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旧中国海军的沿革和编制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山东文史资料》 图书
唯一号: 150020020220006841
颗粒名称: 一、旧中国海军的沿革和编制
分类号: K295.2
页数: 2
页码: 63-64
摘要: 清朝同治末年至光绪二十年间,所谓水师,直隶于皇朝,以水师提督统率之。失败原因固属清廷的腐败统治,分南北洋水师,编制不良,各自为政,由各省分防自养,临战召集,不善协作,而且官兵多有畏缩不前,甚至临阵脱逃,虽有勇于战斗者,以火力不能集中,已难挽颓势。终致水师统帅丁汝昌兵败自杀于刘公岛,由李鸿章签订马关辱国条约,割地赔款,引起各帝国主义瓜分中国的严重危机。如英占威海、九龙;德占胶州湾;沙俄占旅顺、大连;法占广州湾,把我国沿海的海军要港、南北门户尽皆分占。
关键词: 中国海军 沿革 编制

内容

清朝同治末年至光绪二十年(约一八七四——一八九四)间,所谓水师,直隶于皇朝,以水师提督统率之。那时水师虽不强大,据说尚居世界第六位,约有兵舰五六十只,其中装甲舰四只,如“定远”、“镇运”等均较日本为强,但于一八九四年甲午中日之战,竟一败涂地,几乎全军覆没。失败原因固属清廷的腐败统治,分南北洋水师,编制不良,各自为政,由各省分防自养,临战召集,不善协作,而且官兵多有畏缩不前,甚至临阵脱逃,虽有勇于战斗者,以火力不能集中,已难挽颓势。终致水师统帅丁汝昌兵败自杀于刘公岛,由李鸿章签订马关辱国条约,割地(台湾、澎湖列岛)赔款,引起各帝国主义瓜分中国的严重危机。如英占威海、九龙;德占胶州湾;沙俄占旅顺、大连;法占广州湾,把我国沿海的海军要港、南北门户尽皆分占。
  光绪末年(约一九〇八)清廷又提议重振海军,派载洵贝勒为筹办海军事务大臣,原海军提督萨镇冰(那时称军门)为副大臣,成立了筹办海军事务处,把南北洋残余舰队统一起来,重新编成北洋和南洋两舰队。萨镇冰任北洋舰队统领,沈寿堃为南洋舰队统领,沈死后任程璧光为南洋舰队统领。那时的统领不设专部,只带参谋和副官各一二人,幕僚一人,驻舰办公,所驻军舰即称旗舰。
  一九〇九——一九一〇年载洵同萨镇冰赴欧、美、日本各国考察海军,向英、德、美、意、日本分别订购军舰。先此,由于原有天津大直沽的水师学堂的停办,就在烟台东山新建海军学校一所,并将南京海军学校加以扩大招生,统一管理,福建马尾海军学校和广东黄埔海军学校,由福建、广东两省地方自办,学生毕业后,酌派到舰队实习。
  一九一〇年将筹办海军事务处改为海军部,定海军官佐级衔为将、校、尉三等九级,载洵仍为海军大臣,谭学衡为副大臣,萨镇冰为海军统制即海军总司令,总司令部设在上海高昌庙。
  海军部的编制:部长一人,上将级;次长一人,中将级;下设军衡、军需、军学、军法、军械各司,均为少将衔。司下分科,科长为上校,以下设一二三等科员,上、中、少尉不等。另设管辖各造船所的机构(忘记名称),主管人员称总监或大监,及参事室等。

知识出处

山东文史资料

《山东文史资料》

本文收录了临城劫车案始末回忆、田中玉操纵山东省议会和议会反田斗争、从护法舰队到渤海舰队的经过、济南“五三”惨案见闻、回忆昌邑县“五·一八”惨案、抗战爆发后沈鸿烈放弃青岛的真象、抗日战争时期国民党军政部鲁西招募处的一些内幕、我所知道的国民党山东省绥靖统一总指挥部、山东印染工业的历史沿革、青岛开埠以来至解放前近海轮船航运概况、“七七”事变以前的齐鲁大学、德国人在青岛办教育的片断回忆等12篇文章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