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图书馆
山东省图书馆
机构用户
山东省图书馆(机构用户)
登录
注销
首页
知识图谱
颗粒列表
全部
基础数据
精细化标引
析出资源
图表颗粒
知识抽取
人物
New
机构
事件
地理名称
专题
作品
实物
知识片段
资源阅读
近现代图书
其他
资源统计
加工标准
相关文档
首页
知识信息
五里沟庄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槐荫文史资料》
图书
唯一号:
150020020220005764
颗粒名称:
五里沟庄
分类号:
K295.21
页数:
3
页码:
171-173
摘要:
本文记述了槐荫区五里沟庄,五里沟庄是五里沟东街、五里沟西街二条街的总称,位于经二路纬五路西,为一片以平房为主的稠密居民区,济南市第四十二中学设五里沟西街等情况。
关键词:
槐荫区
五里沟庄
内容
五里沟庄是五里沟东街、五里沟西街二条街的总称,位于经二路纬五路西,为一片以平房为主的稠密居民区,济南市第四十二中学设五里沟西街。
五里沟庄旧称“五里铺”,明崇祯十三年(1640年)修《历城县志》“里社”里有“五里铺在城西五里司一名兵六名”的记载。据传,因梁家庄至北大湾的一条自然排洪沟渠纵贯此庄(即今五里沟东街,遗迹尚存)。故人们习称此庄为五里沟庄。清乾隆三十六年(1771年)修《历城县志》“里社”卷载有“西关北保二领街庄十曰铁塔街……曰五里沟”。由此可见,“五里沟庄”名称至少在一七七一年以前已有。一九〇四年济南自辟商埠时,将五里沟庄夹入经一路与经二路、纬五路与纬六路之间,使此庄形成一方形居民地。当时此地还只有六七十户人家,多以农为本。胶济铁路通车后,济南西车站设于庄北口。商埠局也迁至此庄西北。随着商埠的繁华,此地人口剧增,居民也从农业逐步转为铁路工人和小商贩。庄内茅棚丛集,成为商埠较稠密的居民区。在一九三四年的《济南市区测量报告书》中,此庄已划入“商埠二区”,名称仍为“五里沟庄”。一九三五年前后,军阀政府将庄西部(今发祥巷以西至纬六路)拓建为“山东棉花打包公司”(此时商埠局已迁走)。同时将庄内的一段排洪明沟修为涵洞,形成现在的“五里沟东街”。但因此地地势低洼,每逢雨季,常为水患,居民群众深受其害。
解放后,为便于统一管理,于一九五六年将此庄分别划为“五里沟东街”、“五里沟西街”,并于一九六五年底治理了排洪沟渠,先后修铺为水泥路面,使此庄一改过去破陋的旧貌,成为文明卫生的劳动人民生活区。
知识出处
《槐荫文史资料》
本书为从戊戌变法至“文革”前期槐荫区综合性史料,包括政治、经济、军事、科教文卫、工商、民族、华侨、宗教、人物等内容。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