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图书馆
山东省图书馆
机构用户
山东省图书馆(机构用户)
登录
注销
首页
知识图谱
颗粒列表
全部
基础数据
精细化标引
析出资源
图表颗粒
知识抽取
人物
New
机构
事件
地理名称
专题
作品
实物
知识片段
资源阅读
近现代图书
其他
资源统计
加工标准
相关文档
首页
知识信息
泼汤
知识类型:
专题
查看原文
知识出处:
《临沂文史集粹 第二册》
唯一号:
150034020220001008
专题名称:
泼汤
文件路径:
1500/01/object/PDF/150010020220000320/001
起始页:
0040.pdf
专题类型:
民俗
专题描述
泼汤:执事的打着灯笼,抬着汤罐,挎着大纸莞子在前,后边跟着孝子、侄男伯女,长子在前,次子在后,接着三子,大侄、二侄、长孙、次孙……儿媳、闺女、侄媳、孙媳,依顺序排列,前往土地庙烧纸,绕庙一周,哭着回来。沿途遇着路口,执事的便烧纸,泼汤的人要跪倒磕头。一天早、午、晚泼3次。第一次叫“倒头汤”。男的光着头,女的散着发。从第二次汤起,男的戴孝帽,女的顶褡头,孝子拉着“哀杖棍”,大儿媳妇打着“领魂旗”。哀杖棍是执事人砍的柳木棍,长短像手杖;领魂旗是用一根高粱秸,长度同死者身长,前头劈开,夹着对折的一张草纸、白布条和蔴匹。孝帽:孝子的是1尺2寸见方白布,折叠起来,沿边缝有蔴辫,内衬一见方白布,聋拉下来,正好遮住眼,耳边坠有棉球,父母双亡的钉2个,死去1人的钉1个。侄辈的1尺见方,孙辈8寸。褡头:儿媳、女儿的同棺长,侄媳、侄女5尺,孙女辈3尺。女的还有扎腿布,宽窄长短也按辈来。幔鞋:父母死去1人,孝子鞋不幔严,留脚后,侄辈幔鞋头,孙辈幔脚腰。父母均故,儿女幔整鞋,侄孙辈不变。腰里系一苘绳,拖在地上,叫“孝绦”。父母均故,拖在地上的是两根,只有1人去世,拖在地上的只1根。这些叫“戴孝”。 条件好的人家,男的穿孝袍,女的穿孝褂裙子。
知识出处
《临沂文史集粹 第二册》
《临沂文史集粹第二册》收入临沂历史沿革、临沂古地名考略、费城、郯城旧时婚丧习俗、沂南乡风民俗漫话、幅军军师刘淑愈事略、僧格林沁与临沂僧王庙等文章。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