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全国火柴产销联营社

知识类型: 机构
查看原文
知识出处: 《青岛文史资料第六辑》
唯一号: 150031020220002363
机构名称: 中华全国火柴产销联营社
文件路径: 1500/01/object/PDF/150010020220000400/001
起始页: 0134.pdf
行业类型: 公共管理、社会保障和社会组织
结束时间: 1934年4月

机构描述

中华全国火柴产销联营社由上海大中华火柴公司总经理刘鸿生倡导设立,它的主要内容是:规定各厂产销数量;审定各牌火柴售价;限制新设厂;统一会计制度;改良技术,裁决各厂间的争议等等。1934年4月,在上海召开这个全国范围的联营社成立大会,但因各家都有自己的如意算盘,以致无结果而散。刘鸿生认识到,搞全国性的托辣斯是不可能的,便后退一步,先搞华东与华北的地区联营,正式成立了组织,总社设在上海,青岛和天津设两个分社。包括日本厂,属中日合办性质。因为当时青岛的四家日本厂火柴产量很大,如果不将他们组织进来,更为不利。当时总社的人事安排是;刘鸿生任理事长,日本人植田任副理事长,大中华经理徐致一任总经理。青岛分社理事长是济南振业丛德滋,兴业曲建堂任常务理事,济南东源王渭川任经理,社址在河南路。分社开幕不久,即陷于瘫痪,接着就发生了 "七七”事变,联营也就寿终正寝了。

知识出处

青岛文史资料第六辑

《青岛文史资料第六辑》

本文从不同的方面反映了解放前殖民地半殖民地的青岛的工业、商业、金融等方面的情况和特点。这不仅为研究青岛近现代经济发展史提供了有价值的资料,并且为宣传教育工作提供了有意义的爱国主义教材。同时,它也为贯彻执行对内搞活经济、对外开放的政策,提供了一些可以借鉴和参考的材料。特别是民族工商业处于当时比较艰难的情况下,如何利用和引进先进技术和外资,如何加强企业管理,如何从无到有、从小到大发展民族经济,其中有些方面是可以供今天参考和借鉴的。

阅读

相关人物

刘鸿生
相关
植田
相关
徐致一
相关
丛德滋
相关
曲建堂
相关
王渭川
相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