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齐马陵之战故址考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临沂文化集粹第三册》 图书
唯一号: 150020020220009419
颗粒名称: 魏齐马陵之战故址考
分类号: K928.72
页数: 3
页码: 126-128
摘要: 马陵之战是魏发动的伐齐之役,其战场自应在齐。据《战国策补注•魏》曰:“魏惠王起境内众,将太子申而攻齐。”《竹书纪年》载:“二十八年,与齐田肹战于马陵。”《孟子•尽心章》“不仁哉梁惠王也……梁惠王以土地之故,糜烂其民而战之,大败,将复之,恐不能胜,故驱其所爱子弟以殉之。”可见该战是魏发起的。齐在东,韩在南,魏伐齐自应向东,岂有绕道至韩的道理?故韩国新郑马陵说是不能成立的。
关键词: 魏齐马陵之战故址 遗址考古

内容

魏齐马陵在何处之战故址?历来众说纷云,如:新郑马陵①,元城马陵②、鄄城马陵③,但我认为诸说均不可靠,根据是:
  一、马陵之战是魏发动的伐齐之役,其战场自应在齐。据《战国策补注•魏》曰:“魏惠王起境内众,将太子申而攻齐。”《竹书纪年》载:“二十八年,与齐田肹战于马陵。”《孟子•尽心章》“不仁哉梁惠王也……梁惠王以土地之故,糜烂其民而战之,大败,将复之,恐不能胜,故驱其所爱子弟以殉之。”可见该战是魏发起的。齐在东,韩在南,魏伐齐自应向东,岂有绕道至韩的道理?故韩国新郑马陵说是不能成立的。
  二、魏东伐齐,岀大梁,过外黄,向莒。马陵当在外黄与莒之间。《战国策补注•宋卫》载:“魏太子申自将过宋外黄,外黄徐子曰:'今太子自将攻齐,大胜并莒,则富不过有魏,而贵不益为王;若战不胜,则万世无魏。‘……遂行与齐人战而死,卒不得魏。”证明魏过宋地入齐,未及莒而战于马陵“宋、齐地界,东近徐州,北【①《战国策补注•齐》“南梁之难,韩氏请教于齐,……韩自以专有齐国,五战五不胜,东愬于齐,齐因起兵击魏,大破之马陵。”清乾隆四十一年本《新郑县志》载张龙甲《马陵辨》一文云:“马陵,韩地,在今新郑县三十里,……《史记》魏败韩马陵,齐败魏于马陵,皆此地也。”系指今河南新郑、中牟、通许一带的马陵岗。②《左传》鲁成公七年,“经七年,秋.楚公子婴齐,帅师伐郑,公会晋侯,齐侯、宋公、卫侯、曹伯、莒子、邾子、杞伯救郑。八月戊辰,同盟于马陵。”杜(预〕注:“马陵,卫地,阳平元城县东南有地名马陵林克叟《史记》:“马陵道狭而旁多阻隘,可伏兵。”系指今河北省大名县马陵村。”③《史记•魏世家》三十年:“太子申与齐人战,败于马陵。”正义云:“虞喜《林志》云:“马陵在淮濮州鄄城县东北六十里,有陵,涧谷深峻,可以置伏,按:庞涓败即此也。系指今山东省莘县马陵一道口村,原属河北省范县。“】近薛城,与元城马陵和鄄城马陵根本没在一个方向,且相距250公里之遥。实地考察元城马陵和鄄城马陵均系平原,既无山林涧谷、隘塞死地等伏击魏10万大军的客观条件,又无庙、墓、冢、碑等遗迹物证,故元城马陵与鄄城马陵之说也不可信。马陵当在今山东省郯城县马陵山的马陵道,理由有二:
  (一)郯城是魏伐齐“大胜并莒”的必经之道,马陵山具备覆魏10万之军的险要地形和重要战略地位。《史记•楚世家》顷襄王十八年,楚人说顷襄王“膺击郯国、大梁可得而有也。“马陵山恰在魏由薛、徐入齐,北上莒的必经之路,故齐于此伏击魏军是自然的。《史记•孙子吴超列传》写得清楚:“马陵道狭,而旁多阻隘,可伏兵。……于是令齐军善射者万弩,夹道而伏。”《孙膑兵法 •陈忌问垒》载:“可。用此者,所以应猝窘隘塞死地之也。是吾所以取庞而擒太子申也。'’《八阵》篇云:“易则多其车,险则多其骑,厄则多其弩。险易必知生地、死地,居生击死。”《吕氏春秋•自知》载:“钻荼、庞涓、太子申不自知而死。”“险隘”、“死地”、“厄”均表示于山涧、峻谷险地之中。《沂州志・山川志》记载:“马陵山在州东九十里,与郯城接,状如奔马,直抵宿迁。…… 齐战魏,孙子胜庞涓于此。”该山绵亘数百里,通北有三条路;山以东、以西为原平道,山中间山岭道谓马陵道,是古战场,为历来兵家必争之地。鄉城马陵山具有伏击的地形和便于大规模伪装,不易暴露等因素,同时与诸史书所记述的路线、方位、境况完全相符。
  (二)郯城自古至今流传着孙膑、庞涓大战的故事和遗迹。《郯城县志》云:郯城县唐虞时为徐州之域,《禹贡》“海岱及徐州,淮沂又是也。”马陵山,也叫马岭山,又名马连山,相传由当年孙膑大战庞涓,战马相连而得名。大战由南至北,历经整个马陵山区。庞涓在古寨口北中箭,挂箭北逃,至独龙涧卸掉盔甲,起下箭,挂箭区、卸甲营即由此得名。独龙涧还有庞涓二次上马的上马石。庞涓继续北行,复向莒逃,死于莒县。马陵山北段的群山,山顶有庞涓墓。墓下,山前古有“安子庙,传系孙膑念与庞涓同学为庞而建。解放后,庙北还有一无字红石碑。1980年文物普査时,群众反映曾在这一带拣到不少铜制和铁制的古箭头。

知识出处

临沂文化集粹第三册

《临沂文化集粹第三册》

出版者:山东人民出版社

《临沂文化集粹第三册》由山东人民出版社出版。本书涵盖文化教育、工商经济及风物特产三大板块。 临沂有3000多年的建城史。春秋时建启阳城,秦时属琅琊郡,汉代设临沂县,清设沂州府。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时期沂蒙是重要的革命根据地。这里成立全国第一个省级人民政权山东省人民政府,铸就出民族精神沂蒙精神。临沂文化的精髓沂蒙精神,是临沂人民在长期的革命和建设实践中形成的先进群体意识,已成为中华民族优秀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临沂人民乃至全国人民宝贵的精神财富。

阅读

相关人物

王焕春
责任者

相关地名

马陵之战
相关事件
魏东伐齐
相关事件
新郑马陵
相关作品
元城马陵
相关作品
鄄城马陵
相关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