谷子

知识类型: 专题
查看原文
知识出处: 《莒南县文史资料》
唯一号: 150034020220001210
专题名称: 谷子
文件路径: 1500/01/object/PDF/150010020220000327/001
起始页: 0126.pdf
专题类型: 粮食

专题描述

谷子。谷子栽培历史极为悠久。建国前,常年种植面积20万亩以上,且多为春谷,分布全县各地,以丘陵区为多。主要品种有老来青、刀把齐、牛毛黄等,平均亩产50公斤左右。建国后,因其品种老化产量较低,播种面积逐渐下降。五十年代播种面积10万亩,亩产60公斤;六七十年代播种面积减少到3万亩至5万亩。八十年代,年播种面积1.5万亩,单产200公斤左右。1984年至1986年,承担临沂地区科委科研项目,通过引进鲁谷4号、鲁谷5号、鲁谷7号等品种,采用麦后足境早播、配方施肥及早间苗、合理密植、搞好牛耕、防治病虫等技术,产量大幅度提高,2.5万亩夏谷平均单产286.82公斤,较常规种植增产63.9%。之后,又引进鲁谷8号、8062—8、鲁谷10号,应用于生产。1993年,刘家庄乡刘家庄村种植鲁谷10号2.7亩夏谷,平均亩产604.4公斤,创全国夏谷历史最高纪录。是年,全县播种面积2万亩,平均亩产263公斤。

知识出处

莒南县文史资料

《莒南县文史资料》

莒南县文史资料第四辑记录了莒南县建国五十年来,莒南人民在各级党委、政府的领导下,以农业为基础,狠抓农田水利基本建设,英勇奋斗,重整河山,涌现出厉家寨、高家柳沟、王家坊前3个毛泽东主席亲笔批示表彰的先进单位。莒南县农田水利基本建设的事迹先后在北京农展馆和广交会上展出,成为山东省第一个“全国农业学大寨先进县。”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