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间故事讲述家一一胡怀梅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临沂文化集粹第三册》 图书
唯一号: 150020020220009442
颗粒名称: 民间故事讲述家一一胡怀梅
分类号: K825.6
页数: 3
页码: 204-206
摘要: 胡怀梅不仅是个故事讲述家,而且多才多艺,聪明爽直。她喜欢串亲访友,交往广泛。到一个陌生的地方,很快和周围的乡亲们熟悉起来。她会剪裁缝纫,做的衣服舒展合体;她会剪纸绣花、描红画像,逢年过节,娶亲、嫁女,请她给剪纸绣花,出的样子很对农家口味;谁家大人小孩有个头疼脑热,她会针灸拔火罐,用草药验方给治疗,而且还真有疗效。解放初期她当过多年妇救会长,张家婆媳不和她给讲几个故事,关系就得到改善;李家两口子打架,经她调解说合,从此就过得和美欢好;就连谁家生个女孩不合心意,她也能用穆桂英、花木兰的故事说得人家心花怒放。
关键词: 民间故事 讲述家 胡怀梅

内容

临沭县白旄镇西白旄村81岁的胡怀梅老大娘,是四乡闻名的“故事篓子”。她通过幽默而风趣地讲述民间故事,向村民们传播历史知识、传统文化和伦理道德,陶冶人们的情操,受到村民们的尊敬和爱戴。
  近年来,胡怀梅讲述的民间故事,引起了省、市、县民间文学工作者的兴趣和重视,进行了系统的记述整理,已先后整理出短篇民间故事和笑话300余篇,几十万字。有100余篇陆续在北京、上海、山东等民间文学刊物上发表。1986年,中国民间文艺研究会山东分会编纂出版了《胡怀梅故事集》,并吸收其为山东省民间文艺家协会会员,授予了“中国民间故事讲述家”称号。
  一个不识字的农村老人为什么会讲这么多故事呢?这和她的家庭出身、社会经历和惊人的记忆力有关。
  胡怀梅娘家是本县郑山镇轩庄村,曾祖父是前清举人,祖父、父亲、母亲都善讲故事。堂祖父是个老秀才,在村里开药铺。胡怀梅幼年时常到药铺去学针灸,用中草药治病,听老秀才讲故事。她18岁时为躲匪住姥姥家,表叔家的长工常讲故事,在那里整整听了一个冬天。抗日战争时期,新四军来到了白旄村,住在她家的炊事员是个故事篓子,胡怀梅从他那里也学了不少故事。此外,胡怀梅还喜欢听书看戏,逢集上店,遇着说书唱戏的,她就迷上了。有一次她听说书两顿忘了吃饭。她丈夫刘宝祥也是个爱听会讲的故事迷,据说他们是常听说书听到一起的。
  胡怀梅从小天资聪慧,有着惊人的记忆力,晩上听大人讲的故事,不论长短,第二天都能讲给小伙伴们听。成年后,她的记忆力更加增强,只要看过的戏,听过的故事或评书段子,她都能牢牢记下来并原原本本地讲给别人听。四清时,大学大背“老三篇”,许多有文化的人都感到吃力,然而胡怀梅,听别人读一两遍,便能一字不差地背下来。那时在生产队里集体干活时,她就常背诵“老三篇”给大家听。现在胡怀梅老人虽已年过8旬,但仍然耳不聋眼不花,记忆力不减当年。
  胡怀梅讲述的故事,题材广泛,类型多样。以传统故事为主,有反映家庭父子、兄弟、夫妻、婆媳关系的,有反映长工与地主、穷人与财主、百姓与官府之间的矛盾斗争的,也有巧女、机智人物、傻女婿故事。其次是帝王将相、清官、文人传记故事,从周文王、孔子、甘罗、欧阳修到康熙、乾隆等。胡怀梅还能讲述好些民间案情故事、动物故事和带有神话色彩的故事。四大民间故事中,胡怀梅讲述的《孟姜女》长达万余言,情节曲折复杂。她讲的故事中的妇女形象,大都性格刚强、教子有方、助夫上进,男主人翁往往借助她们的支持和鼓励,才在困境中和忧患中振作起来,最后得以功成名就。体现了故事家自身的性格。
  胡怀梅讲的故事,大都是爱憎分明。她把善有善报、恶有恶报作为故事的核心和生活的真理来传播。她总是把自己的同情放在受苦受难的劳动人民、社会中的弱者和被迫害者身上,对地主老财、地痞恶霸、旧官府权贵们欺压蹂躏人民的罪行进行辛辣地揭露鞭挞。胡怀梅常对人说:“为男为女在世间,良心行为要当先,为人不懂世间理,枉在人世走一番。”这些话虽然说的是为人处世的准则,但也表明了胡怀梅的故事特点和劝善思想内涵。
  胡怀梅给乡亲们讲故事时,常在结尾处加上三言五语,表达她对故事的看法和评价,使故事耐人寻味,更富有感染力。胡怀梅讲故事语言流畅、韵味很浓,故事情节曲折生动,内容完整,连续性强。她讲述时,说唱结合,形成了一种独特的讲述风格。
  胡怀梅不仅是个故事讲述家,而且多才多艺,聪明爽直。她喜欢串亲访友,交往广泛。到一个陌生的地方,很快和周围的乡亲们熟悉起来。她会剪裁缝纫,做的衣服舒展合体;她会剪纸绣花、描红画像,逢年过节,娶亲、嫁女,请她给剪纸绣花,出的样子很对农家口味;谁家大人小孩有个头疼脑热,她会针灸拔火罐,用草药验方给治疗,而且还真有疗效。解放初期她当过多年妇救会长,张家婆媳不和她给讲几个故事,关系就得到改善;李家两口子打架,经她调解说合,从此就过得和美欢好;就连谁家生个女孩不合心意,她也能用穆桂英、花木兰的故事说得人家心花怒放。
  作为民间故事讲述家,她一口气能讲数万字的长故事,或者几十个短故事和笑话,使听的人如醉如痴。她走到哪里,那里就有一大堆人围着她,听她讲故事。每到夏季晚上或是冬季农闲季节,她家里常常是听众盈门,成了村里的“俱乐部”。有的人宁愿不看电视也跑来听她讲故事,多时能到几十人。在她的影响下,村子里许多人能讲会说,能讲百多个故事的就有10余人。胡怀梅还通过和他们互相对讲来储存、积累故事,几十年没有中断。其中刘稳祥老人,几十年来,经常与胡怀梅对讲对唱,联袂表演,成为村里仅次于胡怀梅的第二个故事老人。这种脍炙人口的口头文学在民间广为流传,点缀着农家文化生活,播撒精神文明种子,陶冶人们的情操。

知识出处

临沂文化集粹第三册

《临沂文化集粹第三册》

出版者:山东人民出版社

《临沂文化集粹第三册》由山东人民出版社出版。本书涵盖文化教育、工商经济及风物特产三大板块。 临沂有3000多年的建城史。春秋时建启阳城,秦时属琅琊郡,汉代设临沂县,清设沂州府。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时期沂蒙是重要的革命根据地。这里成立全国第一个省级人民政权山东省人民政府,铸就出民族精神沂蒙精神。临沂文化的精髓沂蒙精神,是临沂人民在长期的革命和建设实践中形成的先进群体意识,已成为中华民族优秀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临沂人民乃至全国人民宝贵的精神财富。

阅读

相关人物

王乾学
责任者

相关地名

胡怀梅
相关人物
临沭县
相关地名
白旄镇
相关地名
西白旄村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