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丘杏子

知识类型: 专题
查看原文
知识出处: 《安丘文史资料》
唯一号: 150034020220000820
专题名称: 安丘杏子
文件路径: 1500/01/object/PDF/150010020220000128/001
起始页: 0248.pdf
专题类型: 水果
产地: 安丘县

专题描述

安丘杏子,是产在安丘西南五十里的“杏山”。此山是沂蒙山系,地属丘陵,土壤松软,适合栽杏。 乡人有句俗话:“三月里‘寒食’不见花,二月里‘寒食’老了花”。意思是说,如果去年闰月,今年“寒食”以前,杏花就怒放了。此时满山遍野,方圆十余里,白茫茫的,尽是杏花。想要赏花的人,就要把握这个时令。 杏分“榛杏”、“苦杏”两种,差别是在核子的甘苦。榛杏核子可以生吃,味甘如榛,因而得名。苦杏的“杏仁”是味中药,如用温水浸泡去除苦味后,和花生米、萝卜丁、豆豉混合,做成小菜,是冬天下酒、吃稀饭的佳肴。 安丘杏子虽驰名山东,但以杏山所产的,才算上乘。 杏山的杏,不论是榛杏还是苦杏,有一共同的特点,就是肉多核小,骨(核)肉相离。多在农历的“芒种”前后成熟,因之俗称“麦黄杏”。当其即将成熟的时候,就散发出一股清香,随风飘荡,令人神驰。熟透的杏子,只要用手一掰,就成两半,杏核自然脱落,不像他地所产的,核肉相连(家乡叫絮核),要用牙啃。吃在嘴里,既不像蜜那样的腻,也不像醋那般的酸,那是甜中带酸,香中带甘的感觉。

知识出处

安丘文史资料

《安丘文史资料》

出版者:政协安丘县委员会

本书为山东省安丘市的史料,包括“华丰机器厂创始人腾虎忱”、“周贵德和他的《青州纪游》”、“公治长通鸟语的故事”、“盖公山名的由来”、“耿直廉洁的冯尔昌”等五十余篇资料。

阅读

相关地名

安丘县
产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