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图书馆
山东省图书馆
机构用户
山东省图书馆(机构用户)
登录
注销
首页
知识图谱
颗粒列表
全部
基础数据
精细化标引
析出资源
图表颗粒
知识抽取
人物
New
机构
事件
地理名称
专题
作品
实物
知识片段
资源阅读
近现代图书
其他
资源统计
加工标准
相关文档
首页
知识信息
徐州
知识类型:
地理名称
查看原文
知识出处:
《临沂文史集粹 第二册》
地理名称:
徐州
唯一号:
150033020220000415
文件路径:
1500/01/object/PDF/150010020220000320/001
起始页:
0014.pdf
地名类型:
行政区
层级分类:
州
起始年代:
先秦时期
结束年代:
1912年
隶属:
山东省
介绍
九州之一。《尔雅·释地》载:“殷分天下为九州,济东曰徐州。”据此可知,先秦时期所称徐州,大体指济水以东,黄海西岸广大地域。济水,古代“四渎”之一。《周礼·职方》、《汉书·地理志》、《说文》作“泲”,其它典藉均作“济”。它包括黄河以南、以北两段。《书·禹贡》:“导沈水,东流为济,入于河”,这是河北部分;“溢为荥;东出于陶丘北,又东至于菏,又东北会于汶,又东北入于海”,这是河南部分。历代以来,济水河道屡有变迁。单就河南段而言,自唐至宋,曾先后在今开封市导汴水或金水河入南济故道以通漕运,称为湛渠或“五丈河”,其后覆埋。金代以后,自汶口至泺口一段成为以汶水为源的大清河,自泳口以下成为以泺水为源的小清河。此后,黄河以南,即不再有济水。 又据《书·禹贡》载:“海、岱及淮惟徐州''。岱指泰山,淮为淮河,海乃黄海。意即黄海西岸,泰山、淮河之间的广大地域为徐州。 汉、唐以来,徐州屡为行政区划名称。汉武帝置全国为十三刺史部,徐州为其一。辖境相当于今苏北和鲁南地区。东汉时,治所设于郯(今山东郯城县)。三国魏时,移治彭城(今江苏徐州市)。东晋初,因失淮北地,治所南迁。后复得淮北,乃分淮北为北徐州,治所在彭城;淮南仍为徐州,治所在京口(今江苏镇江市)。南朝·宋永初二年(421)又改淮南徐州为南徐州,淮北徐州为徐州。东晋、北朝以后,辖境缩小,十六国时期,治所频迁:后燕置徐州,治所在黄巾固(今山东章丘),后移治郵城。南燕时移治莒(今山东莒县),辖境在鲁东南地区。元代至正年间,置徐州路,不久,降格为武安州。明洪武初,复置徐州。清雍正时,升府, 并置铜山县为治所。1912年废。
知识出处
《临沂文史集粹 第二册》
《临沂文史集粹第二册》收入临沂历史沿革、临沂古地名考略、费城、郯城旧时婚丧习俗、沂南乡风民俗漫话、幅军军师刘淑愈事略、僧格林沁与临沂僧王庙等文章。
阅读
相关地名
山东省
隶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