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溥霖,字季瞻,后改名光,山东沂水人也。世居邑之埠前庄,为冠族。父曰次哲,有声。庠序①间。五男,子溥霖最幼,年甫舞象②,即游泮宫③。:见者拟之五常白眉④焉。
纪元⑤前六年负笈济南。闻刘冠三名,谒于白雪楼。冠三与语,奇之。时冠三方创办山左公学,借以宣传革命,亟纳溥霖,并介绍其加入同盟会。以溥霖才略异众,故每有密议,辄使与闻。翌年秋,清吏方燕年摄学司篆⑥。以夙嫌故,疾冠三,欲去之。微闻同盟会事,以揭示于公学门,谓潜伏革党。冠三去。遂委杨镇南继其任。溥霖在籍患时疫方涯,闻之,大愤,急回校,与邵麟勋等集全班逐杨出校。教员王云衢留使卒业,溥霖等不顾。
次年春如青岛,入震旦公学,盖陈干等所创办。名为公学,实党人之秘要机关也。冠三与吕秀文、陶成章、商震先后莅青岛。溥霖则从秀文研习军事。秀文盖日本东斌陆军学校毕业者也。又从刘梅五习技击超距⑦,或偕李曰秋等囊手枪至远郊幽旷处试射击。未一载一,德之青岛提督受清吏嗾,封闭公学。溥霖移寓客栈。值皖省举义挫败,熊成基潜行至青,亦投此中。资绝,为栈役所窘,问震旦公学所在,盖拟往而求助也。役答以公学尽革命党已封闭。溥霖于间壁闻之,趋入倾谈,成基不复隐。溥霖悉所有得五十金尽付之,曰:“君速行,吾少需,尚不妨也。”成基因得东渡日。
岁己酉⑧,冠三邀之游兰陵。媒与孙女士建平婚。建平,兰陵人也。慧淑能诗,结缡后返沂水。琴瑟綦笃,闺中倡和,积久成帙。建平秋夜得句,有“玉露生寒夜,云归月渐明” 语,传诵一时。
次年,同赴济南,建平入女子师范,溥霖入农林。阴联旧日同志,与萧兰池、臧庚文、蔡自声、孙锺濂等结为死友,日相聚议,筹锐进之策。溥霖性伉爽,富情感,交人以诚,爱才如命。即生平夙昧,行藏异趣者,一与接晤,辄嗡然感服。各地同志尤所倾心,况为今之孟尝焉!其年八月,建平以娩前感疾,亡于旅邸。溥霖哭之恸。辄纵饮大醉狂歌,往往晕绝。挽建平联云:“剩水残山,荆棘满目,死矣诚得死所,恨无净土三尺,掩尔躯壳;新仇旧恨,意绪填胸,生也有何生趣,聊借闲云一片,魇我灵魂。”唁者感伤之。溥霖义不再娶。而殉国之志益决矣。
辛亥秋,党人姜致中在济南师校创设体操专修科。溥霖蓄意从戎,欣然投入。甫上课,而武昌事起,济南已宣布独立。党人皆欣起活动。溥霖独忧之曰:“政出多门,攘权忘患,岂能久乎!”未几,独立取销,张勋辖军、有移鲁之议,人心大惴恐。先是溥霖与同志兰池、锺濂、兰毓昌、赵光、王玉珂等在“宜春轩”修理钟表铺秘密设机关。初在城内,因戒严稽,出入不便,遂移商埠纬五路凤鸣高冈里。至是,闻袁世凯接济张勋军火,使屠杀革命党人。党人大愤,谋伺于黄河津渡,伏众邀劫,或炸毁之。张勋果来者,即狙刺,以除民害。会有张子新者,为袁军密探,识玉珂,利其疏阔,阳与殷勤,得识溥霖等。诇⑨知密谋,潜报防营。时毓昌更于万子巷置货肆,名“万顺恒”,借作机关分部。十月十九日开市作喜,邀溥霖等饮。溥霖醉,因留宿。甫黎明,防营统领聂宪藩遣管带薛葆均督兵一营,分捕党人,俨临大敌。毓昌闻警,起而觅枪图抗,兵毙之于床。见溥霖魁梧,虑其逸,以刃再穿其股而絷之。党人之在“宜春轩”者,萧兰池、赵光、刘湛霖等同时就逮,凡十五人,悉解防营。以溥霖创巨,玉珂亦伤。俾其乘双轮车,车声辚辚乱人耳。玉珂得间,商于溥霖曰:“吾父为参戎,供为奉父命贩枪,则余庶可免,但不能相救奈何?”溥霖慨然曰:“苟君得全,余应自承,决不相累!”
比抵防营,问官高如虎、孟宪经当讯。溥霖曰:“吾革党首领也,誓杀尽国贼,为民除害。凡所筹画,余一人所为。今谋泄,被逮,刀锯鼎镬
,余一人当之,切勿妄累他人!”讯者瞠目大骇,不敢复讯。请于警厅,警厅因属国事犯,颇究防营处置失宜,委司法科长虞维铎往讯。溥霖索纸笔慷慨陈词,虞观状叹绝。所陈词具《总纪》中。溥霖初逮入时,股血淋漓染衣履,略不呻楚,伉声而歌。营兵围观,啧啧惊异。继知为党人,益钦其侠烈,私优遇之。溥霖为陈革命救国,、闻者咸感奋。济垣绅士王讷、庄陔兰、丁维鲁等鉴于大势,亦咎防营残暴,力争于当道。当道察清廷将亡,无为多杀结怨,遂移法厅审判。先释赵光等十二人。刘冠三时在金陵,电袁世凯再抗论。于是溥霖及兰池、锺濂于二月十五日亦出狱。济南士庶,识与不识,多输资供医药,争以一瞻颜色为快。
是时,淮泗讨虏军陈干、吕子人等已进军徐州,改称第三十九混成旅。溥霖养疴青岛,体渐复,被任为炮兵营营长,治军宽严得中,纪律为一军冠。时驻徐尚有广军、淮军亦皆、爱重溥霖,其风规感人如此。
民元冬,三十九旅解散。溥霖解甲归。乡人拟选为众议员,则婉言谢曰:“吾侪青年,方谋求学,未及从政,请择德望隆者。”省当局以革命初定,青年起义废学者多,乃特设一留日予备学校,以收容之,而资深造。溥霖亦投入,潜心读书。二年,二次革命起,溥霖冒死赴曹州,与吕秀文运动防营营长时建勋,潜约数万人,择期暴发。未发,各省独立,先后失败取消。秀文劝以时不可为,养晦待时可也。无已,暂回校。袁世凯以靳云鹏易周自齐,惨杀民党,不遗余力。校内多党人,靳氏固忌之。复以庄维道等在烟台被逮,牵及溥霖等多人。靳氏欲遣兵围捕,兴大狱,士绅有尼⑩之者,乃严令解散。校长谢洪涛、教务长李惺哉等以溥霖负重望,留济恐不免。请于教育厅备文送考北洋大学,借以避地而潜伏焉。
溥霖至北平,住刘冠三家。未几,鲁督果悬金购之。溥霖乃潜伏太原,注《公益报》者三阅月,而报社封禁。溥霖复回北平著小说,曰《孤剑寻仇》,聊见其志。袁氏侦探密布都下,睹溥霖貌适适然,惊,尾伺之,溥霖觉之,故与周旋,持镇静,然知不可久居矣。蔡自声以吏警名捕,跳而免,赴日京,在神田区三畸町,与吕子人、班麟书等租房为旅馆,名“静安寄庐”,供留学生食宿,而资以为生。其实仍一革命机关也。得悉溥霖处境绝险,亟召之。乃由津门航大连转日京。痛心革命失败,党人精神焕散,思矫正之。乃遴各省同志之优秀者,先以情感相契,结昆弟盟。在神田之汉阳楼焚香立誓,加盟者每省一人。方刚、夏次崖、杨虎、李元著等以至孙祥夫凡十五人,号为十五义。方刚年最长,依次执笔,各书一画,合成“大义”二字。其事腾传一时。后渐扩至二十余人,陈英士、叶夏声亦加入焉。
方溥霖初至日京,谒总理,甚蒙奖藉。溥霖乃上《山东军事进行计画说明书》,语详《军事篇》。三年十二月三十日,总理委为中华革命党山东支部长,命回国筹备讨袁。濒行,自声、麟书、告以份子复杂,宜慎重将事。溥霖凄然曰:“报国以忠,感人以德,成败利钝,非所计也。曹孟德宁我负人,无人负我;余则反是,宁人负我,无我负人。”闻者皆为慨叹。
四年五月,溥霖与方刚抵青岛时,化名刘乾,字健庵,以避警探注意。方刚素豪放,所收绿林,品流杂乱。故袁吏靳氏得藉以要求日官署以刑事犯逮捕。国历十月十八日,与方刚同拘日宪兵司令部。日司令要挟五千金免引渡。沪上同志闻耗,亟电总理,请求营救,并筹集赎款,然已无及。盖袁吏积极交涉,期必得溥霖而甘心,多方贿媚日吏,卒于国历十一月二十六日引渡。甫登火车,华人为日探者某,素钦溥霖,微语曰:“车行渐驶,君请跃下,乘夜走匿,但以方刚缴案可耳。”溥霖义形于色,掉头不顾。抵济,解军法处对簿,即索笔书供,自述革命历史,悉为他人解脱,一如辛亥被逮时。靳云鹏睹供斥袁氏叛国,怒,立命枪决。济绅庄陔兰等营救无效。于国历十二月四日早四钟与方刚同就义于东门外柳园。乡人备棺妥殓,厝之白日(衣)庵。
方溥霖引渡时,同志孙建爽女士飞函其师刘冠三,冠三避地陕西陆建章所,苦求陆缓颊。陆遣弁给快马,驰而至,则死已三日矣。年二十九岁,无子女。以长兄之子炳然为子。
高密马海峤,事后查卷,得睹其供词,洋洋数千言。惜未能记诵。方刚家书中有溥霖绝命词一绝云“从来大事本难成,后顾茫茫岂愿生,只恨此身混沌死,一生心迹不分明。”盖深痛未得马革沙场,而为袁吏诬以刑事犯死也。溥霖躯顾颜赭而黑,目光炯炯射人,睹所遗像,咸为太息有泣者。
二十五年(公元1936年)中央抚恤委员会第六十九次会议抚恤特级伍仟元
中央第十四次常会追赠陆军上将六月二十四日交国府命令公布
【注释】
① 庠序:中国古代的学校。《礼记•学记》:“党有庠,术(遂)有序”。后人通称庠序为乡学,亦以庠序概称学校或教育事业。
② 舞象:古代成童时所学的一种乐舞。《礼记•内则》:“成童舞象”。成童,十五岁以上。后用作成童的代称。
③泮宫:西周诸侯所设大学。《礼记•五制》:“大学在郊,天子曰辟雍,诸侯曰泮宫”。后世,县之县学(文庙)亦称泮宫,本文游泮宫,即考中秀才
④五常白眉:《三国志•蜀志•马良传》:“马良,字季常,襄阳宜城人也,兄弟五人,并有才名,乡里为之谚曰:“马氏五常,白眉最良'。良眉中有白毛,故以称之”。后因用以称兄弟间之优秀杰出者。
⑤ 纪元:历史上纪年的起算年代。这里系指中华民国诞生时的纪元,即1912年,前六年为1906年。
⑥ 摄学司篆:古时印信都用篆文,因用篆为印信的代称。摄学司篆,即谓代理掌管学司的某种官职,并非实授。
⑦ 超距:《史记•白起王翦列传》:“王翦使人问:'军中戏乎?'对曰:'方投石超距'“系指跳高、跳远、跳越障碍物。
⑧ 岁己酉:按推算,系指宣统元年,即1909年。
⑨ 泂:音xiòng读兄音。侦察,刺探。
⑩尼:阻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