密邑

知识类型: 地理名称
查看原文
知识出处: 《沂水县文史资料 第三辑》
地理名称: 密邑
唯一号: 150033020220000658
文件路径: 1500/01/object/PDF/150010020220000364/001
起始页: 0169.pdf
地名类型: 居住区
层级分类: 村庄
起始年代: 春秋时期
经纬度: 东经118度19分,北纬35度37分

参考方位

今山东沂水县城西南四十里时密山西南一带

介绍

密邑是春秋时期鲁国远及二、三百里建在东鄙的一个边邑。今在山东沂水县城西南四十里时密山西南一带。《左传•闵公二年》“莒人归共仲及密”,即指此地。 《中国历史地图集》标注:东经118度19分,北纬35度37分。其方位就在今沂水县城西南约四十里处时密山西南麓一带。时密山地理座标为东经118度27分,北纬35度42分。《水经注》沂水条:“时密水,水出时密山。春秋莒地。左传莒人归共仲于鲁及密而死是也。”今群众称为“牧马城”,遗址就在今时密山西南麓,与地图集标注的“密邑”,水经注记载的“密地”三者方位基本相同。这样可以推测,“牧马城遗址”有可能就是“密邑遗址”;春秋墓群可能就是密邑官民的墓地。今看时密山西南麓一带地理面貌,在春秋墓地以北以东,牧马城遗址以南,地势平坦。北靠海拔396.3米高的时密山作为自然屛障;面向时密水可以据守自如;东连沃野千顷濒沂水与莒相望;西去谷壑连绵直达鲁国都由阜。“密邑”之名,即以“密山密水”而得。其面积南北约800米,东西1000米。按《左传》隐公元年《正义》云:“天子之城方九至,诸侯礼当降杀。则知公七里,伯侯五里。子男三里”。作为春秋鲁莒接壤间的城邑。建在此地其范围还是可观的。

知识出处

沂水县文史资料 第三辑

《沂水县文史资料 第三辑》

《沂水县文史资料第三辑》收录了略述抗日战争中沂水县的统战工作、巧破连环套、南墙峪反“扫荡”纪实、智布罗网——忆徐向前指挥的孙祖战斗、回忆葛庄战斗片断、葛庄战斗亲历记、热血洒尽英名永存——忆抗日英雄曹世范、国民党五十一军某部参加对崮顶战斗的追述、水桑麻话、郑佐衡先生与同兴丝厂等三十篇文章。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