幸福柳广场

知识类型: 地理名称
查看原文
知识出处: 《历城文史资料》
地理名称: 幸福柳广场
唯一号: 150033020220000128
文件路径: 1500/01/object/PDF/150010020220000084/001
起始页: 0226.pdf
地名类型: 经济文化区
层级分类: 文化教育
起始年代: 2000年9月21日
隶属: 济南市

参考方位

王舍人镇西部的大辛村,南依全市景观大道,东南望鲍山、大王二山,西北同卧牛山、华山相呼应,南临大辛殷商文化遗址,北有小清河绵延而过。

介绍

幸福柳广场作为省会济南的第二大广场,位于王舍人镇西部的大辛村,南依全市景观大道,东南望鲍山、大王二山,西北同卧牛山、华山相呼应,南临大辛殷商文化遗址,北有小清河绵延而过,独具广场魅力。 金秋有情念伟人,心笃人和筑辉煌。 广场于2000年9月21日正式开工奠基,工程总投资1200余万元,2001年9月建成开放;广场建设筹备过程中,大辛村父老舍小家、顾大家,主动拆除地上建筑4000多平方米,无偿提供土地120亩,并纷纷捐款捐物,增砖添瓦。全镇广大干部群众及驻镇厂企单位也纷纷出资出力,为广场建设贡献力量,表现了强烈的主人翁责任感和无私奉献的精神;省内老领导谭启龙同志得知此事后欣喜万分,亲笔题写“继往开来,造福人民”八个大字;中宣部副部长、文化部代部长贺敬之亲临幸福柳下并题词“敢教日月换新天” 予以鼓励;谢玉堂市长来信致贺;历城县人民政府第一任县长、全国著名书法家武中奇先生亲笔题名“幸福柳广场”,并派专人送达;当年陪同毛泽东主席视察的原东郊公社党委第一书记郑松同志听说后,积极为广场建设出谋划策,并提供详尽的珍贵史料,表现了老一辈领导强烈的使命感及对领袖、对人民、对下一代的深厚情感;省内外50余位著名书画家纷纷到广场挥毫泼墨,全部作品无私奉献给广场;驻地厂企、市、区各单位积极给予支持,王舍人镇的广大人民群众、社会各界、海内外有识之士纷纷解囊相助。 广场以幸福柳为“中心”,分幸福柳雕塑群、世纪鼎殷商文化、柳荷园三大园区。 广场正门处南侧正中,压幸福柳南北中轴线。“幸福柳广场”之名刻于长6.6米,厚1米,高2米的泰山花岗岩之上,紧靠其后是鲜艳的国旗猎猎飘扬,幸福柳正北为当年毛泽东主席视察时与群众亲切交谈的大型雕塑,既体现了领袖的风采,又寄托了王舍人镇人民无限的思念之情;西侧柳荷园构成“5”字,大圆草坪与横贯广场东西的“柳叶造型”构成“9”字,东侧世纪鼎殷商文化与花径小路构成“2000”字样,再东侧安装有双杠、高低杠等体育器械,并错落摆放石凳,供游人强身健体,漫游小憩。“柳叶”将“59”与“2000”连为一体,以幸福柳点睛,寓意伟人精神鼓舞人民团结一致奔向新世纪。 幸福柳广场设计方案经媒体广告征集,由山东省城乡规划设计院综合修改而成,集中体现了纪念性、人文性、自然性、开放性的大众文化广场特色。

知识出处

历城文史资料

《历城文史资料》

本书收录的“光辉历程”、“名人轶事”、“人物专访”、“往事追怀”、“人物春秋”、“人物写真”栏目中的20余篇史稿,集中体现了在半个多世纪的风雨历程中,历城儿女及在历城工作的同志,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为了中华民族的独立、解放,为了新中国的建设、富强和文明,不畏斗争艰险,不惧征程困苦,勇敢献身,勇于进取的革命斗志和爱国、爱家、爱事业的高尚情怀。本书辑录的“史林探幽”、“古迹寻踪”、“文物珍品”、“名士剪影”、“旅游胜地”等栏目的史稿,进一步挖掘了历城深厚的文化底蕴,并对部分人文资源、自然景观旅游资源、历城民俗文化资料进行了整理,这部分史料对于发展历城的文化事业、旅游事业,以及增加小城镇建设中的文化内涵方面,必将产生积极的渗透效应。

阅读

相关地名

济南市
隶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