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所知道的经四路基督教会礼拜堂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槐荫文史资料》 图书
唯一号: 150020020220005755
颗粒名称: 我所知道的经四路基督教会礼拜堂
分类号: K295.21
页数: 3
页码: 148-150
摘要: 本文记述了我所知道的经四路基督教会礼拜堂,基督教会礼拜堂,位于经四路小纬六路西路北,共占地20亩,规模宏大,建筑考究,现为济南市基督教信徒的活动中心等情况。
关键词: 槐荫区 基督教会 礼拜堂

内容

基督教会礼拜堂,位于经四路小纬六路西路北,共占地20亩,规模宏大,建筑考究,现为济南市基督教信徒的活动中心。
  济南经四路基督教会礼拜堂为“中华基督教会济南分会”会址。此教堂于一九一二年开始筹建,一九一三年由发起人刘寿山,王宣忱等二十余人呈请山东督办周自齐批准划给济南商埠经四路地基20亩,为“中华基督教会济南分会”兴建教堂(一九一四年版《济南指南》附图中将经四路小纬六路西标记为“基督教会用地”),并永久豁免地租。后由教徒孙乐坤走访数省,参照各省教堂之特点,绘图设计,并在全国范围的信徒中募捐近五万元(银币),建造大礼拜堂一座,其他楼房平房三百余间,并附设“进德小学”,于民国十四年(一九二五年)基本完成,又加粉饰,于民国十五年(一九二六年)五月十五、十六两日举行落成典礼。据一九二七年版《济南快览》载:“于四马路新建之五层礼拜堂,乃为济南建筑全部之冠,两旁高插云表,可于数十里外能远见之”。但因“其建筑目的主要是为了宣传,所以表现在设计上则只求高大,对使用要求上则不甚注意(见《济南建筑史草稿》106页)”。一九三二年版《济南市市区图》中亦将此地标注为“基督教会”。
  教堂建成后,商埠教徒大都在此进行礼拜(最多达到400余人)。教会董事会,由20余人组成,并选出长老,执事等掌管会务,定期改选。牧师由董事会聘请,任期不定。所需经费一部由信徒自由捐献,其余由出租房屋之租金充作教会开支及小学经费。
  日寇占领时期对教堂控制甚严,每逢集会礼拜,必须事先呈报,批准后才能活动。当时还设有华北基督教团(总部设北京),以防与英、美教会联系。
  解放后,一九五四年济南市基督教成立“三自”(自立、自治、自养)爱国会,该基督教自立会即在“三自”爱国会领导下工作。一九五六年原“进德小学”由市中区教育局接管,改为公办即现在的纬六路小学。文化大革命中教会停止活动,教堂亦挪作他用。一九八〇年经市有关部门批准,整修教堂,恢复了教会活动。
  本文作者:项辛源,男,79岁,基督教牧师、区政协常务委员。

知识出处

槐荫文史资料

《槐荫文史资料》

本书为从戊戌变法至“文革”前期槐荫区综合性史料,包括政治、经济、军事、科教文卫、工商、民族、华侨、宗教、人物等内容。

阅读

相关人物

项辛源
责任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