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解放前后航运事业发展及船工、船民生活的变化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德州文史》 图书
唯一号: 150020020220007714
颗粒名称: 三、解放前后航运事业发展及船工、船民生活的变化
分类号: F552.3
页数: 5
页码: 80-84
摘要: 在黑暗的旧中国,在卫运河上从事船舶运输事业的船工、船民生活十分悲惨。由于卫运河客运频繁,商旅辐辏,因此,敌伪的党政、军、警、宪、特、以及封建把头、恶霸、土匪纷纷把魔掌伸向运河沿线,榨取民脂民膏。据不完全统计,敌、伪时期、就有国际满铁营业所、三菱河防队、水上警务段、八四九部队、一四一五部队、一四一四部队、一八二〇部队等。他们巧立名目、横征暴敛、敲诈勒索、杀人越货、无恶不作,搞得运河沿线,犹如人间地狱。不但危及商旅,连贫苦的船民、船工也时遭毒手。再如,日本一四一五特务部队翻译“张二破头”,以抓吸“白面”的为名,进行敲诈勒索,把工人安登云抓去吊到枣树上痛打一顿,经请客送礼,才被放出来。
关键词: 德州 水路运输 航运发展

内容

三、解放前,船工、码头工的苦难生活和解放后航运事业发展及船工、船民生活的变化
  在黑暗的旧中国,在卫运河上从事船舶运输事业的船工、船民生活十分悲惨。由于卫运河客运频繁,商旅辐辏,因此,敌伪的党政、军、警、宪、特、以及封建把头、恶霸、土匪纷纷把魔掌伸向运河沿线,榨取民脂民膏。据不完全统计,敌、伪时期、就有国际满铁营业所、三菱河防队、水上警务段、八四九部队、一四一五部队、一四一四部队、一八二〇部队等。日寇降服以后,国民党反动派又有海员党部、塘大保安司令部、中统特务、军统特务等各色反动组织。他们巧立名目、横征暴敛、敲诈勒索、杀人越货、无恶不作,搞得运河沿线,犹如人间地狱。不但危及商旅,连贫苦的船民、船工也时遭毒手。如一九四五年,船工高海峰等给特务机关拉了八桶油,路上因飞机扫射被路过的日本兵顺手偷走一桶,特务发现后诬陷是高海峰偷的,马上把高抓去暴打一顿,并绑在板凳上灌凉水,弄得高海峰死去活来,遍体鳞伤。无奈只得东借西凑,花了二百四十多万元(伪币)买了一桶油,又请了几桌酒席,才算免了这场大祸。再如,日本一四一五特务部队翻译“张二破头”,以抓吸“白面”的为名,进行敲诈勒索,把工人安登云抓去吊到枣树上痛打一顿,经请客送礼,才被放出来。中统特务组长徐世英诬陷船工段××与八路军有联系,当场捆起来拷打,敲诈四千万元的伪法币(价值二十余袋面粉)才算了事。
  船主资本家对船工的剥削、压迫也是残酷无比。当时的船工,干活没有固定地点,日夜漂泊、流荡在运河沿岸。常常是早上三、四点钟起床,晚上八、九点钟靠船,每天劳动十六、七个小时,风雨无阻。而所挣的工资却十分微薄,老工人李长春十七岁上船拉纤就立下文约,规定年工资为十元。还顶不上资本家一顿饭的花销。因此,当时的船工普遍是衣不蔽体,食不果腹。当时有一首民谣是:“远望大明星(顶着星星干活),近望黄橙橙(指船),一看锅里饭,苦面窝窝萝卜缨。”这便是船工当时生活的真实写照。就是这种牛马不如的生活也还没有保障。船主只顾逼工人干活,稍不随意,就可以把工人撵走。如船工邢海旺,十八岁上船拉纤,某年隆冬,拉船到临清附近,河已结冰。船主逼着他破冰拉船,腿冻紫了,皮划破了,鲜血直流,船主仍嫌他走得慢,毒打一顿赶下船去不给工钱。船主王少轩在行船中因船搁浅,他诬指工人李彦法偷懒,抡起斧子朝李彦法腰部连砍三斧,李当时晕倒,血溅甲板。狠毒的船主将他扔在河滩上立即开船一走了事,李彦法至今生死不明。
  装卸工人的生活更苦,当时装船、卸船是肩扛手抬,工人每天顶着星星来,披着月光走,上了工就是三、四百斤的货物,压在肩上,爬河堤,走跳板,弯腰驼背,拼死拼活,每天干十二至十六个小时的活。在敌伪时期,国际公司的把头王吉禄依仗日本人的势力,独霸德州港码头,对工人残酷剥削。工人干活收入按二、八分成,百分之八十的收入,装入把头的腰包,工人领的工资,还不够吃一顿饱饭的。在把头张太、李三秃子把持码头的时候,工人们每天很早来挨号领活,有时挨不上号没活干就得挨饿。有时就是领到活,干了一天把头说是给日本人干的,也不给工钱,仍然忍饥挨饿回家去。那时工人冬天连棉衣也穿不上,穿着单裤单褂,晚上盖着麻袋片。万一生病,更是无钱医治,病轻的只好带病坚持上工,病重的就只有活活病死。
  解放以后,党和政府对航运事业非常重视。在卫运河上建立了华北内河船运公司,由中央交通部直接领导。在沿河各港口分别设立分公司或航运办事处,具体领导航运事业,发展船舶运输,组织货源,领导船家、船工走合作化道路。同时,国家造船、排船,出现了属于人民的船舶运输工具。船工、船民不再受把头、特务、河防队的气。过去那种暗无天日的生活,一去不复返了。从此,船工、船民、装卸工人,生活一天天提高,政治上也有了地位,船工丁占田、装卸工人连体政,都去北京开过先进代表会议,享受着党给的幸福和荣誉。
  航运事业的发展,在党和政府的领导下,也是步步提高。一九四六年整个卫运河系,只有十四只国营船只,一九四九年在德州建立了船运分公司,一九五五年德州航运办事处的船只发展到三十八只,还增加了三艘火轮。从此,开始由人力拉纤变成机轮拖带,大大减轻了船工的劳动强度。一九五六年公私合营后,漂泊在卫运河上的个体船民,走上合作化的道路。从此,他们也都成为国家职工。德州航运办事处的船只发展到拖轮六艘,三百七十八马力;木帆船一百八十四只,一万四千〇九十八吨位。一九五七年卫运河系航运事业,开始改为三个省分管,德州航运办事处由山东省交通厅直接领导。一九五九年德州航运办事处,共有职工三千八百余人。党委下设十个支部、五个船队、五个航运站、两个学校和一个卫生所。一九六〇年航运职工增加到五千四百多名。运输范围也由卫运河一个河系,扩大到小东河、徒骇河、黄河等四个河系。船只增加到拖轮三十一艘,一千九百六十五马力;木帆船五百九十七只,二万七千多吨位。过去的人力拉纤完全变成拖轮拖带,航运事业的面貌发生了根本的变化。
  装卸工人的生产、生活方式,解放后,随着国民经济的步步发展,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党和人民政府关心装卸工人的生活,改变装卸面貌,减轻劳动强度。刚一解放还是肩扛手抬,以后逐步增加了小地排车,由手抬肩扛到拉小车又增添了吊车、皮带输送机、铲车、装货机,由人力拉车到机动车倒垛、装卸车、船,大大减轻了装卸工人的劳动强度。
  但是,自一九六五年以来,卫运河水源逐渐枯竭,河水一年比一年少,航运事业的发展受到很大影响,直到一九七八年河水完全断绝,船舶完全干枯在河中。根据现有情况和国家调整的方针,卫运河航运局现已将船只、船员调出一部分,其余人员、机构、船只、机具的调整正在进行中。

知识出处

德州文史

《德州文史》

本文收录了回忆三人小组在德州、胜利光复禹城、渤海军区袁司令谈禹城战役、一夜拔除陵、盘沿线十个伪军据点、岗楼、德州历史沿革、德州明苏禄国东王墓考、德州航运史料、德州地区地震史料、德州机床厂建厂及生产发展概述、我所经历的南京“四·一”惨案14篇德州文史资料。

阅读

相关人物

林洪元
责任者

相关地名

德州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