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刘六刘七起义军攻打德州城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德州文史》 图书
唯一号: 150020020220008198
颗粒名称: 二、刘六刘七起义军攻打德州城
分类号: K250.652
页数: 2
页码: 134-135
摘要: 明朝中叶,宦官专权,政治腐败,土地兼并剧烈,赋役苛重,自然灾害连年不断。以刘六、刘七为首的34人,于明正德五年在河北平原发动起义,流民、饥民、“响马”和屯兵等群起响应,仅数月时间,刘六刘七农民起义军就发展至10余万人。据清乾隆五十三年《德州志》记载:为防止刘六刘七农民起义军攻占德州和德州屯兵响应起义,保护德州这一明都北京的粮食供应基地,德州知州宁河、守备桂勇“命妇女居城内,丁壮在关厢筑罗城以卫之”,“罗城绕东关铁佛寺、南关玉皇阁、西运河堤”。刘六、刘七农民起义军攻占德州的作战计划虽屡遭挫折,但仍于是年相继4次进逼北京。后终因转战中明军主力的围追堵截,损失惨重,刘六、刘七先后战死,起义失败。
关键词: 德州 刘六 刘七

内容

明朝中叶,宦官专权,政治腐败,土地兼并剧烈,赋役苛重,自然灾害连年不断。以刘六、刘七为首的34人,于明正德五年(1510年)在河北平原发动起义,流民、饥民、“响马”和屯兵等群起响应,仅数月时间,刘六刘七农民起义军就发展至10余万人。
  据清乾隆五十三年《德州志》记载:为防止刘六刘七农民起义军攻占德州和德州屯兵响应起义,保护德州这一明都北京的粮食供应基地,德州知州宁河、守备桂勇“命妇女居城内,丁壮在关厢筑罗城以卫之”,“罗城绕东关铁佛寺、南关玉皇阁、西运河堤”。
  明正德六年(1511年)初春,刘六、刘七率起义军数万人,由河北进入德州境内,在城西南豆腐巷一带集结,随之攻城。刘六、刘七意欲攻占德州,控制南北水陆交通要冲和建在德州的水次仓、常丰仓等大型粮仓,切断德州至北京的供给线,为进攻北京做战役准备。德州知州宁河和守备桂勇,见起义军声势浩大,不敢主动应战。“宁公率丁壮守罗城,桂公勒兵严备,城门洞开。”为防中计,起义军“移攻东南,入罗城者二十余人”,皆被杀死。又“移攻北门”,与桂勇布署的伏兵激战终夜,损失较大,被迫撤离。后来,起义军转战吴桥、宁津、乐陵、济阳、禹城、夏津等德州外围等县,复逼德州,因明军在德州防守严密,终未攻克。
  刘六、刘七农民起义军攻占德州的作战计划虽屡遭挫折,但仍于是年相继4次进逼北京。后终因转战中明军主力的围追堵截,损失惨重,刘六、刘七先后战死,起义失败。

知识出处

德州文史

《德州文史》

本书记述了德州文史,内容包括州城往事、名人轶事、古迹寻踪、今古人物、文史长廊、名老字号等。

阅读

相关人物

郭新中
责任者

相关地名

刘六
相关人物
刘七
相关人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