忆天文数学家王锡恩老师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山东文史集粹·科技卷》 图书
唯一号: 150020020220007053
颗粒名称: 忆天文数学家王锡恩老师
分类号: K826.14
页数: 5
页码: 235-239
摘要: 王锡恩,山东省安丘县东王庄人。其父王万相氏,出身书香门第。王氏虽满腹经伦,但少年不得志,且家境早已败落,无以为生,但由于他精通天文地理,为生活所迫,乃毅然背起大算盘,到处流荡,为人测算吉日,观察推算风水等事,藉以谋生。当时他的幼子因无力读书,乃寄托其亲朋家中,随其他学生伴读四书五经。以期有朝一日,能继承门第,光宗耀祖。当时学校并不分院系,只分文科、理科,及一小型机械厂。当年出有《算术拾级》1—6册,流行全国,影响极大。
关键词: 山东 天文数学家 王锡恩

内容

王锡恩,山东省安丘县东王庄人。其父王万相氏,出身书香门第。王氏虽满腹经伦,但少年不得志,且家境早已败落,无以为生,但由于他精通天文地理,为生活所迫,乃毅然背起大算盘,到处流荡,为人测算吉日,观察推算风水等事,藉以谋生。当时他的幼子因无力读书,乃寄托其亲朋家中,随其他学生伴读四书五经。以期有朝一日,能继承门第,光宗耀祖。
  当时美国有位狄考文博士精通天文数学,并号召英美十余位科学家,来中国开办学堂,传播西方文化,以挽救中国贫穷落后的状态,并以宣传宗教的道德文明,以破除中国几千年的封建迷信为己任,于是先到登州开办了文会馆(约在1864年),后与英浸会办的广文书院合并,迁于潍县改名为广文大学堂。当时学校并不分院系,只分文科、理科,及一小型机械厂。文科以中文、历史为主。理科开设天文、算学、形学(即几何学)、八钱(即三角学)、球面三角、化学、矿物、地质等课程,狄氏亲授天文算学(即天文测算)。当年出有《算术拾级》1—6册,流行全国,影响极大。
  适有一日狄氏外出,正遇王万相氏身后背一大算盘,狄氏奇之,乃问此为何物?可作何用?王氏答:算盘。可以运算黄道吉日,测算天时地利。又问:能算日月蚀否?答:能!狄氏乃邀王氏至其后房,两人约定,你用算盘,我用笔算推算下次月蚀的时间、可见地点的年月日时分。两人同时开始进行推算。经过多时间的推算几乎同时完成,其结果也不相差。狄氏大为惊讶:中国人确有才子学者!按当年王氏已有50岁左右,狄氏乃问王氏有孩子否?愿教他西法。答曰:有一子,正在乡间学习四书五经。狄氏曰:你把儿子送来我校,不收学杂费用,你愿意否?王氏当即答应把儿子送学校学习西法。当时上学堂,废科举,“科学救国”等口号,已成为救国救民的无上法宝。当然王氏心中暗暗高兴。况且西法用笔算横写,如发现错误,可以按其演算过程,进行检查,且他有历书可查,数表可用,记数法简单清楚,还是西法好,用算盘如发现错误,则必须从头另打,甚为不便。而狄氏是惊讶王氏历书又无数表,竟能算出月蚀出现的时间,虽推算的时间稍慢,但其结果不差,甚为惊叹。认为如果他能应用西法,不知又会出现何等奇迹。
  王锡恩进广文大学堂,随狄氏学习天文算学,其他理科各门亦在必读,经过十年寒窗,终于掌握了天文算学的理论和方法,毕业后仍留校继续研究天算学。
  1916年广文大学堂迁来济南(即现在的山东医科大学校址),与天津女子文理学院、北京的汇文书院和当时的医科学校合并改名为齐鲁大学,分文、理、医三学院,另外还有一所神学院。理学院设四个系;天文算学系、物理系、化学系、生物系。王锡恩为第一任天算系主任,当时有田老、管老二位教师,不久他二位先后离去,后来从英国剑桥来了一位斐礼伯先生(E.L.phillipe)任教,而狄氏早在潍县即告老回国。王氏勤奋钻研,终生不渝。他结合祖传天文算法,运用西法为工具,写成一篇论文《论日月蚀测算法》,但他不会外文,学校教师中有会外语者,但又不通天文学,因此迟至20年后由赫氏(即是天文数学博士又是神学博士,著有《普通天文学》一书)代为译成英文,送英国皇家学会审查,经皇家学会专家审议后称:目前科学发展甚速,天文学亦不例外,先前亦用地球绕日运行为一椭圆轨道,后发现其推算结果不够精确,经多次观测与推算结果证明,地球绕日轨道乃系蛇形椭圆轨道,因此推算结果较前更为精确。通过专家讨论认为王氏的推算方法新颖,且系独立提出,一致同意赠予王氏以理硕士学位称号,这就是王锡恩老师的硕士学位的由来(时约在1920年前后)。王锡恩主任多年患有肾炎症和糖尿病于1932年去世,享年60岁。
  王锡恩致力学习,毅力惊人,他对当时所出版的物理、化学、数学中的所有习题无不一一演算,推敲其诀窍,追寻其来源,找出它在学习该书的作用。因此全国各地数理化教师来人来信求教者络绎不绝。除此以外,他对电学特感兴趣。他著有《电工手册》,当时印刷术尚不普遍,乃由学校印刷厂用石印代为出版。当时全国各大城市,特别是沿海城市已有小型发电厂,但对发电机的原理、使用方法、电线型号与电阻电流量的关系,知之者甚少,无书可查,又无人可请教。此书一出,竞相争购一空,后来各地派人辗转传抄,且来人来函要此书者,应接不暇。王氏乃将该书重新整理,增加了新的内容扩大了篇幅,定名为《电工学》。该书写成后,上海商务印书馆闻讯愿以高价收买该书出版权,并答应当即付印,以应急需。王氏怕邮寄遗失,适有友人要去青岛乘船赴上海,乃托他带往上海亲交商务印书馆。不久该友来函称:该书在船上遗失,甚为抱歉云云。自此该书即无下文,而王氏在精神和经济上的打击,病情转重,这也是促其过早离世的原因之一。
  上边提过,王师勤奋读书,毅力惊人。据其老同学讲,王师并非聪明过人,而是他的刻苦钻研,毅力过人,得以成名,成为我国当代第一位天文家。兹举二三小事,以说明他读书的刻苦钻研以致达到入迷的地步。
  济南地区蚊蝇特多,又特大。当时尚无药物可治,只靠手中蒲扇驱逐。济南的夏季又是出名的热城之一,每遇夏天王师在其书房读书,常是赤背(乡下的习惯)埋头苦干。偶尔王师母进其书房,见王师背上落一背蚊子,赶忙过去,用双手一齐拍打蚊子,弄了一背鲜血,开口骂道:你这个老东西,光知道吃书,怎么蚊子咬你,你也不打打〓?王师这才抬头答道:我是没觉得呢!
  王师有二女一男,当年男孩约有七八岁,一日与同院孩子打闹,被另一家孩子把鼻子打破,血流满脸,跑回家向其爸爸告状,在书房门口哭喊不止。过了很长时间,王师母在南屋厨房听见儿子哭喊,以为王师不在屋,用从厨房业来到书房门口看见孩子满面鲜血,哭个不停,进屋一看老头子还是埋头苦读,没一点动静,不觉大怒,进屋大骂:你这个死老头子,孩子被人家打得这个样子哭喊了这半天,你就没听见么?王师这才抬起头来问什么事?我没听见,你快领他到医院里给他看看去!
  我是1930年考进齐大天算系学习的,因王老师患肾炎及糖尿病,走路不便,乃改在他家书房上课。教普通天文与气象学。一日他讲到π这个数乃问:你们知道π代表什么数?我们答:是3.1416,他说不对,那是个很粗略的近似数,要更精确些是这样,他站起来在他的小黑板上(小黑板长约70公分,宽约50公分)写起来:
  π≈3.14159……一气写了六七十位还要往下写,我们都喊着说:老师你不用写了快坐下歇歇吧!他坐下后就谈起刘徽、祖冲之所研究的结果。直至1000年以后欧洲人奥托(Valemtin othol)(1573年)才把祖冲之的结论重新发现。直至1767年才由兰伯特(Johan·H·Lamberts)证明了它是无理数。

知识出处

山东文史集粹·科技卷

《山东文史集粹·科技卷》

出版者:山东人民出版社

本书收录了诺贝尔物理奖获得者丁肇中、著名科学家郭永怀烈士、杰出物理学家王淦昌、我国早期原子能物理专家王普博士、忆束星北教授、著名力学专家刘先志、著名航空工程专家丁履德、电子计算机专家王正、“西圣”孙学悟等多篇文章。

阅读

相关人物

胡乐德
责任者

相关地名

王锡恩
相关人物
山东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