济南清真北大寺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济南文史资料选辑第八辑》 图书
唯一号: 150020020220006510
颗粒名称: 济南清真北大寺
分类号: B967.252
页数: 2
页码: 226-227
摘要: 在济南、人们常谈起雄伟壮观的清真南大寺,自然也常谈到驰名遐迩的清真北大寺。北大寺在永长街北段路西,占地面积5000平方米,是山东省著名的清真寺,是济南市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据该寺人员讲,大寺建于明初,已有500多年的历史。但据历史文献记载,清乾隆三十四年,因教派原因,部分穆斯林脱离原礼拜寺,在著名阿訇杨魁元领导下,又在此建礼拜寺,从此,遂有南北大寺之称。该寺阿訇多成名人,如王长庚、刘桂祥、左凤甲、杨世奎、王静斋等,都是齐鲁冀豫著名经师,驰誉远近。尤其王静斋阿訇,学识渊博,他用汉语译成的《古兰经》被称为名译,至今流传甚广,贡献很大,影响甚巨。他是中国穆斯林中的杰出人物。
关键词: 清真寺 文物 济南

内容

在济南、人们常谈起雄伟壮观的清真南大寺,自然也常谈到驰名遐迩的清真北大寺。北大寺在永长街北段路西,占地面积5000平方米,是山东省著名的清真寺,是济南市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据该寺人员讲,大寺建于明初,已有500多年的历史。但据历史文献记载,清乾隆三十四年(1770),因教派原因,部分穆斯林脱离原礼拜寺(今清真南大寺),在著名阿訇杨魁元领导下,又在此建礼拜寺,从此,遂有南北大寺之称。民国初年,城顶街聚盛栈经理朱绶卿捐巨资,在三大殿之后,又接连长宽各五间的后殿,使礼拜殿更加广宽宏伟,巍峨壮丽。
  该寺大门,古色古香,丹漆彩绘,金碧辉煌;横脊两端饰有昂首螭吻,巨口长啸。门楣上悬挂着巨大的“清真古寺”金字匾额,光辉耀目,据说是清朝直隶总督、北洋大臣李鸿章所题书。大门外对面,还建有古典式高大影壁,象征着中国传统建筑的习俗,正门左右,建有古式的便门,正门只在节日大典之时才开放。
  全寺建有两处院落,规模宏伟。前院建有南北厢房,各三间,南厢房为接待室,北厢房为教长室;南跨院有沐浴室,院中清洁秀雅。前后院之间,建有民族风格的花墙一道。花墙中间建有古朴典雅的二门,红漆光亮的木门,绚丽多姿。由此进入里院,里院较前院宽广,左右各建有四间厢房,作为讲经堂,黛瓦青砖,一派古老景象。正中为宫殿式巍峨壮观的大礼拜殿,殿前壁是花棂落地格扇,雕刻精美细巧,殿内宽广明亮,洁净清新,可容纳千人做礼拜。殿前有宏伟古式卷棚,蔚为壮观。殿脊上建有亭阁式的望月亭,中间有宝鼎一座,凌空而立,别具风格。院中有古柏数株,郁郁葱葱,肃穆雅静,令人肃然起敬。
  1987年,在济南市人民政府关怀和支持下,对大寺重新进行整修,油漆粉刷,焕然一新。
  该寺阿訇多成名人,如王长庚、刘桂祥、左凤甲、杨世奎、王静斋等,都是齐鲁冀豫著名经师,驰誉远近。尤其王静斋阿訇,学识渊博,他用汉语译成的《古兰经》被称为名译,至今流传甚广,贡献很大,影响甚巨。他是中国穆斯林中的杰出人物。

附注

注:作者原系济南市23中教师。

知识出处

济南文史资料选辑第八辑

《济南文史资料选辑第八辑》

本书收录了忆周恩来同志与冯玉祥将军交往片断,我所知道的李杜,在历城坚持党的地下斗争的回忆,济南解放前后我在八区工作的一段回忆,任山东巡抚时的袁世凯,伪山东省省长唐仰杜被刺未遂经过,忆为国捐躯的方叔洪将军,石友三兄弟之死等20篇文章。

阅读

相关人物

刘玉成
责任者

相关地名

济南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