描述

倒头:人一咽气,俗谓“倒头”。子女举家痛哭致哀。正常情况,家人多有准备,送老衣帽鞋袜(所谓寿衣)早已做好,垂危时为其穿戴整齐,床调在正堂屋,头南脚北仰面正卧,这个床叫“灵床儿子剃头(“五七”期内不准理发),女儿散发,左邻右舍闻声赶来,慰问、探视、幇助料理丧事。男女寿衣有别。男的是长棉袍、棉裤、梯鞋、单袜,均为蓝色。女的是棉袄、棉裤、外罩对襟的敞衣,也是蓝色。不管男女均不用纽扣,只钉布带子。殷实一些的人家,男的上身罩一马褂,女的下身着裙。袄内可以加衣服,如夹袄等,不能穿褂子,因“褂子”同“挂子”同音,不吉利。按死者年龄数烙岀打狗饼子,然后一岁一个用线穿成一串,按男左女右挂在手脖上。迷信的说法:人死了,他的灵魂要过恶狗山,如果没有打狗饼子,会被恶狗撕咬。灵床头放一碗半生的小米饭,上插一双筷子,叫“倒头饭”。饭的一边放一盏灯,叫“指路灯死者用草纸蒙上脸,孝子跪卧灵床两边,外边有人来,孝子边哭边在“牢盆”里烧纸。至亲接信后立即哭着前来,叫“奔丧”。

知识出处

郯城文史资料第十辑

《郯城文史资料第十辑》

本书分为人物春秋、历史见证、自然灾害、封建习俗、反动帮会、举人进士知县录、历史足音、轶事趣闻、古刹寺庙、土产探源栏目。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