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绥路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山东文史集粹·科技卷》 图书
唯一号: 150020020220007059
颗粒名称: 张绥路
分类号: U21
页数: 3
页码: 264-266
摘要: 在京张路修建竣工之后,相继展修张(张家口)绥(绥远)路。张绥铁路铺开,共分八段施工,陈西林负责一段。后来,陈为京绥路总工程司。张绥铁路择线时,亦费很大周折。1917年陈西林先生年51岁,任京绥铁路总工程司兼工务处长。1919年詹天佑病逝,享年58岁。翌年,陈西林先生即任京绥铁路局副局长之职,时年54岁。解放后,国家修复了青龙桥车站詹天佑纪念铜像,他的助手陈西林的功绩也得到党和人民的肯定,现在正搜集资料、实物,充实“詹天佑事迹展览馆”。
关键词: 山东 詹天佑 张绥路

内容

在京张路修建竣工之后,相继展修张(张家口)绥(绥远)路。张绥铁路铺开,共分八段施工,陈西林负责一段。后来,陈为京绥路总工程司。
  张绥铁路择线时,亦费很大周折。绥远在张垣正西偏北,通行大路有三条,即:北路、中线、南路。陈西林在京绥路通车典礼演说词中有如下记载:“……北路因出口上坝,坡度太陡不宜筑路,张绥择线,应测中、南两路比较择用。初勘往返中、南两线,测得中路,东半有鹅岭坝,西半有老爷坝,均属非常艰险,坡度太陡,不宜筑路,故经条陈,南线取东半,计由张家口至大同,中线取西半,计由丰镇至绥远,中间联络由大同至丰镇。虽未经实测,据闻相距百里,有玉河巨流相通,坡度应无问题,此初勘择线之大略也。……经绘各线远近高低总分比较,各图奉呈核准,取最好坡度,更不厌求精,百分之一尚嫌太陡,须再绕越改良等语。故于丰平工竣后,平卓继续。进行之初,终觅得绕沿霸王河,坡度竟作到百四十分之一。至赶办卓绥,仓猝定线,仍复详审,数经改易,比较而后定,此张绥择线之大要也。总之,京绥全线计长一千二百十三里,为中国完全自办之西北一大干线。京张路则依限四年告竣,未过原估。张绥段以时局之故作缀,时值民国九年份,赶办平卓卓绥三百二十余里。今幸全路观成,计全路陡劣坡度除关沟须待将来改成外,其余全行避去,得以一劳永逸。其紧要关键,厥惟测勘择线,苟当事者稍惜辛苦,不自格外精心,敷衍从事,在当时縻费巨款,遗将来无穷困难。夫故无人知也,爱撮述其大要,俾关心路务者,庶知京绥路缔造择线始终从事,诸君用心良苦,……”等语。
  1917年陈西林先生年51岁,任京绥铁路总工程司兼工务处长。1919年詹天佑病逝,享年58岁。翌年,陈西林先生即任京绥铁路局副局长之职,时年54岁。
  陈西林先生是我国早期铁路建设事业的功臣之一,他一生廉洁奉公,办事认真,是一位刚直不阿的爱国工程师。他一向不奔走权门,也不屑于奉承上司,更不喜欢别人奉承他,生活俭朴,性格耿直。工作期间,他的儿子、侄子曾要求到工地学点技术。他说:“去可以,但我不给工资。”他的工薪高,每月现洋近千元。一次在筑路时,国家拨款一时拿不过来,他就把自己长年积累的钱借给国家,以解决一批员工的生活问题。
  陈西林先生事业心极强,很注意上下之间的团结。当时内忧清政府腐败无能,外患帝国主义侵略,在这种历史条件下,与詹天佑总工程司携手战斗直接参与了京张路的具体测绘,实地调查,选、定线等重要工作。在北京“詹天佑事迹展览馆”内第一部分开头版面后有张“詹天佑与得力助手一起合影”的照片,接着就是“陈西林关于京张路选线的记述”,下面即是“陈西林所使用的绘图仪器”,从而说明陈西林先生是詹天佑工程司的重要骨干力量。京张路通车之前,陈是詹的副工程司,通车后为副总工程司、总工程司,负责了京绥干线。在施工过程中,培养了不少的技术人才,后来在修建铁路事业中,起了积极作用。
  解放后,国家修复了青龙桥车站詹天佑纪念铜像,他的助手陈西林的功绩也得到党和人民的肯定,现在正搜集资料、实物,充实“詹天佑事迹展览馆”。当前陈西林先生的后人,在党的培养教育下,一家有工程师(建筑、机械等方面)7人,为实现“四化”宏图事业奋进。

知识出处

山东文史集粹·科技卷

《山东文史集粹·科技卷》

出版者:山东人民出版社

本书收录了诺贝尔物理奖获得者丁肇中、著名科学家郭永怀烈士、杰出物理学家王淦昌、我国早期原子能物理专家王普博士、忆束星北教授、著名力学专家刘先志、著名航空工程专家丁履德、电子计算机专家王正、“西圣”孙学悟等多篇文章。

阅读

相关地名

詹天佑
相关人物
陈西林
相关人物
山东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