拉胡腔

知识类型: 专题
查看原文
知识出处: 《沂水县文史资料第十辑》
唯一号: 150034020220000944
专题名称: 拉胡腔
文件路径: 1500/01/object/PDF/150010020220000318/001
起始页: 0187.pdf
专题类型: 艺术

专题描述

拉胡腔又叫“肘鼓子”,是用当地土语演出的民间戏曲。剧目有《三劝》、《钥匙记》、《东京》、《西京》、《站花墙》等。演出不用搭戏台,在广场按张桌子放乐器、道具,前边摆一条长凳,凳前为前台,凳后为后台。演员除旦角化妆外,其余角色均不化妆,穿戴随身的衣服鞋帽,戴上胡子就演老生,摘了胡子就演小生,穿上老妈妈褂子、戴上青蒙头布就是老旦。除司鼓不更换外,其余不管什么角色,在后台拿起乐器就伴奏,轮到出合就演出,将乐器交于别人就出场,所以演员都得会乐器。故这样的戏班演员不用很多,有七八个人即可出演。这种戏,唱腔简单,伴奏乐器以月琴二胡为主,其他乐器也可以。

知识出处

沂水县文史资料第十辑

《沂水县文史资料第十辑》

沂水县文史资料第十辑记述山东省沂水县建国前后文化事业发展状况的专辑。内容涵盖文学创作、书画摄影艺术、戏剧音乐、图书文博、电影及考古等方面,共选登文稿39篇。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