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复完身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历城文史资料》 图书
唯一号: 150020020220006950
颗粒名称: 修复完身
分类号: K879.3
页数: 4
页码: 187-190
摘要: 17日上午9点,齐鲁电视台在四门塔旁对我进行采访,介绍四门塔、四尊佛像的历史、文物价值、目前的景区文物保护情况等。下午2点钟,省市文物、宗教、台办、公安等部门领导及工作人员,国家、省、市、区新闻记者近百人,等候在济南机场。3点30分,东航MU5002班机到达,乘客下机后,走下来迎请团成员,当4名机场工作人员抬着装有阿閦佛头的箱子出现在机舱口,圣严法师在市文化局长邹卫平的搀扶下也缓缓走出。在机场等待的人们同圣严法师一一见面,问候祝福。圣严法师坐上了放佛头的专车,他说他愿离佛头近一些,亲自送到原处,交于对方,他才会了却心愿。由警车开道的护送车队约20辆,直接驶向距机场60多公里的四门塔。
关键词: 阿閦佛 纪实 修复完身

内容

17日上午9点,齐鲁电视台在四门塔旁对我进行采访,介绍四门塔、四尊佛像的历史、文物价值、目前的景区文物保护情况等。下午2点钟,省市文物、宗教、台办、公安等部门领导及工作人员,国家、省、市、区新闻记者近百人,等候在济南机场。3点30分,东航MU5002班机到达,乘客下机后,走下来迎请团成员,当4名机场工作人员抬着装有阿閦佛头的箱子出现在机舱口,圣严法师在市文化局长邹卫平的搀扶下也缓缓走出。我的心情激动不已,连拍数张照片。在机场等待的人们同圣严法师一一见面,问候祝福。圣严法师坐上了放佛头的专车,他说他愿离佛头近一些,亲自送到原处,交于对方,他才会了却心愿。由警车开道的护送车队约20辆,直接驶向距机场60多公里的四门塔。得知佛头回归的附近村民约几百人,迎候在幕色中。神通寺大殿后的会议室里,灯光明亮,当圣严法师及25人参访团成员座定后,工作人员在特搭的台上打开箱子,清净、睿智、慈祥、沉静的阿閦佛佛头呈现在人们面前,大家不约而同地投去敬慕的目光。我的夫人朱春华悲喜交加,竟激动地流出了眼泪,被记者拍摄到了这一场面。
  交接仪式由崔大庸博士主持,他激动地说:“阿閦佛佛头经过5年多的颠簸,终于回家了!这要归功于法鼓山文教基金会和圣严法师。”
  圣严法师在致辞中简单介绍了佛头在台湾的发现、鉴定,以及决定送还祖国大陆的经过。他说“自己是读书人,对于文物保护非常重视,曾到祖国大陆和印度等地,看到被破坏的文物,非常痛心,看到石雕佛头,就好象自己的头被砍了一样。自己希望抛砖引玉,引起人们对祖国文物的保护重视。”圣严法师的讲话博得在场人们的热烈掌声。
  17日晚,我拍摄谢玉堂市长接见圣严法师一行,欢迎晚宴后,急忙赶回管委会,拍摄回归的佛头资料片。随后,市文物考古研究所王金贵、小张连夜对阿閦佛头进行石膏翻模工作,我陪在现场拍摄资料,直到零晨4点多。18日,佛头被运至四门塔内,进行安装施工。经工作人员认真核对,将佛头与佛身进行试对接,结果茬口一致。修复技术是:在佛身、佛头两断茬处,精确地打上对接小洞,并做好长15厘米、直径1.5厘米的钢柱,以便起筋骨作用。19日上午,工作人员把准备好的钢柱放入孔内,用特种胶粘牢后,用丙酮酸对佛颈部茬口进行清洗,去掉接口处的石粉及杂质,用环氧树脂将佛头与佛身粘接,再用加了石粉的环氧树脂胶泥填补茬口。待数小时后,胶泥干固,再用粗细砂布打磨,经多遍细致的技术处理,佛颈部几乎看不出断痕,达到了修旧如旧、浑然一体的结果,在场的林教授赞叹不已。圣严法师看到后也深表敬佩,并同修复佛头的技工们合影留念。
  修复佛头施工期内,保卫处严加看护,派出所每晚由所长带人巡逻,我在现场督察,每晚休息2至3小时,白天照样做别的事情,连续三天三夜未回过家。
  阿閦佛回归故里,身首合一,牵动着无数人的心,其中有一段动人的故事,听林保尧教授在四门塔讲,当圣严法师确定把佛头送回四门塔后,佛头捐赠者手里还保留着佛头锯口掉下的小石块,若要修复如初,佛颈部缺口很大,处理起来会有一定难度。这位存石者很长时间苦苦思索,小石交给谁,如何交,怎样才能保证不被遗忘地交到施工者手中?2002年12月16日上午8点5分,也就是再过一天阿閦佛佛头就要离台回家的前一天,有位吴先生交给林保尧教授包着小石块的小纸包,并叮嘱林教授一定亲自交给修复师傅手中。消息传出后的当天,台湾的40多家新闻单位几乎同时发布寻找这位送石者启事,但这位先生始终未露面。
  20日上午11时,阿閦佛修复完身工作结束。当林保尧教授看到小石块被工人顺利安放在佛颈部,填补起空缺小洞时,激动地把包小石的纸靠在四门塔内墙壁上,写下“小吴交代,亲自送达四门塔阿閦佛修护匠师手上。林保尧,2002年12月20日11时5分记。”
  现在,这块小石世人很难在阿閦佛颈部看出来,但这段埋名护捐小石的故事,却永远留在海峡两岸人民的记忆中。
  18日,圣严法师一行参访长清灵岩寺,到山东大学讲学。19日、20日到北京国家宗教局拜访。台北艺术大学林保尧教授、台北艺术大学传统艺术研究中心讲师陈奕恺先生,一直留在四门塔,对安装阿閦佛进行资料收集。
  19日晚,市考古研究所王师傅进行纪事铭的拓片工作,以备20日托裱装框,21日阿閦佛完身揭幕式上赠与台方。由于天气寒冷,室内温度难以升高,拓纸水分湿度太大,又因为字体是电脑刻制,笔画很细太浅,完整地揭下拓片难度很大。就在大家着急无奈的时候,吃过晚饭的陈奕恺先生来协同王师傅拓字。陈先生在台北曾多次进行拓片工作,技术精良,操作熟练,改用小拓包后,经过近两小时的努力,终于把纪事铭完整无误地揭下来。

知识出处

历城文史资料

《历城文史资料》

本文记述了历城文史资料的情况。其中包括名人轶事、人物春秋、人物写真、烽火岁月、史林探幽等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