胶县制毡厂

知识类型: 机构
查看原文
知识出处: 《青岛文史资料第六辑》
唯一号: 150031020220002365
机构名称: 胶县制毡厂
文件路径: 1500/01/object/PDF/150010020220000400/001
起始页: 0150.pdf
地址: 胶县
起始时间: 1964年

机构描述

1964年,胶县制毡厂正式成立。过去胶县制毡业设备简陋,生产条件极差。从弹毛、铺坯到制成毡帽、毡鞋,都要靠人脚蹬手搓,劳动强度很大,而且车间内外尘土飞扬,很不卫生,严重地危害着人们的健康。 现在,胶县制毡厂在党和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广大干群经过三十余年的艰苦努力,工厂面貌已经焕然一新。当你走进工厂大门,展现在眼前的是一排排新厂房、仓库和职工宿舍。厂房的建筑面积已达一万多平方米,比建厂初期增加了一百零九倍。为了确保职工的健康,厂里除给工人发放保健费、防尘用品外,还定期进行体格险查。原来靠手工劳动的制毡做鞋各道工序,现在都实现了机械化和半机械化。工人用上了弹毛机、铺坯机、压切毡机和电动缝纫机等机械。毡鞋年产量由建厂初期的一万双,现在达到十五万双。除此之外。还生产大量的工业用毡和生活用毡等产品,年产量在三十万条以上。毡鞋生产由过去的单一品种发展到适合男女穿用的高跟、中跟,平底各式毡鞋、毡便鞋、毡棉鞋、童毡鞋。产品行销东北三省、河北、江苏和本省各地。

知识出处

青岛文史资料第六辑

《青岛文史资料第六辑》

本文从不同的方面反映了解放前殖民地半殖民地的青岛的工业、商业、金融等方面的情况和特点。这不仅为研究青岛近现代经济发展史提供了有价值的资料,并且为宣传教育工作提供了有意义的爱国主义教材。同时,它也为贯彻执行对内搞活经济、对外开放的政策,提供了一些可以借鉴和参考的材料。特别是民族工商业处于当时比较艰难的情况下,如何利用和引进先进技术和外资,如何加强企业管理,如何从无到有、从小到大发展民族经济,其中有些方面是可以供今天参考和借鉴的。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