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图书馆
山东省图书馆
机构用户
山东省图书馆(机构用户)
登录
注销
首页
知识图谱
颗粒列表
全部
基础数据
精细化标引
析出资源
图表颗粒
知识抽取
人物
New
机构
事件
地理名称
专题
作品
实物
知识片段
资源阅读
近现代图书
其他
资源统计
加工标准
相关文档
首页
知识信息
三、实现了公私合营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槐荫文史资料》
图书
唯一号:
150020020220005735
颗粒名称:
三、实现了公私合营
分类号:
K295.21
页数:
3
页码:
70-72
摘要:
本文记述了实现了公私合营,一九五五年初市委派工作组进厂,帮助资方人员清理债务,筹备公私合营。第二季度正式批准,改名为公私合营济南齐鲁机器厂等情况。
关键词:
槐荫区
公私合营
齐鲁机器厂
内容
一九五五年初市委派工作组进厂,帮助资方人员清理债务,筹备公私合营。第二季度正式批准,改名为公私合营济南齐鲁机器厂。张太华、钟国强为公方代表,李广杰、李墨卿为私方代表,签订了公私合营协议书,并进行了清产核资。核算结果已业不抵债。且相差甚巨。究其原因,一是开始时分散生产造成亏损。二是七个联营小厂当初都是自报资金,估价过高。三是“五反”时欠国家的退财补税款未列入负债。党和政府为了体现党的赎买政策,在公司业不抵债的情况下,国家拿出三万元作为私股股金,这使资方人员非常感动。九月一日正式宣布,公私合营由公方代表张太华任厂长,钟国强任党支部书记,私方代表李广杰、宋开昌任副厂长。一九五六年在对资本主义工商业改造的高潮中,又有复东铁工厂、连发炉工厂并入齐鲁机器厂。(这时将厂里的制针车间迁出与济南铁工厂制钉车间合并,成立济南针钉厂)为了发展生产,国家减免了税收,偿还了债务,补发了拖欠职工工资,这样极大地调动了全厂职工的积极性,使生产得到进一步发展。先后生产出高精度性能好的多种产品。一九六〇年,为了进一步扩大生产,在西十里河开辟新厂区,同年经国家批准生产各种大型试验仪器和测试设备。此后改为全民所有制企业——济南试验机厂。
本文作者:李广杰,男,61岁。原为济南试验机厂副厂长。区政协副主席。
知识出处
《槐荫文史资料》
本书为从戊戌变法至“文革”前期槐荫区综合性史料,包括政治、经济、军事、科教文卫、工商、民族、华侨、宗教、人物等内容。
阅读
相关人物
李广杰
责任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