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米

知识类型: 专题
查看原文
知识出处: 《莒南县文史资料》
唯一号: 150034020220001207
专题名称: 玉米
文件路径: 1500/01/object/PDF/150010020220000327/001
起始页: 0122.pdf
专题类型: 粮食

专题描述

玉米。明末清初引种境内。新中国建立前,种植面积较少,多在菜园、地边零星种植,品种也只限于小粒红、大粒红,亩产50公斤左右。 从五十年代初,引种金皇后、安东大马牙等新品种。1951年全县播种面积210亩,平均亩产145公斤。1953年播种面积增加到11768亩,平均亩产208公斤。1956年播种面积猛增到17.3万亩,平均亩产108.6公斤。后面积逐渐减少,进入六十年代以后年播种面积万亩左右,品种有双跃3号、双跃150等,单产150公斤。七十年代,年播种5万亩左右,亩产提高到300公斤以上,品种有烟单6号等.八十年代,年播种面积稳定在8万亩至10万亩,亩产400公斤以上,品种有鲁玉9号、鲁玉2号、丹玉13号、烟单14、掖单2号、掖单13号等。玉米种植面积在八十年代前以西部平原居多,近年逐渐向东部丘陵地区迅速扩展,1998年全县玉米种植面积19.7万亩,单产406公斤。

知识出处

莒南县文史资料

《莒南县文史资料》

莒南县文史资料第四辑记录了莒南县建国五十年来,莒南人民在各级党委、政府的领导下,以农业为基础,狠抓农田水利基本建设,英勇奋斗,重整河山,涌现出厉家寨、高家柳沟、王家坊前3个毛泽东主席亲笔批示表彰的先进单位。莒南县农田水利基本建设的事迹先后在北京农展馆和广交会上展出,成为山东省第一个“全国农业学大寨先进县。”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