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图书馆
山东省图书馆
机构用户
山东省图书馆(机构用户)
登录
注销
首页
知识图谱
颗粒列表
全部
基础数据
精细化标引
析出资源
图表颗粒
知识抽取
人物
New
机构
事件
地理名称
专题
作品
实物
知识片段
资源阅读
近现代图书
其他
资源统计
加工标准
相关文档
首页
知识信息
二、走联营的道路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槐荫文史资料》
图书
唯一号:
150020020220005734
颗粒名称:
二、走联营的道路
分类号:
K295.21
页数:
4
页码:
67-70
摘要:
本文记述了走联营的道路,第一个提出联营的是齐鲁针厂的王余忱等情况。
关键词:
槐荫区
联营
齐鲁机器厂
内容
第一个提出联营的是齐鲁针厂的王余忱。(民建会员)他的建议得到了宏信等六家资方人员的赞同,经过初步协商,成立“济南市齐鲁机器厂股份有限公司”。厂址设在周公祠街九至十三号,确定七月一日统一对外,共负盈亏。同时议定,当时各小厂欠政府的四万多元的“五反”退补税款由公司负担,这样就解除了一些资方人员的思想顾虑。大家还订立了公司章程,主要内容是:成立董事会,由曹丹庭任董事长,李墨卿、周伯明、宋希儒等人任董事,胡连仲为监察人,李广杰任经理。
董事会决定公司的经营方针大计,任免经理。经理负责厂内外一切经营管理大权,按时向董事会汇报生产经营情况。章程还规定了要接受国营经济的领导,接受工会的监督,接受或争取国家加工订货,走国家资本主义道路。工人们在上级工会的支持下,成立了齐鲁机器公司工会,工人田德润任工会主席。经过各厂的清产核资,以一九五二年七月三十日为基数,公司拥有资金十七亿余元(旧人民币),厂区占地十四亩,职工二百二十四人,资方从业人员十六人,各种机器设备七十七台。
一九五三年随着国民经济的恢复,我国即将进入大规模经济建设时期,齐鲁机器公司也按原定计划合并完毕,准备扩大生产经营。但是由于半年中的统一核算,分散生产、经营,吃了大锅饭,造成了很大损失;又因在迁厂中按装设备,重建电源等花费,使流动资金花费殆尽,困难重重,连工资也发不出去,同时拖欠了国家的税款。在这困难的情况下,政府给予大力支持,派出工作组进厂协助,银行给予贷款,缓期缴纳税款。工会认真的与资方人员协商,谅解公司的困难。这样尽管拖欠工资,但大家毫无怨言,很快渡过了难关,联营得到了发展。一九五二年底七家小厂全部迁到周公祠街,集中生产后首先加强了管理,建立健全了考勤、领用料、质量检查、成本核算等制度;建全了工务、技术、财务、供销、总务等职能部门;聘请了技术人员,重视了新产品和技术的研究,改装了设备;建立医务室等福利设施,调动了工人的生产积极性,从而使公司有了很大转机。先后试制出了一些新产品,接受了国家加工定货,结束了公司只修修、配配的局面,改变了无定型产品的历史。一九五四年公司建立了党支部,加强了党对企业的领导。同年三月十四日经中央工商行政管理局核准,发给济南市齐鲁机器厂股份有限公司一八九四号营业执照。经理李广杰当选为山东省第一届人民代表大会代表。这一段尽管公司生产情况有了起色,但也遇到一些不可克服的困难。此时济南已有数家私营企业走向公私合营,公司私方人员感到这种形式更为优越,为此经过研究报公司董事会批准,并得到党支部、工会的大力支持,向政府提出了公私合营的申请。
知识出处
《槐荫文史资料》
本书为从戊戌变法至“文革”前期槐荫区综合性史料,包括政治、经济、军事、科教文卫、工商、民族、华侨、宗教、人物等内容。
阅读
相关人物
李广杰
责任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