姑娘腔

知识类型: 专题
查看原文
知识出处: 《临沂文化集粹第三册》
唯一号: 150034020220001112
专题名称: 姑娘腔
文件路径: 1500/01/object/PDF/150010020220000321/001
起始页: 0183.pdf
专题类型: 艺术

专题描述

旧社会,郯城十年九荒,天灾人祸交替发生,广大劳苦群众,处于水深火热之中,人们为了生存,在走投无路、乞借无门的困境下,只好携儿带女,乞食四方,呼婶子喊大娘,挨门讨饭,得以活命。有的人用民歌小调“唱门子”,代替呼叫的讨饭方法,施主愿意施舍,比原来的方法既省力又收入多。开始多是姑娘、媳妇唱门子,有的清唱民间小调,有的手执金钱板,打着节拍唱。“姑娘腔''就是在这样的历史背景下产生的。这种“唱门子”方法愈来愈多,以至郯城的“姑娘腔”能与凤阳花鼓视为同等的艺术群体,而且是一个很大的艺术群体。这是郯城贫苦人民的一种集体创造。

知识出处

临沂文化集粹第三册

《临沂文化集粹第三册》

出版者:山东人民出版社

《临沂文化集粹第三册》由山东人民出版社出版。本书涵盖文化教育、工商经济及风物特产三大板块。 临沂有3000多年的建城史。春秋时建启阳城,秦时属琅琊郡,汉代设临沂县,清设沂州府。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时期沂蒙是重要的革命根据地。这里成立全国第一个省级人民政权山东省人民政府,铸就出民族精神沂蒙精神。临沂文化的精髓沂蒙精神,是临沂人民在长期的革命和建设实践中形成的先进群体意识,已成为中华民族优秀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临沂人民乃至全国人民宝贵的精神财富。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