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内容出处: | 《山东文史集粹·科技卷》 图书 |
| 唯一号: | 150020020220007064 |
| 颗粒名称: | 一、准备时期(1951~1956年) |
| 分类号: | TV213 |
| 页数: | 3 |
| 页码: | 318-320 |
| 摘要: | 1951年底,中央军委把山东省东北部滨海地区划为军垦区,农建二师进驻广北,开挖了六户——丁屋运料沟。1952年春,华东棉垦委员会决定开垦山东滨海荒地。同年6月山东棉垦委员会成立,决定兴办引黄灌溉工程,并做了大量测绘和调查工作。1952年9月,山东棉垦区打渔张引黄灌溉工程初步设计完成,设计灌溉面积66万亩。12月1日,中央水利部转达中财委批示:同意兴办。1953年3月中旬,中央水利部、农业部负责人陪同苏联专家沙巴耶夫、拉普图列夫到灌区考察。苏联专家建议,“应进行一系列勘测研究工作,收集土壤、水文、水文地质等资料。”1955年4月,中国科学院副院长竺可桢和中国科学院顾问、苏联科学院通讯院士柯夫达为一组。 |
| 关键词: | 山东 打渔张引黄灌区 开发史略 |
出版者:山东人民出版社
本书收录了诺贝尔物理奖获得者丁肇中、著名科学家郭永怀烈士、杰出物理学家王淦昌、我国早期原子能物理专家王普博士、忆束星北教授、著名力学专家刘先志、著名航空工程专家丁履德、电子计算机专家王正、“西圣”孙学悟等多篇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