闲话商河八景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商河文史》 图书
唯一号: 150020020220005706
颗粒名称: 闲话商河八景
分类号: K928.7
页数: 4
页码: 235-238
摘要: 本文记述了商河县闲话商河八景的情况。其中包括笃马晴沙、龙潭黑水、黉池夜月、古堞秋风等。
关键词: 商河县 商河 八景

内容

掀开明、清两代商河旧志,每每见到关于商河八景的记载。清道光时的县志并绘有精美的风景图画,并且每代都有名人学者作诗著文称颂。可惜,现在商河八景早已荡然无存,有的连处所也无从查找。既是民国二十五年(1936年)《重修商河县志》最后一次记载时,也只有“福胜寺”的半个景了。现将其八景刊登出来,叫人们知道,在我县的历史上也曾有山有水、有景有情的游览圣地罢了。
  笃马晴沙
  笃马河,也叫马笃河。西汉时的故河道,有两千多年的历史。在城西北二十里,年久日深,於塞断源,春天干涸,土侵扬沙。风静日丽,旭日东升时,阳光照耀,闪耀如金,晃人眼目,观者捕逆迷离。此为第一景也。
  龙潭黑水
  城东三十五里,有一水池,水面阔几百亩。深不可测,水色如墨,长年不干,春天不因少雨而水位浅,夏秋也不因雨量大而水位深。离村镇较远,在漫洼之中,游人稀少。但因水黑,带有某种迷信色彩,传说有龙居此,主持这一方的旱涝。此为第二景。
  黉池夜月
  旧时城里读书的地方称为黉,也叫学宫。商河学宫后面有一方塘。水面阔二亩,夏秋雨水汇集,水面开阔,四周芦苇葱翠,绿树掩映,菏叶田田,莲花映日,蝉鸣深树,水鸟啁啾,凉风习习,师生们课余之时在此散步,朗读。每到仲秋夜晚,约各界名流来此赏月,赋诗、饮酒,别有一番情趣。此为第三景也。
  古堞秋风
  在城东北四十里,元朝时张千户营,曾筑有周围四里长的城池,早已废,尚有残断城墙等遗物,里边的街道、宅基早已耕种,放牧,迹象早绝,唯有古城墙还有城堞,历历可见。每至晚秋,秋风阵阵,树叶阔零,蝉鸣凄凄,古木萧萧,寒气浸人。来此一见,顿觉空旷、悲凉。此为第四景。
  梵宇春晖
  城西南角,原是唐武德年间建造的福胜寺,(即现在的烈士陵园处),殿阁重叠,雕工精细,正殿宏大,配殿精巧。正殿曾修到五层,遥可探见。每年正月十五,游人众多,香火极盛。此为五景也。
  凤台灵迹
  城东南约半里地有一土台,高丈余,面积三平方丈,古传名为凤凰台。其原由已无从查考。有的说,在城巽位(八卦方位之一)建台,可助一城之文风,所以赐名为凤凰台。此为六景。
  双冢埋云
  城北三十里有两个大冢,有好几丈高,相距几十米远,不知是何人的坟墓。相传有时顶端忽发黑气,数日不绝,众人见了惊讶异常,不知原由,非常恐惧,有大胆的上去以土压之,后再不见此种现象。但每到盛夏,冢顶上空,云雾缭绕,蒸气腾腾,远见如云雾,时有可观。此为第七景也。
  长堤凝翠
  障河土堤,横亘城北,多弯曲,离城远近不一,如蛇行龙舞,蜿蜓崎岖。每至夏秋之交,芳草茵茵,绿树如屏,犹如绿色巨蟒横卧,不辨头尾,煞是可观。此为第八景。

知识出处

商河文史

《商河文史》

本书收录了《商河县教育机构的沿革》、《抗日战争前商河县的教育情况》、《县立女子小学简况》、《县立第一小学》、《龙桑寺乡农学校》、《县立第七完全小学的建立》、《我所了解的商河县立模范初级小学情况点滴》 等回忆文章。

阅读

相关地名

商河县
相关地名
黉池夜月
相关作品
古堞秋风
相关作品
梵宇春晖
相关作品
凤台灵迹
相关作品
双冢埋云
相关作品
长堤凝翠
相关作品
龙潭黑水
相关作品
笃马晴沙
相关实物