济南中学生反对日本侵略者公卖鸦片的斗争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济南文史资料选辑》 图书
唯一号: 150020020220006593
颗粒名称: 济南中学生反对日本侵略者公卖鸦片的斗争
分类号: K253
页数: 3
页码: 137-139
摘要: 鸦片俗称大烟,是由罂粟果中提制出来的一种物质,可作药用,但久用成瘾,引起中毒,为害极大。十八世纪末期,英国对中国实行侵略政策,大量向我国输入鸦片,导致鸦片战争。大会由济南中学生代表及济南师范学校学生代表王树杞讲话,他讲明了此次游行的意义,并宣读了北平,南京两地大学生的号召,倡议学生上街游行,捣毁烟馆。全场一致举手通过,并于上午8时半出发。事件发生翌日,济南的日本特务机关致文山东省伪省署,责令赔偿全部损失。这次斗争是中共地下党在济南组织领导的一次成功的学生运动,它沉重地打击了日伪当局,教育了广大市民,激发了他们强烈的民族感情和爱国心。
关键词: 济南中学生 反对日本侵略者 公卖鸦片

内容

鸦片俗称大烟,是由罂粟果中提制出来的一种物质,可作药用,但久用成瘾,引起中毒,为害极大。十八世纪末期,英国对中国实行侵略政策,大量向我国输入鸦片,导致鸦片战争。
  日本侵略我国期间,步英帝国主义后尘,进一步在中国的土地上大量种植鸦片,并制作、销售,以毒害中国人民,妄图借此削弱中国人民对日本侵略者的抵抗力量。
  日本侵略者侵占我“满蒙”等地以后,便划定大面积种植罂粟区域,以便制成烟土,运销其各侵占区。日本侵略者推销烟上的办法是:在各地设立“禁烟局”,负责调入烟土并组织管理贩卖烟土的商号。“禁烟局”管辖批发烟土的烟土店,同时管辖零售烟土的烟膏店(即烟馆)。
  1944年6月3日为禁烟节。这天,济南各中学学生响应北平、南京两地学生的号召,在党的地下工作者领导下,组织学生集会,上街游行。当日早晨8时,济南中学、济南女中、济南师范、济南女师、正谊中学、爱美中学、济南工业学校、济南农业学校、济南商业学校等校的学生约3000余人,齐集济南中学操场。各校学生都由学生代表率领,无一教师参加。大会由济南中学生代表及济南师范学校学生代表王树杞讲话,他讲明了此次游行的意义,并宣读了北平,南京两地大学生的号召,倡议学生上街游行,捣毁烟馆。全场一致举手通过,并于上午8时半出发。游行队伍由济南中学学生为先导,走至院东大街南侧“小有天”烟馆时,学生队伍停了下来,高呼“反对鸦片公卖”的口号。“小有天”三间门头早已关闭,学生们叫门不应,便一声呐喊,冲了上去。门板应声而倒,学生们破门而入,但室内空无一人,桌上文具纸张均未收拾,所有烟馆的人员皆已越墙逃走。愤怒的人流一拥而入,几分钟后便将所有的器物捣毁,把搜出的联银券、小金元宝、烟土、烟泡、烟具等堆集在一起。学生们将联银券抛向天空,霎时,伪钞飞扬,大街上行人急忙走开,瞬间便不见人影。济师的学生齐声呼喊:“走!我们到别处去砸烂所有的烟馆!”九个中学的学生象离弦的箭,冲向济南城内大街小巷及西关商埠,到上午9时半,学生们已遍及整个市区。在旧军门巷,有一家烟馆凭借有牢固的铁门及店内驻有日军,而拒不开门。学生们爬上电线杆,跳上屋顶,用瓦石向院内的日军投掷,迫使日军退入室内。门外的学生用力推门,大门“哗啦”一声倒地,学生们一拥而进,冲向正厅及侧房。日军被逼上小楼,学生们手挽手,步步紧逼,终于迫使日军从小楼窗户垂绳而逃。
  这天中午,斗争进入高潮,全市600余家烟馆全被捣毁,所有从烟馆搜出的纸币、烟土、烟泡、烟具等,都被学生们抱至济南市公园内,沿途丢弃的联银券、烟泡,随风满街飞舞,撒落在马路当中,却无人捡拾。
  堆集到公园的烟土、烟泡、烟灯、烟具、联银券,在上午10时左右,已堆集如山,学生们浇上火油,点火烧了起来,一时浓烟冲天,济南上空被一团黄褐色的烟云所笼罩。
  下午1时左右,日军宪兵特务全部出动,四处驱赶学生,并捕去学生30余人。日军宪兵特务又到各校大批捕人,仅济南师范学校就被捕去20多名学生,其它各校被捕学生均约10余人不等。被捕学生经营救后才得以释放。
  事件发生翌日,济南的日本特务机关致文山东省伪省署,责令赔偿全部损失。其赔偿结果不详。
  这次斗争是中共地下党在济南组织领导的一次成功的学生运动,它沉重地打击了日伪当局,教育了广大市民,激发了他们强烈的民族感情和爱国心。这一事件在山东学运史上写下了光荣的一页。
  (潍坊市潍城区政协供稿)
  注:作者系当时济南师范学生。

知识出处

济南文史资料选辑

《济南文史资料选辑》

本书收录了解放前的济南育英中学,怀念先父王翔千,山左著名学者王献唐先生事略,我在家乡的一段经历,对往事的一些回忆,怀念许衍梁同志,许衍梁老师在成都监狱,王元信先生述略,济南机制面粉工业历史概况,公私合营前后的济南火柴业,对济南齐鲁针厂的回忆,驰名泉城的老字号——隆祥布店,济南国货售品所史略等文章.

阅读

相关人物

刘俊格
责任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