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宝隆洋行

知识类型: 机构
查看原文
知识出处: 《青岛文史资料第六辑》
唯一号: 150031020220002324
机构名称: 青岛宝隆洋行
文件路径: 1500/01/object/PDF/150010020220000400/001
起始页: 0019.pdf
地址: 青岛馆陶路汇丰银行大楼内
起始时间: 1922年

机构描述

青岛宝隆洋行于一九二二年开设于馆陶路汇丰银行大楼内,于一九二五年迁至馆陶路二十八号至三十号。前楼是办公室,后面为仓库,经理是丹麦人赵亨生,另外有助手二人及仓库总管一人,都是由总行派来的丹麦人。广东人罗叔羲,是上海宝隆洋行买办,同时兼任青岛宝隆洋行买办,于一九三二年买办合同期满而离职。以后,青岛宝隆洋行便自行经营,并将内部作了相应的调整,在原有的出口部、进口部、会计部、船务部、仓详管理部之外,又增设了业务部,负责本市及内地收购及经销业务。此外还在威海、烟台、设有办事处,专门收购花生,就地加工,直接出口。并在济南、开封两地设有收购沾,在津浦铁路北段的黄河崖、平原,南段的大汶口、吴村,陇海铁路的中牟、兰封等处设有收购点,雇用华人职员内外勤杂共计约四十余人。 肯岛宝隆洋行所经营业务,在出口方面均为农副产品,以花生米为大宗,其次为花生、花生油、花生饼、棉籽饼、歯麻籽,芝麻以及杏仁等。进口方面有钢铁器材、大米、面粉、木材、棉花、麻袋、橡胶、胡椒以及旧报纸等,业务非常忙碌。

知识出处

青岛文史资料第六辑

《青岛文史资料第六辑》

本文从不同的方面反映了解放前殖民地半殖民地的青岛的工业、商业、金融等方面的情况和特点。这不仅为研究青岛近现代经济发展史提供了有价值的资料,并且为宣传教育工作提供了有意义的爱国主义教材。同时,它也为贯彻执行对内搞活经济、对外开放的政策,提供了一些可以借鉴和参考的材料。特别是民族工商业处于当时比较艰难的情况下,如何利用和引进先进技术和外资,如何加强企业管理,如何从无到有、从小到大发展民族经济,其中有些方面是可以供今天参考和借鉴的。

阅读

相关人物

赵亨生
相关
罗叔羲
相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