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对乾嘉朴学的发扬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济南文史资料选辑》 图书
唯一号: 150020020220006563
颗粒名称: 二、对乾嘉朴学的发扬
分类号: I207.22
页数: 2
页码: 36-37
摘要: 先生博通经史及金石文字,其学源于乡先辈许瀚先生。许瀚,字印林,幼从音韵训诂学大家高邮王怀祖(念孙)、王曼卿(引之)父子问业。搜集经籍及金石拓片甚多。精于音韵学,有《诗毛氏传解》、《方言音释》等书行世。认为就字体言,有商周之不同,有秦汉之差异;就字音言,有周秦音,有汉魏音。所以时间上应当分别研究。认为形音既明,义自昭著,三者不可偏废,尤以形音为重,形音之中,更以音为枢纽。先生进而求其演变,明其通贯,将数千年前之声音训诂,演而为现代之声音训诂,其脉络多能条贯,此为先生一大胆尝试。先生晚年最后的一篇考古论著《山东古代的姜姓统治集团》,就是这方面的力作。该文已收入《山东古国考》一书。
关键词: 山左 著名学者 王献唐 乾嘉朴学

内容

先生博通经史及金石文字,其学源于乡先辈许瀚先生。许瀚(1797—1866),字印林,幼从音韵训诂学大家高邮王怀祖(念孙)、王曼卿(引之)父子问业。道光乙未年间(1835年)以拔贡举顺天乡试,主济宁渔山书院。搜集经籍及金石拓片甚多。治小学、金石、校雠皆卓绝,为清代咸同间著名金石小学家。于训诂之学,研讨尤深,所校勘宋元明书籍,精寀不减黄荛圃(丕烈)、顾涧〓(广圻)诸人,仁和龚定盦(自珍)推为北方学者第一,著有《攀古小庐文》。照邑朴学,实导源印林许氏。1926年,从同邑丁惟汾习《说文》、《方言》,为先生治音韵学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先生有《访碑图诗》,记其从学之事,诗云:“一舸西飞过汉皋,有客有客喜相邀。人向红羊说剑屨,天留黄耇障波涛。江水滔滔出虎口,微服柴桑重执手。乐游讲艺春复秋,唾落九天珠盘走。我欲从之溯汝南,殊方异语问〓轩。长日物輖时一笑,古心欲过羲皇前。形影不离裘葛改,书本同征铉与锴。更来白下对衡庐,三家诗外毛公在。谈诗不复论顾陈,上迈炎刘说周秦。周秦亦非原始语,却向结绳证本音。音以风土古今变,寻源探脉理相贯。疋言部分十有三,云开幻出庐山面。《音表》杀青兴益豪,复从分合论幽宵。一尺稿积三十卷,夜中不觉白日高。”①丁惟汾,字鼎承,曾留学日本明治大学,参加孙中山领导的同盟会,为国民党元老。精于音韵学,有《诗毛氏传解》、《方言音释》等书行世。献唐先生在师承乡先辈训诂和丁氏音韵的基础上,思于形、音、义三者,各以其时间空间为研究之对象。认为就字体言,有商周之不同,有秦汉之差异;就字音言,有周秦音,有汉魏音。所以时间上应当分别研究。再就商周秦汉之字体字音,别其某一时代之某一地方如何,他一地方又如何,其不同之交点何在,嬗变之系统何在,此从时间上应当分别研究。认为形音既明,义自昭著,三者不可偏废,尤以形音为重,形音之中,更以音为枢纽。先生进而求其演变,明其通贯,将数千年前之声音训诂,演而为现代之声音训诂,其脉络多能条贯,此为先生一大胆尝试。先生治学,从来不局限于文献典籍和地方范围,而是通过出土文物,结合文献资料,放眼全国,从社会制度、地理、生物、民俗、文字、音韵等各个角度来探究,运用科学方法,整理研究新旧材料,对于小学、经学和古地理学,往往有很多创见。先生晚年最后的一篇考古论著《山东古代的姜姓统治集团》,就是这方面的力作。该文已收入《山东古国考》一书。

知识出处

济南文史资料选辑

《济南文史资料选辑》

本书收录了解放前的济南育英中学,怀念先父王翔千,山左著名学者王献唐先生事略,我在家乡的一段经历,对往事的一些回忆,怀念许衍梁同志,许衍梁老师在成都监狱,王元信先生述略,济南机制面粉工业历史概况,公私合营前后的济南火柴业,对济南齐鲁针厂的回忆,驰名泉城的老字号——隆祥布店,济南国货售品所史略等文章.

阅读

相关人物

沙嘉孙
责任者

相关地名

王献唐
相关人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